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語之間恰如其分,雁歸君竟沒能察覺答話的人驟然換了。雁歸君憶起靈寶失竊這廂,答說:“隻有一樣,乃是一串赤鱗珠。”
繼而問守衛頭領:“盜賊已被飲冰君捉下,你們可在幻陣裡搜羅出赤鱗珠了?”
守衛頭領倏地踟蹰起來:“禀城主,府上各處未見赤鱗珠下落。靈寶羅盤顯示……赤鱗珠不在别處,而在此地。”
“什麼?”
“赤鱗珠就在此地?”
雁歸君愕然:赤鱗珠是被黑影盜走的,剛才黑影被捉住,消散時并沒有見着赤鱗珠的蹤影。羅盤顯示赤鱗珠還在此地,它還能在此處的哪裡?
雁歸君和守衛們茫然相對,沈欺待在白衣仙尊身後,默默地動了動手腕。
蔚止言向着衆人,道出前因後果:“那盜賊逃竄時路經瓊林,不慎遺落了赤鱗珠,為我們所拾得。”
雁歸君轉憂為喜:“無怪乎羅盤指示赤鱗珠還在此處,虧得二位出手相助!”
話已至此,照常理而言,也應輪到将赤鱗珠物歸原主的時候了。
蔚止言沉默一瞬,沈欺沒忍住,接話道:“可它又從我們手上消失了。”
雁歸君不明所以:“如果赤鱗珠消失了,羅盤又怎麼會追蹤到它在此處呢?”
沈欺語氣沉痛,一字一句道:“因為它在我體内。”
雁歸君大駭。
“怎會如此?!”
蔚止言為其解惑:“方才赤鱗珠從那黑影身上掉落,這位仙友拾起時,叫赤鱗珠融入了體内。”
“這、這,”雁歸君受了驚吓,難得還記挂着禮節,驚覺不曾打聽過貴客名号,詢問道:“敢問蔚然君,身邊的這位仙君是……?”
蔚止言一怔,随即那雙眼睛望向身邊人,言語真切:“止言失儀,還未請教仙友名姓。”
“……沈欺。”
黑發清瞳、少年模樣的身影似乎頓了頓,這般回應他。
“佳期如夢,期以為盼。”
蔚止言溫聲道:“仙友的名字,寓意十分美滿。”
“不對。”
沈欺與蔚止言相視,目光跌入了一泓溫潤深潭。
然後他輕笑起來,眨了眨眼,糾正道:“并非期盼的期。”
“欺之一字,是欺世盜名之欺。”
蔚止言才知錯:“止言誤會,仙友見怪。”
沈欺清湛瞳孔裡浸染一點不具名的笑意,說:“仙尊将我的名字解出美滿意味,怎能算是誤會?”
“蔚然君,沈仙君。”
一個聲響,将兩人相談中斷。雁歸君實在困惑不已:“珍寶閣收藏的赤鱗珠并無異狀,怎會突然融進沈仙君的身體裡?”
赤鱗珠,産于仙界空茫海之底的靈寶,彙集仙海靈氣。集齊四十九顆,可以修補蘊靈之物。
除了有修補蘊靈之物的功效,一顆赤鱗珠更是抵得過百年修為,對于神仙修行大有裨益。
雁歸君私藏的這串赤鱗珠不多不少,共七七四十九顆,換算下來是近五千年的修為。雁歸君不難想見,黑影的本尊也應是貪圖進境,動了邪念,于是闖入城主府來,盜取赤鱗珠。
問題在于,這麼多赤鱗珠的靈氣,是沒辦法拿到手了就能為人所用的。
好比凡人吃飯喝水,一個人再渴再餓,隻憑一次,也應付不來一頓酒池肉林。就算四十九顆赤鱗珠當得上四千九百年修為,也無法一次就完全吸納。
赤鱗珠的靈氣,需要通過潛心修行,而後才能逐漸煉化成修為。若是碰一碰就能據為己用,赤鱗珠早在黑影盜得手裡時,就被它占為己有了。
可就在不久前,蘊含近五千年修為的赤鱗珠,偏偏破天荒地融合進了沈欺的靈脈裡。
雁歸君身為赤鱗珠的主人,也無法破解赤鱗珠入體的古怪謎題,亦想不出取出赤鱗珠的方法——放眼四海,雁歸君也從未聽過此類不可思議的先例,真真是無從參照。
還是蔚止言打破了僵局:“木已成舟,與其探究赤鱗珠為何反常,不如先将其取出吧。”
蔚止言有一則提議:“洗魄燈同樣是蘊靈之物,止言今日攜洗魄燈芒同來,或可引出赤鱗珠。沈仙友、雁歸君仙友若不介意,可由我先行一試。”
以靈引靈,雁歸君深覺此法可行:“蔚然君但試無妨。”
沈欺被這赤鱗珠打了個措手不及,黑影求而不得的靈寶,在他看來宛如燙手山芋,雖不懂蔚止言說的洗魄燈是個什麼事物,聽起來左右也是仙界靈寶,于他有利無害,還有望摘去赤鱗珠,幹脆道:“請便。”
蔚止言提起燈籠:“仙友,得罪了。”
燈籠裡逸出淺金光芒,飄來蔚止言指間,他伸指,隔空在沈欺眉心上一點。
兩人近在咫尺,沈欺鼻尖霎時有清冽氣息萦繞,是自仙人衣袂之間飄逸而來。
金芒探入沈欺額心,往他靈脈之内遊走。
稍後,一簇微小的绯紅流光跟随金芒冒了出來,恢複成一顆绯紅剔透的寶珠。
雁歸君捧着那顆飛出來的赤鱗珠,大喜:“此法見效!”
可之後,無論雁歸君再如何等待,都不見有再多一顆的赤鱗珠再出來。
雁歸君等了好一陣,道:“蔚然君,這又是如何?”
蔚止言喚回金芒,沉吟道:“以這一些洗魄燈芒,恐是引不出更多的赤鱗珠了。”
沈欺苦不堪言,既無奈赤鱗珠不往左不往右,非要掉在他頭頂;也後悔自己手快,非要撿起那串寶珠。
眼見着赤鱗珠一動不動沒有要出來的意思,沈欺哭笑不得,體内忽有一股兇煞力量暴起。
靈脈之下,一分煞氣沖破了無藥夫人的封印,卷土重來。
沈欺乍時頭痛起來。
那種痛意滲入四肢百骸,猝然之間,就使他陷入昏沉。
這一次昏過去之前,恍恍惚惚間,似乎撞了滿懷清冽氣息。
蔚止言堪堪扶住突然不省人事的身邊人,幾不可分的距離下,淺淡光暈籠罩了二人。
是白衣仙尊引出他的一道靈澤,頃刻落入沈欺體内,鎮住了再次肆虐的煞氣。
“沈仙友似身有舊傷,煩請城主傳位醫仙,盡快為其療傷。”
“赤鱗珠一事,等他傷愈醒來,才可再作商議。令夏出身北海,對取出赤鱗珠應有見地,屆時可與她共商此事。”
雁歸君忙不疊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