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瑞雪呱呱墜地以後,這漫天大雪依舊沒有要停的意思,紛紛揚揚随着朔風下了好幾日。梧桐巷子口那棵落完了葉子的老梧桐樹幾根粗壯的樹枝上都落滿了雪,别處的屋頂上地面上皆是如此。
雪再大天氣再冷日子還是照常過,不過現在吃完了飯大家夥時不時地就樂意去趙家裡串串門,瞧瞧可愛團子一般的趙瑞雪。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一個樣,長得快得很。
這日晚上魏阿娘在家裡收拾衣裳,從前那些魏宜茂魏宜芳的小衣裳用不着了,整整齊齊地放在箱子底都可以拿着送給豐年娘。反正小孩子做新衣裳又劃不來,還不如穿舊的,也很舒服的。
就算樣子舊了點,也可以拿去做成尿布,反正尿布這玩意總是少不了的。魏阿娘收拾了各種各樣紅的綠的一大堆,和魏宜萱、魏宜芳一起抱着去了趙家。正巧碰着聶大山也來看小寶寶。
聶大山最喜歡小孩子,抱着小瑞雪瞧了又瞧,歡喜得很。今兒又送了一個自己打的小木床。這個小木床做的差不多有人腰間這麼高,下頭用了兩片光滑的木片,所以像是不倒翁似的,可以前後搖搖晃晃的而不倒。
而且這床做得很大,小小的瑞雪放進去寬敞的很,估摸着等到她兩三歲的時候還可以用。
魏阿娘把衣裳都交給豐年爹,讓她們有時間就選一選着能用的。幾個人又圍着這個新奇的小木床瞧,都在誇聶大山的手靈巧。
豐年奶見他喜歡小孩子,習慣性地勸道:“大山,你還不如再找一個,你這歲數也不大。”聶大山有些憨憨地撓撓頭,“我這沒什麼好條件,手裡頭沒錢,就怕人家跟着我受罪。”
豐年奶聽了虎着臉道:“娶了媳婦自然就能存下來錢了。”大家都知道聶大山就是太老實太講義氣了,不僅經常免費給一些小孩送自己做的小玩意,熟人來了要的價格也很便宜,所以賺的就不是很多。
豐年奶從前就愛做媒,這會見聶大山自己好似也願意似的,立即抓着他講起這四鄰八坊的合适娘子來。
……
下雪下得這麼久之後,魏家食肆的生意就不大如從前好了。一是因為天氣太冷,誰沒事都不願意出門來。二是因為這路實在是太不好走了,路面上滑不溜丢的,走起來真的是提心吊膽就怕摔了。
早上魏家人加上趙豐年一起坐着驢車去食肆,也得小心翼翼地趕着車,就怕驢蹄子打滑翻了車。
到了食肆裡頭,就開始準備中午要外送的盒飯了。這雪下得再大,倒是絲毫不影響盒飯生意,因為不用自己出門嘛!
前幾日魏宜萱又在聶大山那裡訂做了一百份飯盒,今兒已經全部帶來了。今兒準備的幾道菜是,椒鹽排骨、蘿蔔炒豬油渣、雞蛋羹和炖白菜。如今的盒飯已經變成了兩種檔位,原先兩素一葷是十五文錢,現在兩素兩葷是二十文錢。
這附近巷子裡的人家訂這兩種的都有,反正份量都很多,大人小孩都能吃得飽。
魏老爹将一家人送到了食肆裡頭,略微喝杯茶歇了歇就該到布莊裡去上工了。但是這會子在食肆廚房裡頭坐着烤火,鼻子裡已經聞到排骨被油煎之後香滋滋的味道。
想着自己每日中午在吉祥布莊裡吃的那些如同嚼蠟的幹巴飯菜,心裡就覺得沒勁,自家食肆這麼便宜又好吃的盒飯連自己都吃不到。
魏宜茂在一邊從竈洞裡頭用燒火棍撥出來一個小小的地瓜,按了按試試有沒有熟,一回頭就瞧見自己老爹坐在一旁耷拉着臉,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烤紅薯還有些硬,魏宜茂又把它推了回去接着烤,然後湊過去好奇問道:“爹,你在想什麼呢?還不去布莊嗎?”
魏老爹瞧着自己日漸壯實的小兒子,歎道:“再聞會這味再走。”
魏宜茂一日三餐都在家吃,自然體會不到魏老爹這種遺憾,又坐回到裡頭那個竈洞前面烤着火。
一旁給蘿蔔削皮的魏宜芳聽見了,猜到了魏老爹的心思,她問魏宜茂:“你往日去送盒飯,最遠的是哪條巷子啊?”
魏宜茂想了想,“是清水巷啊。”從魏家食肆往南邊走,魏宜茂和趙豐年二人最遠就送到清水巷了。其實清水巷離城南的梧桐巷都不算遠了,隻不過再過去盒飯都差不多冷掉了,而且一條一條巷子送過去,然後再返回來收飯盒,也是很累的。
魏宜芳一聽是清水巷,也知道那一塊。魏老爹平日裡當賬房的那個吉祥布莊就在梧桐巷出來的那條大街上,離清水巷不算太遠,要是快點走,估摸着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
這會魏老爹已經又急忙趕着去上工了,魏宜芳放下一根光溜溜的大蘿蔔走過來踢踢還靠着牆烤着火打着盹的魏宜茂道:“茂哥,你中午就和豐年坐着驢車去送盒飯,順道也給爹送去一份。”
魏宜茂迷瞪着眼睛,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二姐姐的話。魏宜萱這會正在切蘿蔔,聽見魏宜芳的話也有意贊同。“正是,你們倆這幾天都趕着驢車去,省得回回都穿好幾層,這樣又不怕凍着了,去爹那兒送也方便。”
魏宜茂這會聽清楚了,以後自己送盒飯可以坐着驢車了,立即站起身來興奮大叫:“我終于可以趕阿灰了!”買回來的那隻毛驢現在已被正式取了名字,因為它的毛發是灰色的,所以就叫了阿灰。
魏宜芳白了他一眼道:“叫你去給老爹送盒飯你聽見了嗎?”
魏宜茂一疊聲地答應道:“知道啊知道啊,我趕着阿灰去給老爹送盒飯。”魏宜茂喜滋滋的,從前每回坐驢車都是魏老爹趕車,要不就是江大哥,自己想坐在車轅上面趕一會他們都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