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義松教授來青山鎮的那天,下着小雨。
沈聽野和程墾站在田埂上,遠遠看見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來,車輪碾過泥濘的土路,濺起細小的水花。
車門打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走下來,撐着一把黑傘。他身形瘦削,但脊背挺得筆直,眼神銳利如鷹,掃過稻田時,眉頭微微舒展。
"恢複得不錯。"袁教授點點頭,聲音低沉而有力,"比我想象的好。"
沈聽野上前一步,恭敬地喊了一聲:"袁叔叔。"
袁義松的目光落在他臉上,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聽野,你長大了。"
袁教授此行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是确認解毒劑的效果。
袁教授親自下田,彎腰檢查稻株的根系,指尖撚起一撮泥土,放在鼻尖嗅了嗅,又輕輕搓開。
"土壤的活性恢複了,但肥力還不夠。"袁教授直起身,對程墾說道,"你們用的什麼肥料?"
程墾回答得很快:"有機堆肥,加了少量磷鉀肥,比例是3:1。"
袁教授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你懂土壤學?"
程墾搖頭:"隻是略懂一些經驗。"
袁教授沒再多問,但眼神裡多了幾分審視。
第二件事,是送一份研究筆記。
傍晚,三人坐在沈家老宅的客廳裡。袁教授從随身的公文包裡取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封皮上寫着《特殊土壤作物培育法》,字迹已經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書寫者的嚴謹。
"這是我和你父親當年的研究成果。"袁教授将筆記遞給沈聽野,"裡面記載了幾種适合本地土壤的作物培育方法,包括抗旱稻種、耐鹽堿的小麥品種,還有一些改良土壤的配方。"
沈聽野接過筆記,指尖微微發顫。
翻開第一頁,父親的字迹躍入眼簾——
"願這片土地上的孩子,不再為溫飽發愁。"
他的喉嚨突然發緊。
袁教授看着他,忽然開口:"聽野,我想收你做學生。”
沈聽野一怔。
"你的底子不錯,又有你父親的天賦。"袁教授語氣平靜,但眼神認真,"跟我回省農科院,三年後,你能成為頂尖的農業專家。"
這是一個普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
但沈聽野幾乎沒有猶豫,搖了搖頭:"謝謝袁叔叔,但我不想去。"
袁教授皺眉:"為什麼?"
沈聽野合上筆記本,輕輕放在桌上:"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什麼事比你的前途更重要?"
沈聽野看向程墾,嘴角微微揚起:"這裡。"
袁教授順着他的目光看去,眉頭皺得更緊:"他?"
程墾站在窗邊,背對着他們,身影沉默而挺拔。
沈聽野笑了笑:"袁叔叔,您不如收他當學生?"
袁教授嗤笑一聲:"我收學生,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行的。"
沈聽野沒反駁,隻是站起身,走到書架旁,從抽屜裡取出一疊資料,遞給袁教授。
"這是什麼?"
"程墾這些年做的研究。"沈聽野說,"包括土壤改良方案、抗旱作物的實驗數據,還有……他自創的病蟲害防治法。"
袁教授将信将疑地翻開,起初隻是随意掃了幾眼,但很快,他的眼神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