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村子的代表也紛紛附和,會議室裡請求借收割機的聲音此起彼伏。
“鄰裡之間互幫互助是應該的。” 江知行語氣誠懇地:“這收割機本就是為了幫大家減輕麥收負擔才造出來的,能借給大家用,發揮它的作用,我打心眼裡高興。”
他微微停頓,看向村支書,接着說道:“支書,您和各位村長商量着安排就行,不用特地找我,都是為了村裡的收成,我相信大家肯定能把它用好。”
村支書聽了,眼中滿是贊許,用力拍了拍江知行的肩膀:“小江啊,你這份心真是難能可貴!有你這話,咱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随後,他轉頭面向其他村的村長們,提高音量說道:“借沒問題。但咱可得把醜話說在前頭,這收割機是江知青和咱石磨村的心血,大家用的時候可得小心着點兒,要是出了啥問題,可得負責。”
其他村的村長們紛紛點頭道:“你放心!等我們村麥收結束,馬上就送回來,要是有啥損壞,我們照價賠償!”
江知行擺手:“賠償就不必了,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互相幫忙是應該的。要是機器真出了問題,可以來找我維修。”
在村支書的協調下,大家很快就商量好了借用收割機的順序和時間安排。
每個村子都根據自家的麥收進度,依次借用收割機,确保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安排妥當後,其他村的代表們紛紛告辭,準備回去為迎接收割機做準備。
王村長臨走前,再次緊緊握住江知行的手:“江知青,這次多虧了你,要不是你,我們村還不知道要忙到什麼時候呢!以後你要是有啥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我們村絕對不含糊!”
看着村支書他們商量好收割機借用的事宜,江知行接下來也沒什麼事情要做,就告别大家,回到了知青點。
人閑着,就想學習。
江知行拿出了從廢品站淘回來的舊書,找了個光線适宜的角落坐下,輕輕翻開書頁,一股子紙和黴味混合的陳舊氣息撲鼻而來。
他随意翻開一頁,一道函數綜合題映入眼簾。
書中的知識吸引着江知行迅速沉浸其中,這個世界的知識和他原本的世界是有些區别的。
他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摩挲,腦海中飛速運轉着各種解題思路。
很快,他拿起那支磨損得厲害的鉛筆,在粗糙的草稿紙上從容書寫。字迹雖然略顯潦草,但每一筆都帶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這條件的表述方式雖不同,本質倒也沒變。” 不到片刻,解題步驟便完整呈現,答案呼之欲出。
他喃喃自語,眼神專注且明亮。
解題的過程中,江知行不斷停下筆,仔細思索那些表述差異背後的原理,将新的知識框架嵌入已有的認知體系。
遇到一些獨特的符号和概念時,他并未急于求解,而是合上書本,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構建起新舊知識的對照圖譜。
待思路清晰,他再度提筆,流暢地書寫下解題步驟。
不到片刻,完整的答案便躍然紙上。
但他并未就此滿足,而是又翻開新的章節,繼續探索這陌生又熟悉的知識領域。在這個與他曾經的世界相似卻又擁有着不同知識的海洋裡,不斷彌合兩種知識體系間的縫隙。
沒一會兒,原本空白的紙就寫的密密麻麻。
羅兵一路小跑着沖進知青點,大聲喊道:“郵差來了!大家快去看看有沒有家裡寄的包裹!”
知青們聽到這個消息,瞬間來了精神,紛紛放下手中的事情,朝着郵差所在的地方跑去。
“江知行,别看了,快去拿包裹,等會郵差走了。”羅兵看江知行遲遲不出來,來到宿舍門口叫喚着。
江知行收起了書:“這就來。”
大家圍在郵差身邊,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急匆匆報上名字。
有人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裹,看到裡面熟悉的家鄉特産,激動得眼眶都紅了,嘴裡不停地說着:“家裡人真好,還惦記着我呢。”
還有人小心翼翼地拆開信件,逐字逐句地讀着,時不時露出幸福的微笑。
大多知青什麼都沒收到,他們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别人開心的模樣,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當郵差從郵包裡翻找出江知行家裡寄來的包裹時,周圍瞬間響起一陣驚歎聲。
“哇,這麼大一個包裹!” 人群中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大家的目光都被這個厚實的包裹吸引過來,眼神裡滿是羨慕。
收到包裹的知青們,原本還沉浸在自己的喜悅裡,此刻也忍不住湊過來張望。
老李伸長脖子,好奇地打量着包裹上的寄件地址。
有人則啧啧稱贊:“江知行,你家裡可真惦記你啊!” 臉上挂着真誠的笑意,可眼底卻隐隐閃過一絲羨慕。
陳書蘭則咬着嘴唇,目光在江知行身上停留片刻後,又迅速移開。
曾經江知行一收到包裹就是往她那送,雖然現在關系鬧得有點僵,但陳書蘭她還是抱有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