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初秋,窗外的法國梧桐悄然染上一圈淺黃的邊,陽光透過半開的百葉窗灑進來,落在淡黃木紋的辦公桌上,浮塵在光柱中緩慢遊動,映出一室塵光。
微信群突然震動,一條置頂消息彈了出來,簡潔明了地砸進所有人眼底。
【緊急通知:文保中心發來合作請求,位于川南山區的某少數民族村寨,有一批民族文化圖譜因潮濕、蟲蛀等原因出現結構性損壞,需要修複與數字化錄入,任務周期為兩周。】
【方硯:青寂帶隊,序南、思翊一起去,另外抽兩位碩士組員,沈玉和明叙準備一下吧,行程初定後天出發。】
消息一出,群裡頓時安靜了幾秒,仿佛空氣都凝固了。然後才是一連串“收到”、“馬上準備”的回複,迅速刷屏。
科研人對突發任務從不陌生,但當看到“青寂帶隊”四個字時,許多人還是下意識地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
“這不是考古組該幹的活兒嗎?”顧然然第一個發出聲音,小聲地在電腦後方嘀咕,“我們材料學課題組是搞微觀結構修複的,怎麼還要下鄉去修紙本圖錄?而且川南那邊不都斷網嗎?幸好我沒被點名。”
江思翊手指在鼠标上敲了敲,像是努力回憶什麼,“大概是因為這批圖錄材料特殊吧,聽說有些紙張混合了非傳統植物纖維,還摻雜過某種金屬礦物處理……要檢測微量元素殘留,目前隻有我們組能做。”
“可就算真有技術含量,也不至于連裴博士都派去吧?”葉明叙悄悄用手肘捅了捅沈玉,語氣藏着些難得的緊張,“他上次不是因為合作作者數據不規範,直接把對方從名單裡删了嗎?這次野外任務……要是再出了什麼岔子,我們不是都要被記一筆?”
沈玉一邊低頭翻看文件,一邊安慰,“還好林師兄也一起,他在就不會讓氣氛太僵。”
“你是沒看過他們倆吵架,”葉明叙突然壓低聲音,回憶起某次組會激烈交鋒,“裴博士怼人一針見血,林師兄嘴皮子又利,那天實驗樓差點起霧。”
正說着,實驗室門“咔哒”一聲被推開了。
林序南走進來,手裡抱着一疊剛打碼完的任務拆解文檔,陽光打在他身上,連那身清晨剛換的白襯衫都帶着一股溫熱的味道。他身上是淡淡的柚子香,幹淨舒服,笑容軟乎乎的,像玻璃杯裡剛倒滿的溫牛奶。
“别背後議論啦。”他熟稔地把資料一份份分給大家,聲音柔和又有些無奈,像是在哄小朋友,“任務拆解我已經整理好啦,快來看——”
他一邊遞還一邊用下巴點了點裴青寂那邊,眼裡帶着點壞笑,“這次帶隊的可是裴博士哦,大家不想被他冰回原形的,趕緊收拾東西,别遲到。”
一陣哀嚎頓時爆發出來,氛圍像水滴進了油鍋似的熱鬧起來。
“完了完了,我是不是要帶齊人生中所有的備用設備?”
“求林師兄一路多發言,緩和低氣壓!”
顧然然抱着文件擡頭一看,剛好對上林序南那張笑意盈盈的臉,整個人都快化進去了,眼底的小星星幾乎從眼眶裡飛出來,“真不知道林師兄這樣的人會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子。”
沈玉淡定地翻了一頁資料,頭也沒擡,“可能是會做飯的、脾氣好的、不怕裴博士的。”
“……那我們全組都沒戲。”顧然然哀歎一聲,癱在椅子裡。
林序南笑着轉過頭來,聽到她們說話卻沒接茬,隻是擡手給葉明叙理了理沒壓好的文件夾角,語氣一如既往地溫和,“設備清單今晚發,記得早點打包,後天上午集中調試。”
他不動聲色地收起每一寸湧動的情緒,将氣氛控制得剛好,不居高、不刻意,卻總能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穩穩劃出一條安全界線。
但沒有人注意到,他在看到任務安排那一刻,眉心曾輕微地蹙了一下。
***
出發當天,天剛蒙蒙亮,學校南門口就已經聚起了幾個人影。早秋的清晨透着一絲早發的涼意,路邊的咖啡店還沒開門,石闆路上還有前一夜的潮濕痕迹。
一輛銀灰色中型小巴靜靜停在梧桐樹下,車門半敞。
沈玉和葉明叙最早到,兩個大号行李箱并排靠着車輪放着。清晨略帶濕氣,地面上還殘留着一夜薄霧。
沈玉蹲在地上整理設備箱,動作一絲不苟,連每根數據線都依照顔色和接口順序分門别類地整理好。
“你說,”葉明叙抱着手臂站在一旁,壓低聲音,“這次任務……裴博士真的會來嗎?”
沈玉沒擡頭,隻回了句,“帶隊名單上是他。”
“可你不覺得不太像他的風格嗎?”葉明叙語氣帶了點狐疑,“這根本不是他會接的活兒啊。那種人……就适合待在恒溫恒濕的實驗室裡做數據和建模,這種野外任務——潮濕、多變、設備不全,他肯定覺得是折磨。”
他頓了一下,又補了一句,“再說了,以前隻要一提到要出外勤,他不都是立馬找理由推掉?這次怎麼突然就答應了?”
沈玉把最後一根線穩穩卡進卡槽,合上設備箱,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塵土,目光平靜地看了他一眼,“但他還是來了,不是嗎?”
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一陣不疾不徐的腳步聲。
人還未至,先看到一抹幹淨的淺灰色落入視野。
裴青寂從人行道盡頭走來,身形挺拔,步履沉穩,背一隻黑色登山包,手裡拎着一隻防震保護箱。他穿着一身裁剪利落的淺色風衣,墨鏡遮住了大半張臉,整個人像從高溫中抽離出來的冷色金屬——收斂、安靜、鋒利。
他沒看任何人,徑直走到車邊,把設備箱輕放在地上,然後站在隊伍末尾,神情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