鶴田笙最初閱覽天元的一生,目的不過是想從其與自己有些類似的經曆中尋找幾分感同身受的共鳴,但在她意料之外的是…
在她看到的未來之中,天元并沒有成為結界樞紐,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星漿體,更甚至存在的從來隻有元,并沒有天元的出現。
而她的結局也隻是老死在一個無人知曉的村落,被抹去的意識将屍體化為祭品,成為曆史上唯一一個由咒術師變成的咒靈。
這完全不合理,要知道作為命運之神,鶴田笙看到的未來是絕對的。這種未來可不是什麼術式預知的,那種未來隻是虛假的,那個時間線看到的未來。
其實關于預知類的能力,一直存在着一個悖論——如果你看見的未來被你改變了,那你看見的未來真的是未來嗎?
曆史上有很多人用平行世界的說法來解釋這個結果,看到的未來是一個時間線,但當你改變了那個未來的時候,你與你看到的未來就不在一個時間線上了。
但那是别人,在鶴田笙看來,隻有能力的缺陷才能看到可以改變的未來,因為他無法看到被自己改變過的未來。
而作為預知能力的祖宗,鶴田笙的能力與其說是預知,不如說是查閱。她站在命運的權杖之上,翻看着人類的命運之書。
她所看到的未來,是絕對的,是不可改變的,是一開始就注定的。
所以問題就來了,既然元的命運一開始就是注定變成咒靈的,拿她在鶴田笙所經曆的那段未來為什麼會成為天元呢?
命運之神看到的未來,是絕對的,是不可改變的,是一開始就注定的。
鶴田笙的腦海裡不斷地重複着這段話,忽然她意識到了什麼。
一開始就注定的,由誰注定的?命運
元的未來從一開始就是由無意識的命運神格注定的,而她之前經曆的和現在看到的不同的真正原因是,命運自己做了改變。
人不能改變命運,但命運自己卻可以。
鶴田笙想通了之後看了元的屍體許久,現在的情況有點複雜。隻能是她改變了元的未來,但現在的她還沒有做出改變的決定。
她經曆的未來已經确定了她一定會改變元的未來,的确就算她知道這個事也确實會做出這種選擇。
畢竟如果沒有天元的存在,咒靈就會帶來更多的傷亡,而且元的結局可不是她一個人的毀滅。她的确是有别的準備,但不論如何她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拜托,功德這種東西也是會反噬的好吧。她可不想,事還沒搞呢,人先沒了。
命她是一定會改的,不管是因為那個惡心的意識消抹,還是為了自己着想。但隻是因果,這兩個字,她有些看不透了。
你說她查看元的未來這個事糾結是因,還是果呢?
因為她改變了未來,所以她才會來查看,這句話裡未來是因。但如果不是她查看了,她又怎麼會去改變未來。
因果果因,就像那銜着尾巴的蛇,也是那沒有出口的莫比烏斯環。
一瞬間,在想通的一瞬間。明明功德拼湊的靈魂依舊是那副虛無缥缈的樣子,但靈魂與神格的交界之處,那道“命”字的邊緣卻漸漸模糊了。
意識到了這一點後,鶴田笙促然笑出了聲。
你看,這不就賺到了嗎?
鶴田笙的目光再次看向了那具屍體,輕輕擡手一個灰蒙蒙的光團從中來到了她的掌心。
她起身最後看了眼這一屋子已經走到結尾的命運,轉身帶着光團離開了。
走吧,我的小可憐。
光暈消失在這個無聲的房間,所有的一切都不曾發生變化,一如她從未來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