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仙、魔、冥三界相交的間隙,綿亘着一片月下林,蜿蜒不絕,望之無盡。從月下林往仙族的地界去,最近的一處仙城,即是歆州。
仙界中人,如要往來此三界,常常經由月下林輾轉。因着冥界、魔界多魑魅魍魉,遍布煞怨氣息,為防仙脈受擾,此類來往三界的神仙,回仙界後大多暫在歆州落腳,于此間尋醫置藥、祛除在外沾染的邪氣。
如此經年,歆州以内奉醫道成風,兼之有“歆州風月”,這是在仙界十八景中也占據一席之地的名景,祛邪之餘還能愉心悅目,使得歆州名氣漸起,更演變為仙界醫藥宗府之首——臨仙閣的招徒和研習寶地。
往歆州走一圈,不是前來尋醫問藥的仙,就是遍地可見的醫仙。
以上,皆是方寸天在歆州駐地,歆州方寸司的文官對沈欺說的。
說這話時,沈欺正背着一件檀木匣,和蔚止言一道,由文官領路去見歆州方寸司的主事仙官。
檀木匣是夜來風雨藏室裡的那件,臨行前蔚止言突發異想,托付沈欺順手捎上。
沈欺遂又跑了一趟藏室,把蒙塵的檀木匣取出來,途中揚起些積塵,嗆得他一陣咳,轉而詢問蔚止言的意見,介不介意他把這一看就閑置了多年的匣子擦拭幹淨。
蔚止言不甚明白他的顧忌,沈欺挑明道:“因為從這個布置來看,看起來是不想讓别人碰到它的樣子啊。”
聞言,蔚止言淺笑:“不妨事,你可以打開。”
好奇心作祟,沈欺真就打開了它。
入眼是一張銀弓,妥善安放在檀木匣中。整張弓不見瑕疵,豔陽之下銀光流轉。
沈欺有刹那的怔意。
這匣子裡的東西由蔚止言珍藏,總該是件靈寶利器,可是不管怎麼看,這張弓就隻是一張普通的弓,看不出蘊含着什麼神通。
勉強能稱得上特别的,隻有弓的材質不腐不壞,對凡人來說或許珍貴,就仙界各色寶器而言又不值一提。
沈欺一手搭在木匣邊緣:“這弓是……?”
“它啊。”
蔚止言眸光微動,似乎想起什麼,道:“是故人之物。”
不像先前種種仙器,銀弓不見得抗拒沈欺,原因麼,很是簡單:這并不是一樣有靈性的法器。
千裡迢迢捎上一把平淡無奇的弓,總不能是拿去除魔吧。沈欺合起弓匣,揣度蔚止言用意:“既然是故人之物,這次帶去是要物歸原主嗎?”
蔚止言輕聲笑起來:“當然不是了。”
沈欺:“?”
蔚止言:“他若是想拿回去,自當親手來取,何必由我送上門呢?”
“你使不得仙器,便帶着它用作防身吧,”蔚止言道,“至少聊勝于無麼。”
沈欺心念一動:“甚是有理。”
總用靈符也不是個辦法,仙器排斥他,那他又何苦拘泥于仙器,沒有靈性的法器不是照樣能用麼?
就這麼,沈欺打包好弓匣,跟随蔚止言來到了歆州。
文官引路,很快,到了歆州方寸司。
方寸天執掌仙界以内律令,在各大機要地方還設有分支轄司,以“方寸司”為名。各地方寸司的主事仙官、一司之長,則以“方寸使”相稱。
歆州這位方寸使是個生得高大硬朗的仙君,風塵仆仆之态,顯然處理公事歸來不久。見來客到,迎上前來,行禮道:“仙尊駕臨,懷商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歆州方寸使懷商仙君,曾是夙饒手下副将,後來遷調歆州方寸司,自然熟識蔚止言。
這次出府,蔚止言依舊提着雁城花醒那夜沈欺見過的燈籠,裡面點着幾縷洗魄燈的光芒。衆目睽睽,蔚止言笑得溫文:“不必多禮,與我同行這位乃是雲瀾府中弟子,此次前來共商歆州之案。”
沈欺拱手:“雲瀾府沈欺,見過諸位。”
懷商回禮:“見過沈仙君。”
客套一陣,蔚止言直言來意:“魔界諸事我雖牽涉不多,夙饒既差我過來,必當全力以助。卻是不知,現今歆州是怎麼樣一個境況?”
魔界鬼燼枝屢現仙界,同時伴随着奪人修為之惡行頻發,兇犯卻一直沒有個眉目,始作俑者至今未能告破。
此事卷宗摞了三尺高,懷商受命追查之初就連夜讀完了案卷,對細枝末節倒背如流,當即呈遞來案卷,并道出始末:
“自五個月前開始,仙界陸續發生十九起鬼燼枝擾人靈識的事件,其中有七起,受害仙人修為被全部奪去。”
“七起兇案事發在不同地域,每一起均是等人靈識混亂後掠取修為,手法相同,可想而知是同一人為之,而現場都留下了鬼燼枝的殘迹。“
“我等推測,有人在仙界故意散布鬼燼枝,惑亂神仙靈識,随後趁亂奪走修為。”
沈欺一字不漏地聽着,他來仙界隻在鹿柴坡休養了三月,另外就是在雲瀾府修行的這兩個月,在蔚止言找他以前,他對歆州這起禍亂堪稱一無所知。
好在來此之前蔚止言和他說了三言兩語,沈欺才了解歆州這事和鬼燼枝有關。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想到初入雲瀾時,有家遊山玩水風雅會在招新時提過一句——
“歆州嘛,又聽說不久前出了個奪人修為的邪祟,現在還沒抓到,這些遊玩線路都暫時擱置中”。
再後,雲瀾廣集裡讨論到戒令,也有人談及近期世道不安生,說“往冥界有離天宮匪患猖獗,近魔界的歆州又有神仙修為被奪,聽人說有魔族可能潛入仙界了,還是小心為上”。
現在想來,他們說的正是這一個案情了。
滿室案卷陳列,沈欺不由得看去,連篇的案卷之中有個他熟悉的名字,金溪山。
看來自從上次賀霁交代了金溪山人的管事之後,他們确實呈報了方寸天。
而金溪山那場由鬼燼枝引發的驚變,居然是無獨有偶。除了金溪山,仙界竟是連續發生了十幾起和鬼燼枝有關的禍事。
蔚止言再進一步,問說:“聽得此案與魔族相關,可有确鑿憑據?”
“是,有一位人證。”懷商答道。
短短三月時間,連續有十九件鬼燼流入仙界發難,其中還有七起殺人奪法的暴行,引得方寸天震動,派遣仙官徹查真兇。
就在此時,出現了第二十件鬼燼枝,也是第八名受害的神仙。
不偏不倚,正是在兩個月前的歆州。
“前些兇案發生後,方寸天就已懷疑過是否魔族作亂。隻因所有受害神仙居住的所在,皆是鄰近仙魔交界的地域,便于魔族行事。且,事發地均留下了鬼燼枝的痕迹。”
衆所周知,鬼燼枝以煞氣為養分,是出自于魔界的事物,屬魔族最能操控。
如果說到這裡還隻是懷疑,當兩個月前,歆州那起兇案發生時,歆州方寸司則是得到了一個确實的證據。
一個親眼目睹了行兇者的人證。
“兩個月前在歆州受害的那仙子,本是為了求藥暫居歆州。她遭遇不測當夜,一個臨仙閣的醫仙偶然路過,親眼撞見了兇犯逃離的場面。”
“據她所見,那人瞳色碧綠,且身懷煞氣。”
懷商說到這裡,稍作停頓,沈欺心下一動。
煞氣環身,明顯的魔族特征。
按這麼說,犯下連環兇案的,是一個碧瞳的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