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宅邸的書房裡,燈光徹夜未熄。謝硯秋伏案在一堆複雜的工程圖紙、設備參數表和财務預算之間,指尖在計算器上飛舞,眉心微蹙。空氣中彌漫着咖啡的微苦與紙張的油墨氣息。這不是為了弟弟們的學業競賽,也不是應對輿論風暴,而是一場全新的戰役——将母親柳氏一手創立的“玉馔閣”,從成功的網店作坊,推向規模化、品牌化的工業時代。
窗外,城市已從祖母《尋味至臻》首播的狂歡中漸漸平息。那期名為“薪火”的節目,如同一顆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漣漪遠超預期。
收視率爆表,口碑炸裂:節目收視率登頂同時段第一,網絡播放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祖母謝王氏在簡陋改良柴火竈前,氣定神閑地展示“文思豆腐羹”(豆腐絲細可穿針,在清湯中如菊綻放)、“三套鴨”(脫骨無痕,層層嵌套,湯清味醇)、“金包銀”(蛋液完美包裹粒粒分明的米飯,金光燦燦)等失傳絕技的畫面,配合着對古法烹饪理念(“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毒舌點評,徹底征服了觀衆。她“宗師”、“食神”、“寶藏奶奶”的名号響徹大江南北。
“玉馔閣”訂單海嘯:節目尾聲打出的“玉馔閣”Logo和店鋪鍊接,瞬間點燃了消費者的熱情。柳氏的網店服務器幾度崩潰,庫存秒罄,後台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咨詢信息淹沒了客服。之前升級的供應鍊(小型食品加工間)在如此巨量需求面前,脆弱得如同紙糊的城堡,産能捉襟見肘,品控壓力陡增。
品牌價值飙升:“玉馔閣”不再隻是一個網店名字,它被賦予了“古法傳承”、“匠心手作”、“宗師監制”的光環,品牌溢價空間巨大。無數渠道商、投資人、甚至大型商超遞來了橄榄枝。
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的巨大!柳氏看着後台瘋狂跳動的數字和堆積如山的訂單,既興奮又焦慮。她知道,小作坊的舒适區已經結束,“玉馔閣”必須進化,否則不僅會錯失良機,更可能被洶湧的訂單和失控的品控反噬,砸了來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硯秋,”柳氏推開書房門,臉上帶着熬夜的疲憊和決策前的凝重,“娘想好了,咱們…得建廠!建一個真正的、現代化的工廠!”
謝硯秋擡起頭,眼中沒有絲毫意外,隻有早已準備好的銳利光芒:“娘,我支持您!而且,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她将面前一份厚厚的企劃書推到柳氏面前,“這是我做的初步規劃和預算。不是小打小鬧的升級,而是打造一個能支撐‘玉馔閣’未來十年發展的食品生産基地!”
藍圖:從作坊到現代化工廠的躍遷
企劃書邏輯清晰,目标明确:
1. 核心定位:打造融合“古法匠心”與“現代食品科學”的中高端傳統食品生産基地。核心壁壘:祖母的秘方與技藝标準化的能力。
2. 選址與規模:目标鎖定在城市近郊新規劃的食品工業園。計劃購置/租賃标準廠房約2000平米(含生産、倉儲、研發、辦公區域),預留擴展空間。理由:政策支持、配套完善、物流便捷。
3. 生産線規劃:
核心生産線:聚焦“玉馔閣”爆款及祖母授權開發的幾款高端點心(如改良版“金包銀”速食炒飯料包、秘制醬料、古法糕點)。
關鍵設備:引入符合SC認證(食品生産許可)要求的自動化生産線(和面、成型、烘烤/蒸制、冷卻、包裝),但**關鍵工藝環節(如特定發酵、手工整形、火候控制)保留人工操作台,由核心技師把控,确保“古法”靈魂不流失。
品控實驗室:設立小型微生物、理化檢測實驗室,嚴格監控原料、半成品、成品質量,建立可追溯體系。
4. 品牌升級:
VI系統深化:聘請頂尖設計團隊,在原有基礎上,為工廠及全線産品打造統一、高級、富有東方美學的視覺體系(包裝、工服、廠區導視)。
故事營銷:深度挖掘“玉馔閣”品牌故事(将軍夫人創業、宗師祖母技藝傳承、古今融合),融入包裝和宣傳。
渠道拓展:在穩固線上(旗艦店+授權分銷)的同時,積極拓展高端商超、精品酒店、機場貴賓廳等線下渠道。
5. 預算與融資:企劃書末尾是一個令人咂舌的數字。資金來源:家族發展基金(祖母片酬剩餘及節目分成)、柳氏網店累積利潤、部分風險儲備金,以及…謝硯秋目光灼灼地看向母親,“我們需要引入一輪戰略投資,出讓不超過20%的股權,換取資金和關鍵資源(如渠道、供應鍊管理經驗)。”
柳氏看着那龐大的數字和複雜的規劃,手心微微出汗。這步子邁得太大了!比她想象的還要宏大!但看着女兒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笃定和清晰的路徑,她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好!就按這個來!娘信你!”
征途:荊棘與智慧并存的建廠之路
藍圖宏偉,落地卻布滿荊棘。謝硯秋再次展現出她運籌帷幄、攻堅克難的超凡能力。
攻堅一:選址談判與政策博弈。
對手:工業園管委會、虎視眈眈的競争對手(同樣想拿地的食品企業)。
謝硯秋策略:
突出“文化牌”與“科技牌”:她精心準備了“玉馔閣”的品牌故事、祖母的宗師地位、《尋味》節目的巨大影響力資料,以及工廠将采用“智能+古法”的獨特生産模式說明,強調項目對提升園區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價值。
數據說話:展示網店銷售數據、市場調研報告(古法食品高端市場潛力),證明項目盈利能力和帶動效應。
政策研究透徹:她深入研究地方對食品産業、文化創意産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政策,精準匹配項目優勢,争取最優土地價格和稅收優惠。
結果:成功以極具競争力的價格拿下心儀地塊,并獲得了園區“重點扶持項目”的稱号。
攻堅二:設備選型與“古法”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