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柳函房裡燈還未熄,蔡霈休走到門前,敲門道:“鐘姑娘,我姓蔡名霈休,霖煦實乃我師父給我取的字,并未欺瞞于你。”
鐘柳函的聲音從屋裡傳來:“君侯姓甚名誰又與我何幹?再者,我也未道出真實名字,你無需過多解釋。”
聽她一口一個君侯,蔡霈休隻覺心下煩悶,想到二人在梨花林中,還能心平氣和地坐在一塊交談幾句,如今鐘柳函話語分明冷上幾分,着實讓人無奈。
蔡霈休歎道:“我也隻是不想你誤會,明日還要麻煩鐘姑娘帶我去見你師父,你早些歇息,我回房了。”
次日清晨,蔡霈休從後山提水下來,就見鐘柳函将昨日采摘來的梨花,悉數放入簸箕中晾曬。
蔡霈休将水桶放下,立在一旁觀望。鐘柳函垂首仔細挑選,一朵梨花拿在手中,聽到聲響,隻側頭看了一眼,又垂眸做活,待梨花挑選完畢,便将簸箕放到木架上。
有弟子送來早飯,兩人同坐一桌,卻都無話,等鐘柳函拿上幾本醫術,便帶着她穿過昨晚的竹林,沿着青石闆,往東面的小路走去。
昨夜到天衍宮,四周漆黑,隻一盞燈籠引路,蔡霈休也無暇細觀,這白日裡,天衍宮的全貌就顯露在眼前,仿若懸挂在半山腰,以青石闆路相連,最大的主殿就矗立在南面。
天衍宮有濟世堂、冶木堂、術數堂三堂,金、木、水、火、土五部,主殿居中,三堂五部分布在八個方位,而濟世堂則在主殿的東北方,離鐘柳函的居所最近。
不到三刻鐘,兩人到得濟世堂,蔡霈休面露訝色,這濟世堂除了最裡的院落由木材建造,屋頂上也鋪設灰瓦,其餘卻是一個個簡陋的茅屋。
十幾人在院落中進進出出,進入主院,兩邊分曬各類藥材,有三人在簸箕中揀選翻弄,衆人行色匆匆,見到鐘柳函也隻是點頭,又看到一旁的蔡霈休,無不驚詫,接着轉瞬即逝,埋頭忙碌手上活計。
先前一個藥童就告知鐘柳函,唐堂主現在于後院教導弟子熬藥。蔡霈休随鐘柳函穿過遊廊,方到後院,就聞到沖鼻的藥味,但見數十個火爐上,各燒了一個沙罐,那十名弟子又每人照管三個火爐,右手舉蒲扇,左手抓一塊幡布,才給這面的火爐扇着火,左手已伸到另一個沙罐上,打開蓋子看上兩眼,分身不暇。
而不遠處的樹蔭下,一個老者卧于躺椅,雙眼半眯半睜,如睡着一般。忽見老者雙目一睜,抓起手邊青棗,砸向一名弟子腦袋,口中喊道:“動作太慢,藥糊了!”
那弟子吃痛,忙打開左手邊的沙罐,鼻子嗅了一嗅,苦着臉叫道:“啊!又糊了。”她旁邊一弟子笑道:“師妹再不留意,當心另一罐也要糊了。”那弟子急忙又跑去看另兩罐藥材。
此時,老者已瞧見進來的二人,笑着走向鐘柳函,激動道:“丫頭,我昨日改了藥材分量,藥效應比之前的又好上幾分,我帶你去試試。”說罷,就要拉人進屋,全然不顧身後的蔡霈休。
鐘柳函看向蔡霈休,提醒道:“師父,有人找你。”
老者正是唐百生,蔡霈休欲要行禮,隻聽唐百生哼聲道:“今日一早,你爹就與我說了,說了不治外人,便是砍了我的腦袋也不治!”
說罷,拉着鐘柳函就往一側的小屋走,鐘柳函回頭看了眼蔡霈休,她便趕緊跟上。唐百生也不理會,隻一邊走一邊念念有詞:“日子快到了,保不定這次的藥會有成效。”
剛進屋子,唐百生就叫人趕緊将藥取來,一名弟子捧着一碗藥汁從内屋走出,看到鐘柳函,笑道:“師姐來得真巧,這是今日成功熬出來的第一碗。”鐘柳函道:“有勞師妹費心。”
唐百生将藥遞到鐘柳函面前,催促道:“火候正好,你趕緊喝下。”鐘柳函接過藥碗,一口氣盡數飲完,蔡霈休看幾人神色,想來這件事也是時常發生。
鐘柳函喝得急,忍不住咳嗽兩聲,唐百生盯着她面色,緊張道:“這次如何?”鐘柳函沉默一陣,搖頭道:“初時身體熱了起來,現下沒有感覺。”唐百生拿過藥碗,雙眼盯着碗底,邊走邊喃喃自語:“到底哪味藥不對?”
那弟子忙道:“師姐,師父怕是又陷進去了,我去看看。”鐘柳函點頭道:“你快去吧,這裡有我看着。”那弟子便匆匆離開。
蔡霈休看她神色如常,拿手帕擦拭嘴角,皺眉道:“你生病了?”鐘柳函淡然道:“我有體寒之症,師父在找方子給我醫治。”
蔡霈休沉思不語,唐百生作為一代名醫,怎會對一個寒症也束手無策?觀兩人對話,他把這事看得極重,是藥三分毒,鐘柳函想必也不是第一次試藥。
尋常寒症,靠經年累月的溫養,也可有所改善,昨日蔡霈休就奇怪,自己也曾見過患有體寒之人,卻都不如鐘柳函這般要緊,她既不願說,卻也不好再追問。
院中的十名弟子仍在熬藥,鐘柳函道:“君侯也看見了,師父并不想再理會外界之事,你如何勸說他?還是盡早離開天衍宮,尋其他救你朋友的法子吧。”
蔡霈休蹙眉道:“唐前輩當真見死不救?身為醫者,卻冷心冷情至此,原來醫者仁心在這也隻是一句空話。”
鐘柳函在藥櫃前站定,手上翻開一本醫書,從中取出幾味藥材,垂首道:“君侯不必說這話來激我。”她蔥白纖指撥動銅杆上的秤砣,語氣平淡,臉上未露半分情緒,隻說道:“你大可去找我師父說這些,我今日還要下山送藥,君侯也請自便。”
将藥材逐一按量分裝,鐘柳函再擡頭時,已不見人蹤影,低低一歎,收好藥包,便背着藥箱去了山下村落。
濟世堂的弟子,每隔半月就會下山坐診,鐘柳函拜入唐百生門下,一年也常會過去。每位弟子會将病況記錄在冊,對照着上一位弟子寫下的内容,給各家送所需的藥材,為染病之人施治。
原本鐘柳函還在為吳家奶奶看病,就有小孩在外面叫道:“鐘姐姐,有個沒見過的漂亮姐姐說是與你認識,大家把她攔在了村口,你快去看看。”
鐘柳函一聽便知小孩口中那人是誰,慢慢收着針包,吳家奶奶見狀,說道:“那人既說與你相識,鐘丫頭你趕快過去,别讓村裡的人将她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