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玉璜錯 > 第10章 霧鎖星槎台

第10章 霧鎖星槎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泉州海戰三月後,天津衛的市舶司迎來異國珍奇。朱宜蘇握着西洋商人進貢的琉璃望遠鏡,忽然聽見庭院傳來瓷器碎裂聲。李惟煦放下剛譯完的《威尼斯海商法》,挑眉道:“聽聲響,又是那位‘鬼醫’在折騰?”

穿過回廊,隻見商扶硯赤腳踩在滿地藥渣上,靛青襦裙沾滿草汁,手中瓷碗盛着詭異的紫黑色藥漿。她瞥見兩人,眼睛發亮:“來得正好!李殿下這舊傷總不好,我新制的‘鲸脂愈創膏’……”

“免了。”李惟煦後退半步,頸間還留着上次試藥時的紅疹。商扶硯是占城歸來的遊醫,擅長用南洋奇藥,數月前被先太子舉薦而來,此刻正舉着藥碗窮追不舍:“試試嘛!這配方改良過,加了沙門島特有的夜光藻!”

朱宜蘇忍俊不禁,忽見蘇容與抱卷匆匆而來。這位新任市舶司主簿生得溫潤如玉,卻總蹙着眉,仿佛卷宗裡藏着解不開的謎題。“世子,威尼斯使團提出要在泉州設立商館,”他展開羊皮地圖,“但此處毗鄰三佛齊舊部盤踞的瓊州島……”

李惟煦的手指點在地圖缺口:“瓊州島暗礁密布,尋常海圖根本标不出航道。除非……”他與朱宜蘇對視,同時想起海盜王遺留的“萬毒海圖”——那張圖上,瓊州島某處畫着神秘的星象标記。

當夜,四人在海運使署密室推演。商扶硯百無聊賴地用銀針擺弄夜光藻,忽然道:“我在南洋聽說,瓊州島有座‘星槎台’,月圓之夜能看見天上星軌投映海面。”她将銀針排列成北鬥狀,“若海盜王的标記是星象坐标……”

蘇容與的瞳孔驟縮:“我在故紙堆裡見過記載!先太子曾命欽天監繪制《滄海星圖》,但圖稿在玄武門之變後下落不明。”他取出泛黃的殘頁,“上面唯一留存的批注是——‘以玉為引,北鬥歸位’。”

朱宜蘇握緊腰間玉璜,想起父親密信裡提到的“最終防線”。李惟煦忽然起身,玄色披風掃過燭火:“明日啟程瓊州島。扶硯,你準備能抵禦瘴氣的藥;容與,召集熟悉星象的老水手。”他望向朱宜蘇,目光灼灼,“這次,或許能解開二十年的局。”

瓊州島的霧氣裹挾着鹹腥,仿佛連空氣都浸着古老的秘密。商扶硯捏着鼻子往衆人身上塗抹草藥膏:“這瘴氣裡有蠱蟲,沾到皮膚就會潰爛。”她忽然盯着李惟煦的肩傷,“不過殿下的血倒是奇特,竟讓蠱蟲退避三舍?”

“别胡鬧。”朱宜蘇接過藥罐,指尖不經意間觸到李惟煦的手腕。自泉州海戰後,對方的咳血雖止,卻總在陰雨天犯潮熱,讓他心底發緊。

船隊在暗礁群中穿行時,蘇容與突然指着羅盤驚呼:“指針在星象圖上走了!這是《洛書》裡的‘天樞移位’!”他展開從欽天監舊檔尋得的殘卷,“星槎台應在北鬥‘天樞星’投影處,而我們……”

話音未落,海面突然亮起藍綠色熒光。萬千夜光藻随波起伏,勾勒出巨大的星圖輪廓——正是《滄海星圖》中記載的“北鬥歸位陣”。朱宜蘇取出玉璜,李惟煦同時祭出青玉佩,雙璜合璧的刹那,星槎台的青銅巨柱破水而出,每根柱身都刻滿與玉佩相同的雲雷紋。

“小心!”商扶硯突然推開朱宜蘇,一支淬毒弩箭擦着他發梢釘入桅杆。礁石後竄出數十道黑影,為首者腰間半塊鳳凰紋玉佩泛着冷光——正是太後當年親賜的“血凰衛令牌”。

李惟煦的劍在雨中劃出銀弧,玄色衣擺濺滿泥點:“原來太後的爪牙,早就盯上了星槎台。”他忽然瞥見朱宜蘇被瘴氣熏得發白的臉,心中一緊,旋身時劍鋒更狠,“容與,帶世子去星槎台!扶硯,布‘夜光藻迷陣’!”

星槎台頂端的石室内,蘇容與正對着穹頂的星軌壁畫出神:“世子,這壁畫上的星位,與《滄海星圖》殘頁完全吻合!”他忽然注意到壁畫角落的小楷,“是先太子的字迹——‘惟煦持北,宜蘇掌南,雙璜合璧,滄海為盟’。”

朱宜蘇的指尖撫過牆面,忽然在石縫中摸到半片碎玉。與腰間玉璜拼合時,竟顯露出細密的水文圖——正是瓊州島暗礁區的安全航道。“父親早就算準,我們會在此處會師。”他低聲道,目光落在壁畫中央并肩而立的兩人,“就像他與王叔,從始至終都是局中執棋者。”

石室外傳來激烈的打鬥聲。李惟煦背抵石門,劍刃上的血珠滴在星槎台的北鬥紋路上,忽然聽見朱宜蘇的驚呼:“王叔,瘴氣入體了!”

商扶硯撕開他的衣襟,隻見肩頸處已泛起紫斑:“是‘蝕心蠱’!必須用星槎台的‘天樞露’壓制。”她忽然望向朱宜蘇,“世子,用你的玉璜引動中央星位!”

當玉璜嵌入穹頂的北鬥凹槽,石室内突然亮起萬點銀芒。李惟煦恍惚間看見皇兄臨終場景:“惟煦,宜蘇就托付給你了。若遇絕境,瓊州島星槎台有我留下的水師……”他忽然抓住朱宜蘇的手,“海底有機關,逆時針旋轉三圈——”

“我知道。”朱宜蘇按住他冰涼的指尖,目光落在壁畫上兩人交疊的玉佩紋,“父親的手劄裡寫過,星槎台的終極防線,是用二十八艘潛龍艇組成的‘天罡陣’。”

三日後的海運使署,朱宜蘇展開從星槎台帶回的完整《滄海星圖》,卻在夾層中發現父親的另一封密信:“南洋三佛齊、占城、真臘已結成‘藍海盟’,欲以瓊州島為據點,困死大盛海權。而朝堂之上,戶部尚書張延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