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玉璜錯 > 第23章 西洋謎霧

第23章 西洋謎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永徽二十一年季夏,星槎台的渾天儀因三玉共鳴而光芒大盛,朱宜蘇望着合璧的玉佩,發現中心的“海天永固”四字竟與少年阿衍的胎記形成星象共振。李惟煦替阿衍整理衣襟,銀鎖與金镯的輕響中,忽然聽見遠處傳來海鷗群的長鳴——那是南洋方向的預警信号。

“‘海王之心’的波動增強了。”阿衍望着渾天儀上的南洋海域紅點,指尖撫過後頸未完成的血契刺青,“根據蠱王殘留的記憶,那是三佛齊初代巫王用十萬海魂祭煉的蠱毒核心,能将整片海域化為毒沼。”

朱宜蘇的手指點在地圖上的“南洋眼”區域:“這裡是當年先太子妃沉沒毒龍艦隊的地方,也是‘海王之心’的封印地。”他忽然握住李惟煦的手,“父親當年留下的‘玄甲号’殘骸,可能藏着破解之法。”

李惟煦望着他眼中的銳意,忽然輕笑:“阿衍的血契尚未完成,不宜涉險。宜蘇,你留在星槎台主持共鳴陣,我帶初代艦隊去南洋眼。”

“不。”阿衍忽然開口,取出先太子妃留下的銀哨,“母親的血契雖未完成,但我能感知蠱毒的方位。而且——”他望向朱宜蘇,“世子的血契共鳴能穩定我的蠱毒,我們必須一起去。”

三日後的南洋眼海域,海水呈現詭異的紫黑色。朱宜蘇站在旗艦甲闆,看着李惟煦駕着“玄甲号”殘骸駛入毒霧,忽然想起沙門島礁石上的刻字:“雙璧鎮海,三玉成軍”。他握緊三塊玉佩,銀晷儀的光芒與血契共鳴形成屏障,竟将毒霧逼退三丈。

“王叔,殘骸下方有異動!”朱宜蘇通過共鳴傳音,“像是某種上古機關!”

李惟煦潛入海底,看見“玄甲号”殘骸下埋着座青銅祭壇,中央擺放着先太子妃的佩劍“海鷗吟”。當他握住劍柄時,劍身突然亮起,竟在海底投射出先太子妃的全息影像:“惟煦,若你到此,必已尋得阿衍。用三玉共鳴陣,喚醒海底的‘海鷗淨化爐’。”

阿衍同時感受到母親的氣息,指尖的玉佩與祭壇紋路産生共鳴。海底突然升起十二座青銅爐,爐身的海鷗紋與三人的玉佩一一對應。朱宜蘇舉起玉牌,三塊玉佩的光芒同時注入淨化爐,紫黑色的海水竟開始逐漸澄清。

與此同時,星槎台的蘇容與忽然發現京城水井水質異變:“世子!南洋的蠱毒正在通過地下水脈蔓延!”

朱宜蘇的瞳孔驟縮,意識到藍海盟正在用“海王之心”污染水源。他忽然想起先太子妃的密訓:“海水與淡水同源,淨化南洋眼,即可阻斷蠱毒蔓延。”他轉頭望向阿衍,“阿衍,用你的血契感知蠱毒核心!”

阿衍閉眼凝神,忽然指向海底祭壇的正北方向:“在那裡!海王之心藏在珊瑚墳場的巨鲸骸骨中!”

李惟煦的聲音通過傳聲筒傳來:“宜蘇,帶阿衍去安全區,我去摧毀核心。”

“一起去。”朱宜蘇的語氣不容置疑,“三玉共鳴才能徹底淨化蠱毒。而且——”他展示手腕上與李惟煦同步的血契疤痕,“我們的心跳,從未分開過。”

珊瑚墳場的巨鲸骸骨旁,蠱毒核心的幽光映照着三人交疊的影子。朱宜蘇将三塊玉佩嵌入骸骨的北鬥紋凹槽,李惟煦與阿衍同時注入血契之力。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海面時,海王之心發出刺耳的尖嘯,最終化作萬千光點,融入淨化後的海水中。

沙門島的雙璧燈塔下,太後飲下最後一劑解藥,望着海面恢複清澈的南洋眼,終于露出笑容。她取出先太子的最後一封密信,信末寫着:“皇嫂,若見此信,吾弟與吾兒必已長成,海天可待。”

星槎台的慶功宴上,阿衍望着朱宜蘇與李惟煦交疊的玉佩,忽然想起母親留下的話:“海鷗與北鬥,從來不是單一個體,而是海天之間的共生星辰。”他摸了摸頸間的玉佩,知道自己終于找到了真正的歸處。

而在更遙遠的西洋,藍海盟的殘餘勢力正盯着新出現的星象異動。他們不知道,在大盛的星槎台,三塊玉佩的光芒已經與渾天儀融為一體,随時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朱宜蘇與李惟煦并肩站在甲闆上,望着千帆競發的海面,知道這場海天之戰,終将以信念為錨,駛向永恒的平靜。

永徽二十一年深秋,星槎台的渾天儀因三玉共鳴而晝夜不息,朱宜蘇望着合璧的玉佩在刻度盤上投射出的海鷗北鬥圖,忽然發現代表西洋的方位出現異常波動。李惟煦的手指按在他後頸發燙的血契疤痕上,玄色披風下露出半截西洋懷表——那是從藍海盟餘黨手中繳獲的,表盤内側刻着“聖喬治十字”。

“西洋使團的‘聖瑪利亞号’殘艦在佛得角群島出現。”阿衍遞來染血的航海日志殘頁,少年的海鷗刺青在燭光下與玉佩紋路同步閃爍,“日志裡提到‘海王之心’的碎片流向了西洋教廷。”

朱宜蘇展開羊皮地圖,佛得角群島的标記旁用三佛齊文寫着“聖喬治修道院”。他忽然想起南洋蠱王臨終前的呢喃:“十字架下,藏着比毒龍更古老的詛咒。”李惟煦的懷表突然發出滴答聲,與渾天儀的轉動頻率驚人一緻。

“這是西洋的‘末日鐘’頻率。”李惟煦的聲音低沉,“二十年前,先太子曾派密使前往西洋,試圖阻止教廷介入海權之争,卻在佛得角群島失蹤。”他忽然指向懷表背面的海鷗紋,“密使的信物,正是這樣的紋飾。”

三日後的佛得角群島,黑色礁石間隐現着哥特式修道院的尖頂。朱宜蘇握着先太子妃的銀哨,感受着與李惟煦同步的心跳——血契共鳴在西洋海域變得異常清晰,仿佛這片陌生的海面下,藏着某種古老的共鳴之力。

“王叔,修道院地下有地宮。”朱宜蘇通過銀晷儀的微光看見地下結構,“中心祭壇擺着十二具石棺,每具棺蓋上都刻着與我們玉佩相同的雲雷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