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上午九點零五分,當秒針再次掠過表盤正中的十二,林山因放下了手中的熱茶,壓低帽檐,戴上皮質手套,離開了快餐店。
一條馬路的對面,便是陸曜辰将要進行《重啟》演出的L市演藝中心,此時入場的人已經排成長隊,林山因的年齡在入場的觀衆中顯得格外醒目。
“爺爺,你也喜歡辰辰呀?”年輕有活力的女孩大約二十來歲,笑靥如花,拿着手機同林山因打招呼,甚至想要與他合影。
“我閨女跟你差不多大,我閨女喜歡他。”
“天哪,做您女兒肯定很幸福,您這麼大歲數,女兒喜歡明星都陪她來,我要來這裡,我媽都罵了我三天了。您閨女在哪?”
“我閨女有點事,來不了了,就把票給我,讓我替她看看。”
“沒事兒!您給她多拍點照片看。來,跟我吧,我幫您找位置!”
隊伍一路排過幾圈層層疊疊的隔欄,又走上斜坡,前後輾轉進了幾次大門,才終于進了演播大廳,成百上千的紅座椅上人頭攢動,已經能看到閃動的光影和文字。
“這個位置好呀,靠前!”到了這裡,女孩已經要靠吼來說話,“您坐好了!我去找我自己的位置。記得啊,多給閨女拍幾張照片!”
這位置自然好。林山因早年來過這裡,還在這裡做過個把月宣傳工作,也清楚後來科技進步了,這個舞台加裝了不少東西,還把舞台整體地勢擡高了,改出了一條地道。想要走這條地道,就是得靠前。
燈光變暗的時候,他摸了摸懷裡揣着的刀,擠到了舞台右側,出了側門,無視員工通道的牌子,穿過狹長微光的巷道,經過了響着令人頭痛的嗡鳴的燈光控制室,到了後台。他下了一條并不長的坡,推開道具間的門,從用于布景的堆放的道具之間擠過去,再下了幾層台階,停在一扇黑色的木門前。
林山因等此刻許久了,他推開門,這裡,是舞台下方的準備室。從台上可以乘坐升降台下來,方便中場更換演出服裝和道具,檢查設備,再直接通過升降機關回到舞台上。
随着升降台落下,陸曜辰最後看到的是閃着寒光的刀刃,與眼中寫滿複仇渴望的一位父親。
林山因看着眼前的屍體,想起自己的女兒,想起唯有鮮血可以償還的深仇,于是他與屍體一同站在了升降台上,等待一切真相在下一刻重回光明。
*
李澈翻了翻林山因的相關資料,62歲,退休七年,體制内,宣傳工作,筆杆子。
果然,編出來的故事有些凜然之氣但是沒有邏輯,情至深處僅打動了一位謊話連篇的父親。
“使用什麼手段使懷裡的刀可以通過安檢。”
……
“我記錯了,刀是到了後台以後随手拿的。”
“後台什麼位置拿的,有無人阻止。”
……
“從員工通道,到燈光控制室,再到後台,最終進入道具間,都沒有人阻止你麼?”
“……沒有。”
“準備室内沒有其他工作人員,包括接應陸曜辰的工作人員,是嗎?”
“沒有,隻有我。”
“陸曜辰發現你在準備室,沒有做任何事,沒有進行反抗?”
“有,他質問我是誰,我說我是林山因。”
“陸曜辰今年26歲,你62歲,你不但成功将其制服殺害,而且沒有留下任何搏鬥痕迹,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我是一個父親。”
“好。”李澈示意他的問詢先到此為止。其餘的,隻怕是林山因甯可保持沉默也不會再吐露分毫。“多謝您的配合。”他直視林山因的眼睛,“林依瀾的父親,我們會嘗試,幫您為過世的女兒,還原當年的真相。”
年過六旬的父親佝偻着腰,溝壑縱橫的臉上掠過門打開時漏進來的光,又迅速湮滅于黑暗。
*
五年前,剛出道不久,小有名氣的女演員林依瀾在B市跳樓身亡。當時她與其男友陸曜辰共同在B市進行影視劇的拍攝。兩人戀情的公布在當年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反而是在林依瀾死後,陸曜辰才算聲名鵲起。
林依瀾當年的案件以自殺結案,辦案環節清晰,證據鍊相對完整。可能是較大的工作壓力加上男友疑似出軌,林依瀾患上了抑郁症,其診斷證明也明确展現出在當時她已經有一定的自殺傾向,心理醫生已經在介入治療。
林依瀾當年所在劇組的工作人員也能證明曾經陪同她做抑郁症相關的診療,并且在案發當天,送她前往診所。林依瀾從診所所在大樓頂樓落下時,其助理正在樓下等候。
陸曜辰當時是林依瀾的男友,兩人公開戀情不過兩月,當時并沒有多少人在意,以為是拍攝的新劇的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而在林依瀾自殺以後,陸曜辰為了迅速擺脫不利影響,稱兩人戀情是劇組炒作,并沒有發生實際關系。
如此欲蓋彌彰,倒是讓當年的網友們開始挖掘蛛絲馬迹,最終認為林依瀾的抑郁症,與陸曜辰的同時交往多位女性養魚的渣男行為脫不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