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桃夭定終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錄 > 第2章 樛木

第2章 樛木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哈哈,現在言之尚早,不過可以靜觀其變。天佑我齊國,賜我好孩兒,諸兒沉着穩健、彭生力大無窮、糾文采卓越,現在又有莒氏雙絑,看來離我齊國稱霸的那天不遠了。。。”

自此,公孫止得知公主婉在齊王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于是把莒氏母子的動向,也格外放在心上。

春去秋來,不覺間,又是一年春天。齊王近日發覺公主婉對各地民歌十分感興趣。對于傳到宮裡的民歌,婉常常自己配了适合女子的曲子私下練習,不僅如此,還教甘棠殿的阿嬌、阿房,甚至大力他們一起排練。加之到今歲三月末,婉公主就十歲了,齊王覺得是時候給她一些正規的教導了。

宮裡的習俗,公子們無論文章騎射,到了一定年紀,齊王都會請專門的師傅教導。太子諸兒,除了這些慣常的課程,齊王會專門聘請博學的大夫為他單獨講授各國的地理、民情,以及近年來國與國之間的征戰聯盟局勢,為一個合格的儲君做準備。

公主們則并未安排專門的課程,頂多到一定年紀,齊王指派有經驗的老嬷到公主所在的宮裡教導一些針織女紅和将來為人婦要做的一些準備。

為太子單獨準備的課程裡,有一塊是講授各地的民歌。但凡收集到宮裡的民歌,大都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這些民歌也大多能反映出各地的民風民情。因故齊王要求太子對各地的民歌都要了解,以體察民意做一個開明之主。但諸兒對這一塊卻不甚在意,相比于在朝堂聽取民風,他更喜歡馳騁馬上,親自出宮體察真正的風霜。不過父命難違,每月上中下三旬,各有一天他都乖乖到藏經樓,聆聽師傅的教誨。

一日又是聽經日,諸兒預備了下午和随從石之紛如去野外騎馬,隻随意穿了一身玄色暗紋長袍,剛到藏經樓門外,便聽到裡面齊王正在和授習師傅講話。諸兒暗思為何齊王今日也得空閑在此,不由收斂身心踏入房内。

“好孩子,看我今天給你帶來一個新學生。”齊王看向諸兒,笑着介紹。

殿中央一女子緩緩向諸兒行了一個揖禮;“婉兒拜見太子殿下”,然後擡頭望向諸兒。

諸兒望向對面,上午室内的光線并不強烈,那女孩左右紮了一對朝天髻,上面挽了明黃色的流蘇垂了下來,上身着家常月白色窄袖短襖,下穿鵝黃色襦裙,是極普通的宮女裝扮。隻見圓中見方的臉龐,像白瓷上暈染了一層淡淡的粉霞,兩道青黛色的眉下,是一雙黑白分明的杏目。似不施粉黛的春櫻,看似淡極,卻是春日最豔的一抹色彩,讓人心蕩神移。

諸兒對婉兒微微颔首,并不說話,緩緩轉身向齊王作揖。“兒臣拜見父王,父王早。”

“這個是莒夫人的小女兒婉,也算是你的妹妹。為父看她對宮中流傳的民歌很有興趣,打算讓她跟你和師傅學習,順便了解一下各地的民風。以後每月上、中、下旬,她都會參加你姬師傅這塊的課程,你做為兄長要好好愛護你的弟弟妹妹們,指導他們的功課。”

“孩兒謹遵教誨。”諸兒口中雖如此說,但對這些弟弟妹妹們的感情隔膜得很,有的甚至不認識。齊王宮規模恢宏,妃子們的住處也多分散,除了相熟的妃子間走動頻繁,其他并無太多交集。諸兒交往較多的是魯夫人的兩位公子彭生和糾,平時是在一起上課。其他的如衛氏的小公子小白,年方八歲,還是個黃發小兒;還有幾位陪嫁過來的宮女的公子,因母親地位低下,更無機會和太子接觸。

就連最相熟的彭生和糾,都對諸兒隻有敬怕,次次見到諸兒都是恭恭敬敬唯恐出錯,哪有半分親昵。諸兒第一年紀最長,現已一十六歲;第二身份尊貴,太子身份全宮上下無人不知;三者少年老成,年紀輕輕自帶威嚴。故除卻齊王和自己從小長大的侍從,其他無論妃子或公子,哪怕是齊王給他安排的兩位侍妃,雖大多存了要親近讨好的心,在諸兒面前,卻多小心謹慎,不敢越距。

諸兒雖然偶感孤獨,但因母親早逝,他早已适應了這種寂寞。且生在帝王家父兄相殘的多,和睦相處的少,既自己将來要做那孤獨的位子,那對于身邊的溫情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了。

齊王絮絮叨叨又吩咐了幾句就離開了。婉和諸兒分坐于殿的兩端,聽師傅開始授課。師傅今日講授的是天子國都洛陽最近時興的一首歌曲。他一邊敲擊排鐘,一邊緩緩歌唱: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隻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樂隻君子,福履成之。

渾厚的嗓音和低沉的排鐘聲交織,在大殿裡的上空遊走,婉兒覺得這樂曲和自己平日從母親處聽來的完全不一樣,滄桑中帶着一股力量,不覺跟着輕輕吟唱起來,坐在一旁的諸兒不覺呆了,他悄悄偷觑左邊的小女孩,小女孩仰着臉望向師傅,認真地唱着歌,臉側的流蘇随着腦袋輕輕晃動。他突然有一種沖動,很想湊上去撥開小女孩的流蘇,好看清她的臉龐。

不知過了多久,歌聲慢慢低了,最後消失不見,但諸兒耳畔似乎還有袅袅的清音。姬師傅清了清嗓音,開始講習這首歌曲。姬師傅約莫四十多歲年紀,留着一副灰白相間的胡子,平日裡和太子授課,先是演習一遍曲子,然後再解釋曲子的意思。諸兒從來不曾跟唱,多是和師傅詢問當地的民風民情,師傅便一闆一眼地回答。不曾想今天這個小女孩竟跟着姬師傅唱起來,姬師傅自己都覺得這曲子比平日動聽了幾分,一曲結束,臉上竟浮出了難得的笑容。

“南方的樹木真茂盛啊,葛藟慢慢爬上去,在上面快樂的生長蔓延吧,把樹木好好纏起來。快樂的君子呀,快用你的善心讓老百姓安定吧。”師傅解釋完歌曲的大意,便望向諸兒,等他發問。誰知太子不似往日,今日異常安靜。師傅隻得接着講:“這首歌曲呢,主要是贊歎君子的美德。。。”

“師傅,我聽我母親說這曲子是唱給新婚的男子和女子的,藤纏樹,樹長生,寓意夫妻不分離。”婉兒突然打斷了師傅的話語。

姬師傅不曾想到這個小女孩竟有話講。他在和太子講經的時候,往往總是朝民族大義,為人君為人臣的方向闡述,對于男女之情,或略略帶給,或隐去不述,今天被一個孩子如此發問,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

太子卻忍不住笑了起來,他何曾見過師傅也有難堪的時候,便笑着替師傅解圍:“師傅說的是給男子聽的,你母親說的是給小女孩聽的。”

“那男子就不談情不說愛,不結婚了嗎?”一雙美目天真地望向太子。

似一股熱浪劈頭蓋臉地襲來,諸兒聽到自己心裡轟隆一聲,他竟無法直視對面的小女孩,臉連着脖子燙了起來。

師傅接着講了起來,諸兒不再發言,隻是安靜聆聽。婉兒覺得自己的發言好像太唐突,惹太子不高興,也不敢再發言。師傅見兩個學生都悶悶的,以為是自己講得太乏味,就提前結束了上午的課程。

走出大殿正是響午,諸兒慢吞吞走在前面,他正想和這位新妹妹道别,但苦于如何開口,突然後面的女孩叫了聲:“殿下!”

他驚喜地轉回身,看到婉似有躊躇,“怎麼?”

“今天,婉兒是不是說錯話,讓殿下不開心了?我不是故意的。。。”

“不,” 諸兒打斷了婉的話。“你,說的很好,唱的,也很好。你,很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