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自動化設備供應商極力推薦“全流程無人化”,但這意味着徹底放棄需要經驗和手感的關鍵古法環節(如特定點心的發酵時間判斷、手工捏制的微妙力道)。祖母得知後,更是勃然大怒:“機器做出來的東西,沒有魂!糟蹋老身的手藝!”
謝硯秋策略:
技術融合方案:她召集設備工程師、食品科學家和柳氏(代表古法技師)進行多輪頭腦風暴。最終确定:核心工藝采用“人機協同”模式**。例如:
發酵環節:用精密傳感器監控溫度濕度,但開窖判斷、翻動時機仍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根據狀态決定。
成型環節:基礎步驟用機器完成,關鍵整形(如特定花型)保留手工操作台,由技師完成。
火候控制:引入智能溫控系統,但結合老師傅的經驗設定參數曲線,并保留人工微調權限。
說服祖母:謝硯秋帶着融合方案和樣品(用半自動化試生産的點心)請祖母品鑒。祖母挑剔地嘗過後,沉默良久,最終哼道:“…算你們還有點腦子,沒把老祖宗的東西丢幹淨!這火候…還欠點意思,得調!” 這便是默許。
結果:成功定制了一條既能保障标準化産能和食品安全,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古法精髓的“智能+匠心”生産線。設備投入雖高,但長遠價值巨大。
攻堅三:資金鍊與戰略引資。
挑戰:建廠投入巨大,自有資金僅夠支撐前期。引入外部投資迫在眉睫,但需警惕資本對品牌和古法核心的侵蝕。
謝硯秋策略:
精準篩選投資人:她拒絕了純粹追求快速回報的财務投資者,重點接觸對食品行業有深刻理解、認同“玉馔閣”品牌理念(文化傳承與品質)、且能帶來渠道或供應鍊協同效應的産業資本或精品投資機構。
強勢談判,守護核心:談判桌上,謝硯秋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老辣。她牢牢掌握主動權:
估值強硬:基于品牌熱度、市場潛力、獨特模式(古法+智能)給出高估值。
條款寸土必争:明确寫入投資協議:祖母擁有核心配方和工藝标準的永久署名權和最終解釋權;柳氏(或指定家族成員)擁有重大決策(如品牌定位、核心工藝變更)的一票否決權;投資人不得幹預具體生産管理和技藝傳承。
資源綁定:要求投資人承諾導入其優勢渠道資源(如高端商超體系)。
結果:經過多輪角逐,最終與一家深耕高端食品領域、擁有強大線下渠道資源的産業基金達成協議。對方以滿意的估值注資,獲得18%股權,并完全接受了謝硯秋的核心條款。資金鍊壓力驟減。
雛形:新廠初成與品牌升維
數月後,城市近郊的食品工業園内。
一座嶄新的廠房拔地而起。外牆以青灰色為主調,輔以木紋格栅和簡潔的“玉馔閣”Logo(融合了玉珏與炊煙的元素),既現代又不失古韻。廠區内幹淨整潔,綠植點綴。
謝硯秋和柳氏陪同着那位重要的戰略投資人李總參觀。步入寬敞明亮的十萬級淨化車間,李總眼中滿是贊歎。
自動化生産線有條不紊地運轉,和面、成型、蒸制…機械臂精準高效。
而在關鍵的手工區,身着統一潔淨工服的老師傅們(部分是柳氏高薪挖來的傳統點心大師,部分是原有團隊的骨幹),正全神貫注地進行着最後的整形、點染或火候觀察。他們的動作沉穩而富有韻律,與旁邊的智能設備形成了和諧的畫面。祖母秘制的醬料在恒溫恒濕的發酵罐中靜靜醞釀,散發着獨特的醇香。
品控實驗室内,穿着白大褂的技術人員正在對抽取的樣品進行檢測。
包裝線上,印着全新VI設計、高端雅緻的産品禮盒正被機械手快速封裝。
“謝夫人,謝小姐,”李總由衷地感歎,“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将現代化生産效率和傳統手工技藝結合得如此完美,還能保證這麼高的品控标準,‘玉馔閣’的未來不可限量!我們的渠道已經準備好了,隻等貴方一聲令下!”
柳氏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微熱。從刑場絕望的主母,到城中村擺攤的婦人,再到如今這座現代化工廠的主人…這其中的艱辛與蛻變,隻有她自己最清楚。她挺直了脊背,帶着将軍夫人的雍容與創業者的自信,微笑道:“李總過譽了。‘玉馔閣’能有今天,離不開大家的支持,更離不開對老祖宗手藝的那份敬畏和堅持。”
謝硯秋站在母親身邊,目光掃過這座傾注了她無數心血的工廠。這不僅僅是一座生産食品的工廠,更是她為母親、為家族打造的“現代基業”,是“玉馔閣”品牌化征途的堅實起點。她看到的不隻是機器和生産線,更是無數個深夜的推演、談判桌上的交鋒、技術難題的攻克,以及守護家族核心價值(祖母技藝)的勝利。
“李總,”謝硯秋接過話,語氣從容而有力,“第一批符合新标準的産品已經下線,正在進行最後的穩定性測試。品牌發布會和渠道鋪貨計劃已經就緒。很快,‘玉馔閣’将以全新的面貌,走進千家萬戶,也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她的眼神中,閃爍着對未來的無限信心。
夕陽的餘晖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灑在嶄新的流水線上,為冰冷的機械鍍上一層溫暖的金光。車間裡,機器的低鳴與老師傅專注的呼吸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古法新生,品牌啟航”的交響樂章。謝家這艘大船,在謝硯秋的掌舵下,穩穩地駛入了更為廣闊的産業藍海。而工廠深處,那嚴格按照古法标準設置的恒溫發酵室裡,時間的魔力正在悄然孕育着屬于“玉馔閣”的獨特風味,也醞釀着下一段更加精彩的商海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