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齋的晨光還未散盡,莺兒的聲音在回廊下顯得格外刺耳。
沈知夏腳步一頓,轉過身來,臉上依舊帶着那副溫婉恭順的模樣,仿佛剛才那聲冷笑隻是風聲掠過。
“我隻是擔心寶姑娘太過操勞。”她語氣柔和,眼底卻藏着一分不動聲色的冷靜,“畢竟咱們賈家不比外面商戶,講究的是體面。”
莺兒冷哼一聲,眉頭緊蹙,顯然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周瑞家的沒有半分好感。
“就你也配評價寶姑娘?”
沈知夏低頭賠笑:“奴婢愚鈍,還請姐姐指點。”
她說着,微微向前一步,手中捏着的繡線悄然滑入莺兒袖口,動作極快,幾乎不留痕迹。
莺兒一愣,隻當是她遞來的禮數,也不在意,冷聲道:“别以為你幾句奉承話就能在我面前顯擺。寶姑娘不是你能揣度的。”
沈知夏點頭應是,低眉順目地退後兩步,而後才緩緩離去。
直到拐進一處僻靜小徑,她才輕輕吐出一口氣,唇角微揚。
這場對峙看似無驚無險
次日清晨,繡房中彌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陽光透過雕花窗棂灑落在一堆織布與針線之間。
莺兒正在整理賬本,忽然從一堆紙張中發現一張寫滿繡線價格與用量的字條,字體清秀工整,落款竟赫然是她的名字。
她臉色瞬間變了。
這分明是記錄繡線出入庫的數量和價格,精确到每一寸、每一線,甚至還有成本核算的痕迹。
若隻是日常賬目也就罷了,但這張紙條上明顯夾帶了一種刻意為之的“精明”,像是為了展示某種能力而特意留下的證據。
她心頭一震,猛地想起昨日沈知夏那句“繡花線都能算出價格”。
莫非……這是她在背後做的手腳?
可更讓她心驚的是——這張紙條為何會出現在自己整理的賬本裡?
她左思右想,最終隻能想到一個可能:寶钗設局試探她是否忠誠!
她不敢聲張,也不敢詢問,隻得将紙條悄悄夾進賬本最深處,心中卻已埋下了疑慮的種子。
數日後,繡房例行送賬本至賈母處審閱。
鴛鴦照例呈上,卻不料賈母翻至中間時,目光忽然停頓,眉頭也漸漸皺起。
“這是誰寫的?”她指着那張夾帶的紙條,聲音不高,卻帶着一絲探究。
鴛鴦怔了一下,上前一看,臉色頓時有些發白。
“老奴……不曾見過。”她低聲答道。
賈母看着她,隻是将紙條輕輕放下,語氣溫和但意味深長:“繡房之事,原不必如此精細。我們賈家女兒,講的是規矩與氣度,而非市井商賈的斤斤計較。”
鴛鴦連忙低頭應是,心中卻已是七上八下。
這一幕雖未掀起波瀾,卻如暗流湧動,悄然影響了賈母對寶钗的看法。
原本欣賞的“賢淑”如今多了幾分“小家子氣”,原本稱贊的“能幹”也蒙上了一層“市儈”的陰影。
賈母雖未明言,但她那一句“我們賈家女兒”,已然劃出了界限。
而這一切,在遠處默默觀察的沈知夏眼中,正是她想要的效果。
人心易變,隻需一點細微的觸動,便足以動搖根深蒂固的認知。
傍晚時分,繡房内燭火搖曳,沈知夏趁着夜色悄然潛入。
她輕手輕腳地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刺繡成本核算指南》,翻開賬本最後一頁,熟練地夾進去。
這份指南用詞嚴謹,結構清晰,不僅有繡線種類的價格對照表,還有如何根據季節調整繡品工藝、控制損耗等内容。
若是尋常丫鬟看到,隻會覺得繁瑣無聊;但若被王熙鳳這樣的掌權之人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