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Rita給溫舒白發來一個文檔來,這是上一個離職的助理留下來的文檔。
Rita叮囑她,可以将最近新的約稿和完稿時間填充好。
下面有一長溜的稿件隻有約稿時間,後面都用紅字标注着“未交稿”。
不過最近除了催稿的,幾乎沒有新的約稿函。
這些天上班她都帶着筆記本,原本是為了将自己之前手寫下來的内容輸入成電子版,這下Rita将前面整理好的文檔完善之後又發給了她,她隻需要接着填寫就行。
文檔格式統一,整理得也非常規整。
從第一位開始就建立了一個文檔,裡面整理了各種各樣的約稿函,後面特地标注好了是否完成。
每一行最前列都标注好了約稿時間,而最尾部會标注好是否已經交稿。
年代久遠,可以看得出來越往前,顧書遲交稿得越積極,同樣約的稿子也沒那麼複雜,看着是他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接下的稿子,有的是插畫,有的是普通的肖像,像是他的一副成長冊。
很快,她也翻到了《少女與貓》的交稿時間。
這一欄同其他的不大相同。
其餘的不管是約稿還是交稿,稿件都有标明精确的時間,唯獨《少女與貓》隻有交稿的時間,沒有約稿的時間。
看到這裡,她有些奇怪,這個空不像是因為疏忽而漏填,畢竟前後上下都寫得明白又詳盡。
于是她給Rita發去消息詢問這個空白。
片刻,Rita回複了消息:“這裡其實我也不太清楚,這前面這一塊是最初我整理的,那會兒還沒有招助理來,我當時也隻是突然聽他說他是自己聯系的出版社,具體時間你可以聯系出版社再問問。”
“之前也有人問過,我也是這麼說的,不過看他們都沒人填,我估計出版社那邊應該也是不太清楚。但這個時間不清楚也無所謂,都過去好多年了。”
确實過去好多年了,但這還是激起了溫舒白的好奇心。
看完稿時間剛好在她高二那一年。
她翻出之前聯系過她的出版社的對接人的電話,撥通了過去。
對方幾乎是秒接,随即,是一聲激動的問句:“溫小姐?顧先生那邊有回複了嗎?”
溫舒白尬在原地嗯嗯呃呃半天,其實這通電話根本跟二冊無關。
“不是的,我是想問一下,之前是你們出版社主動和顧書遲約的稿件嗎?因為我這邊在整理之前的約稿時間,看到這一欄是空白的。”
對方沉默了片刻,隻傳來細碎的敲打鍵盤和鼠标摁鍵的聲音,随後,才終于有了回複:“溫小姐,是這樣的啊,我剛剛幫您查了一下,因為《少女與貓》的初版時間也是幾年前了,那個時候的對接人不是我,我這邊電腦上顯示的合同隻有簽約出版的合同,并沒有編輯同顧先生約稿的記錄。”
溫舒白将圓珠筆抵在下巴,開始琢磨起他的話來:“所以意思是,稿子是他自己拿來投稿的?”
話音剛落,連溫舒白自己都覺得不大科學。
顧書遲這樣名氣的人怎麼會還需要自己親自去出版社投稿呢,在她看來,顧書遲應該是被追着求稿才對。
“這樣,溫小姐,我替您問問我其他同事吧,之後給您回複您看可以嗎?因為我這邊暫時也不是特别清楚。”
“好的好的,沒關系。”
“那——溫小姐,就是關于我們之前說的二冊的事,有沒有點消息呀?顧先生那邊态度如何呢?”
溫舒白舉着電話,瞄了一眼空空的二層樓,自己都覺得有些難以啟齒。
她剛開口又打算像上次那樣口出豪言,忽然想起來唐清清的事,還有顧書遲說的那些話,索性還是将話咽了下去。
哪怕她自己也是粉絲,哪怕她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希望這本漫畫出二冊。
“這個我會和顧老師商量的,他目前說是還在考慮,因為最近排期确實有些滿。”
“這樣啊......”
對方語氣有刹那的失望。
“沒事沒事,溫小姐,那後續如果有消息還麻煩您聯系我。”
挂斷電話後,溫舒白長長舒了一口氣,此刻卻越發想要探索出那個答案來。如果不是約的稿子,如果是他自己突發奇想畫出來的稿子——
她越想越覺得她和顧書遲之間或許真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
因為早在幾年前,她就曾想過,是不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曾和她有過相似的經曆。
隻是沒想到是顧書遲。
她趴在桌子上,忽然開始好奇,顧書遲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畫出來的那些漫畫呢。
-
臨近四點,對接人發來一條消息。
是一則簡短的聊天記錄,說是聯系了幾年前同顧書遲和Rita談合約的編輯。
那人早已經離職,不過還是好心地給了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