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啟程 > 第50章 起源

第50章 起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伊馮沒問,擡手撥開綠幕,一團光湧向她又散為光點,光點流動着指引伊馮的視線向前,見到其間如天神降臨的美麗精靈。

暖春中的陽光編織出她的長發,盛滿了月光的清潭澆注成她的軀體,仲夏所有樹冠上的綠意都凝結在她眼中;她站在點綴着碎花的木棺中,滿室的植物正是從那生出;她散發着暖光,腦後隐約有一層光環,浮動的光點圍繞着她;上方垂下數層綠紗般的奇特綠植,輕柔地擺動着,為眼前的一切攏上夢幻的薄霧。

伊馮靜靜觀賞着眼前的景象,被她注視的對象隻是用溫和的笑望着她。

“……你不是有問題要問她?”劉念突然出聲。

伊馮于是不客氣地問了:“這是精靈真實的長相嗎?你很像人類。”

除了尖耳朵,别的地方都和人類沒有差别。

精靈回答說:“人類沒法像這樣發光哦。”

伊馮說:“用熒光劑就可以。如果事先設置好投影裝置,誰都能讓自己看起來在發光。”

精靈捂住嘴笑彎了眼,說:“我怕吓到你呀,我現在這樣不好看嗎?”

伊馮點頭:“很好看。”

精靈得意地朝劉念笑:“你看,我就說她會喜歡。”

劉念偏開頭,沒理她。

“但是,你是按人類塑造的精靈形象變形嗎?太符合傳說中精靈的形象,”伊馮說,“反而有點無聊。”

精靈不為這可稱為冒犯的話不快,隻是笑意越盛,她說:“你還未與你的母親相處過,喜好卻和她如此相像。我本以為那隻是她的偏好——難道這也是你們族群的共性?”

伊馮一愣:“你是說,我的母親不是精靈?但是劉念說你是我母親的妹妹?”

“關于你的母親是什麼,我不知道,她也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前往了不可知之地——還是讓我從頭說起吧。”

精靈做了個擡手的動作,伊馮二人腳邊植物瘋長,纏繞成兩團高至大腿中部、足以舒服躺下的厚墊。

伊馮伸手按壓厚墊,手感不錯。她坐下,說如果要講很久,是否還該準備些茶點。

精靈手指輕點,伊馮手邊生出株挂滿果實的翠嫩植物,植株有幾分像鈴蘭,果實則形如柿子,色如青提透亮。

伊馮摘下一顆果子,試着咬了口:軟嫩多汁,像是果凍,有點淺淡的甜味,香味宜人提神。

她啃着手裡的果子,又摘下一顆丢向還沒動彈的劉念。對方面無表情地接住果子,伊馮催她快坐下一起聽故事。

等二人坐下,精靈清亮的聲音飄蕩在空氣中,将聽者帶入叙述的過往中。

一切開始于三百年前。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匮乏問題,人們将希望寄托于茫茫宇宙,各方共同組建探索隊深入星海。

那時人類尚未掌握空間跳躍技術,宇宙航行代表着漫長的艱苦,數年的搜尋總是收獲甚微。

直到某次遠航,探索隊航線上出現了未被探測到的黑洞,發覺時她們已經離得太近,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被吸入——唯有一艘小型飛船極幸運地被黑洞吐出。

事後,幸存者們回憶道:“我們就像是鑽入了世界的縫隙,在那裡,我們看到了宇宙的眼睛。我們應該沒有離開飛船,但是,是誰将它摘下帶回飛船内的呢?除了那蕩魂攝魄的藍色以外,我們什麼都想不起來。”

從黑洞内帶出的神秘藍色物質被米勒家的研究室買下,按部就班地開始對新物質的研究。

那是一塊拳頭大的近球狀物體,散發着以藍為主色調的彩光;球體周圍有冰冷的氣體圍繞流動,若無防護接觸很快會凍傷,在太空條件下那些氣體甚至威力更大,隔着防護服也難以靠近,那些幸存者究竟是如何将它從黑洞中帶出的?最後研究員們隻能歸結于,該物質在黑洞中時,受黑洞影響達到了某種平衡,因而不會釋放對人有害的能量。

它的硬度不高,很容易被切下樣本觀察,在預設其作為能源使用的測試中,每個實驗組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唯一不足是總體太小,若要作為能源投入使用,需要穩定的來源。

米勒家再牽頭派探索隊去發現它的黑洞附近,尋找有沒有更多的同類物質。出發的隊伍按之前航隊所行航線再走一趟,沿途卻再未見黑洞存在過的痕迹。也有人懷疑是否之前的船隊偏航誤入未知區域,才會撞上黑洞,但返航的唯一一艘飛船上所有的設備都嚴重受損,能回來都是奇迹,根本無法存下航行記錄與那個黑洞所在的坐标。

在探索隊有新發現前,研究室内隻能吝啬地取樣,實驗反應過的也小心保存重複利用,以免消耗太快。

接着,研究員們有了新發現。被切下實驗的部分在一段時間後肉眼可見地增加了質量,不同實驗組保存的樣本居然出現了不同的特性。

仔細研究後,研究員們發現該物質具備極強的模仿能力,可以完美複制接觸到的物質,并且可以汲取外部能量令自身成長——這是種極具活性的可再生物質。

每個新發現都令研究員們興奮,若這是種可以培育再生的能源,即使探索隊沒有發現更多,這塊已擁有的物質也将成為新能源的種子,緩解能源危機。

她們将這塊物質命名為“源”。起初,這是個寄托了許多美好理想的名字。

實驗出常見基本元素就能讓“源”成長後,它被研究員放入裝滿特制高濃度溶液的實驗罐中,她們想看看這可以讓它長多少。

結果超出所有人預料,次日,進入實驗室的研究員們,在實驗罐中看到一個少年——與某位研究員放在桌上的女兒照片樣貌、穿着完全一緻。

罐中少年向她們舉起右手擺動,牽動唇角微笑,就像每天早上她們互相打招呼那樣。

最令研究員們震撼的,并非“源”變成人形——見識到源的強模仿能力後,這早在研究員們的預想中——而是僅靠照片,“源”變化出了完整立體的身體和衣物,這說明它的變形不是一對一的單純模仿,而是會結合多項信息整合出更“合理”的變化結果。

“源”具有思考能力,在這次變形中表現出的邏輯思維,已經可以等同于甚至超越六歲人類幼童的智慧程度。

變成人形後,“源”的反應對于研究員們更加直觀。它的面部五官是變化出的拟态,不會直接表達喜惡,但會以簡單的靠近、躲避告訴研究員們它對某物的态度。

這時的它已經能使用變化出的人類四肢活動,聽懂研究員用語言表達的意思,甚至識别實驗室内常出現的文字。

接着,源一天比一天表現出更強大的學習模仿能力,它開始像人類那樣從喉嚨發出聲音、用口舌構建話語,直接以語言同研究員們溝通,交流實驗中的種種。

“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或許會是一個發現高智慧新生命物種的故事。”精靈的語調聽不出喜悲,“但她那時初次接觸人類,不知道那些親切地教她知識的‘好人’,也是會變成惡魔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