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林知無站在雲錦絲行的後院,看着仆役們将一匹匹絲綢裝上馬車,今日他要去秋絲節的籌備現場考察。
“小東家,都準備好了。”陳康走過來,手裡拿着一份清單,“這是今日要拜訪的商戶名單。”
林知無接過清單掃了一眼,上面列着七八個名字,都是洛水縣有名的絲商,雲錦絲行和他們都做過生意,是信得過的生意夥伴。
“陳伯費心了。”林知無将清單折好收進袖中,“我們這就出發吧。”
馬車緩緩駛出雲錦絲行,沿着洛水河岸前行。
清晨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岸邊已有不少商販支起了攤位,為即将到來的秋絲節做準備。
“宿主,前方左轉就是城南絲市的外圍,周恕的人和洛水縣的百姓就是在那個地方起了沖突。”系統說道,“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早早出門來做準備,都在議論此事。”
林知無微微挑眉,對車夫道:“先去城南看看秋絲節的場地。”
馬車拐入一條寬闊的街道,工人們正在搭建彩棚和攤位,為秋絲節大市做準備。
林知無讓馬車停在路邊,自己則和陳康一起步行進入市場。
“聽說了嗎?昨天那個什麼周大人派來的狗腿子,要加收三成的絲稅!”一個賣竹器的攤主正跟隔壁賣茶的婦人閑聊,聲音不小。
林知無假裝在挑選竹器,豎起耳朵聽着。
“可不是嘛!”賣茶的婦人撇撇嘴,“拿自己的印戳在紙上就想收稅,當咱們洛水縣的人都是傻子?那個周大人也不知道是什麼來頭,也沒見官府貼出告示,怕不是什麼騙子。”
“噓——小聲點。”竹器攤主左右看了看,“聽說那周大人是京城來的,有皇帝老爺撐腰呢!”
“皇帝老爺?”一個背着蠶繭的老農湊過來,“皇帝老爺為難我們這些做蠶絲生意幹嘛?”
林知無嘴角微微上揚,周恕人尚且還沒有在洛水縣百姓面前露過面,罵倒是招了不少。
“宿主,我已經記錄下二十七條對周恕的負面評價了。”系統興奮地說,“大家都好會罵。”
林知無:“罵什麼了?”
“有個賣絲的大娘說,什麼周大人不周大人的,肚子裡裝的都是壞水,比我家茅坑還臭!”系統模仿着大娘的口氣。
林知無:“……”感覺有味道了啊。
逛了一圈城南市場,林知無對秋絲節的籌備情況有了大緻了解,又聽了幾耳朵百姓們對周恕的罵罵咧咧,這才離開城南,林知無按照清單開始拜訪各家絲商。
有陳康這個經驗豐富的大掌櫃在一旁協助,洽談進行得十分順利。
“林小東家年輕有為啊!”一位姓鄭的絲商在簽完契約後贊歎道,“雲錦絲行有您這樣的接班人,前途無量。”
林知無謙虛地笑笑:“鄭掌櫃過獎了,晚輩初來乍到,還要多向您這樣的前輩學習。”
一上午時間,林知無成功與五家絲商達成了合作協議。
中午時分,陳康帶林知無去了一家本地有名的酒樓用膳。
“小東家今日表現極好。”陳康為林知無斟上一杯清茶。
“都是陳伯教導有方。”林知無抿了一口茶,“下午還有三家要拜訪,我們抓緊時間。”
午後,林知無繼續他的“商業洽談”。
最後一家錦繡坊的老闆是位年輕女子,名叫蘇婉,約莫二十五六歲年紀,眉目如畫,舉止大方。
“林小東家請坐。”蘇婉親自為林知無和陳康看茶,“聽聞雲錦絲行有意擴大在洛水縣的收購量,婉娘不勝欣喜。”
雲錦絲行做的是京城的生意,這是洛水縣的絲商們都清楚的,所以能和雲錦絲行在生意上往來,隻賺不虧。
林知無注意到,蘇婉的錦繡坊雖規模不大,但所出絲綢質地極佳,紋樣也别具一格,與别家不同。
“蘇老闆的絲綢很有特色。”林知無拿起樣品仔細端詳,“這織法我從未見過。”
周宥是要拿絲行賺銀子的,林知無自然不會懈怠,每一家他都細細查看。
蘇婉眼中閃過一絲自豪:“這是家父從西域帶回的織法,結合了中原技藝改良而成,别說是洛水縣,就是整個大周,也隻有我們家有如此技藝。”
林知無是真佩服古代人,在交通極為不發達的條件下還走南闖北,要是沒有那些人,曆史上将會少許多精彩。
經過一番商談,林知無與蘇婉達成協議,以高于市價一成的價格獨家收購錦繡坊的特種絲綢。
京城距離西域遙遠,但凡跟西域沾點邊的東西,到了京城價格都會翻番,況且京城最不缺的就是達官顯貴,他們消費得起。
離開錦繡坊時,夕陽已經西斜。林知無坐在回程的馬車上,疲憊卻滿足。
“宿主,我已經把今天聽到的所有關于周恕的負面評價整理成冊了。”系統很是興奮,“最精彩的部分已經标紅。”
林知無:“???”他震驚,他不理解,為什麼要收集這種東西?
算了,系統還是個小孩,開心就好。
回到雲錦絲行,林知無發現周宥正在書房處理文書,見他進來,周宥放下毛筆,眼中帶着笑意。
“知知回來了?今日可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