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過年,張全不許姚姜下床,衆人便在後院正屋内擺了兩桌,将屋内暖爐都燒上,又用屏風隔住門窗,再将桌子圍在床邊,設了坐椅在床邊依次坐下,一同吃喝說笑,如往年一般熱鬧。
轉眼一個多月過去,張全認為姚姜痊可,準她下床了,她即刻便跳下床來。
汪秀芝忙着重建農莊,姚姜生産後她每日都派人送來吃食,并來問詢。
一俟姚姜能見人了,她便帶着小山來到。
先對着姚姜看了看,又抱過小娃娃看了看:“這小娃娃生得可真好,可取了名了?”
姚姜:“千戶取了玉珑二字,隻是乳名,大名等将來回去再說。”
汪秀芝輕拍着小娃娃:“玉珑,好名字。”
她将小娃娃交給嬷嬷,自懷中取出個布包來打開:“衛夫人,這是我給玉珑的見面禮,你别嫌棄。”
布内包着個金鎖片,一面镌着長命百歲,另一面镌着平安大吉。
姚姜知曉汪秀芝很是節儉,連忙道:“有你的祝福與心意便好,不須這樣客氣。”
汪秀芝白了她一眼,将鎖片遞在嬷嬷手中:“有勞嬷嬷打個絡子給你家玉姐兒挂上。”
她轉頭對着姚姜:“又不是給你的。我也算玉珑的長輩,我雖不富裕,給她個見面禮還是給得起的。想來玉珑不會嫌棄我的見面禮小,你休要阻攔。”
劉嬷嬷抱着小娃娃給汪秀芝行了個禮:“玉姐兒多謝汪娘子了,我回頭就給玉姐兒打個絡子挂在頸間。”
這日汪秀芝來到,逗着小玉珑玩了一陣,待得她睡去,二位嬷嬷将她抱去廂房,她才問:“你們何時返回京城?”
姚姜想了想:“我也不知。或許經曆了上回遊牧部落出爾反爾,朝廷也很是謹慎,到現下北疆的武官都還在鎮守,未曾召回。”
汪秀芝:“那正好,你現下也不宜挪動,索性在此間多住些日子,待得天氣暖和了再離去。”
姚姜看了看小山,小聲問:“你可想過将來了?”
汪秀芝面上紅透:“上回你說的話我仔細想過了。你說得通透,小山有父親扶持要好得多。但把總才過世兩年,我想再為他守一守。三年期滿,小山也出了孝服,我會好生打算的。”
見姚姜看着她,她羞赧地道:“他說他可以等,那便讓他再等一等吧。”
玉珑百日,小孤城武官夫人俱來道賀。
玉珑這時已長開,頭戴虎頭帽,粉雕玉琢般的臉蛋上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忽然露出花朵一般的笑容。
武官夫人們誇贊連連,看着玉珑抓了周,吃過百日宴,方才告辭。
送走了來人,衛駿馳進來抱着女兒逗弄:“夫人,咱們小玉珑不怯生人,好生了得。”
姚姜這時已疲累:“她才出生時似個皺皮小猴子,現下倒是長得白胖了。”
她話未說完便見衛駿馳伸手掩着女兒的耳朵:“咱們小玉珑聽不到。咱們小玉珑生得極好,不聽不聽。”
他擡起頭來:“夫人生得美,小玉珑怎會不好?外祖母見到小玉珑,必定歡喜無限。”
姚姜想起一事來:“千戶今年還未換防。”
衛駿馳親着女兒的臉蛋:“骠騎營換過防了。但北疆上下都知我家中添了女兒,夫人尚在休養中,便沒讓我跟随換防。不過咱們在小孤城也住了這許久了,待下月天氣好些,路上不辛苦了,我們便返回歸雁城。而後在那處等候朝廷召回。”
四月中,換防的骠騎營兵士來到,衛駿馳帶着家人啟程,返回歸雁城。
喬思燕與苗桂君得知姚姜歸來,早便到城門等候。
苗桂君已肚腹隆起,見到姚姜,她舒了口氣:“你總算是好生回來了!你怎的也不寫個信來?”
喬思燕也道:“和談時此間也是嚴陣以待,我夫君都極少回家。我們還想着你在小孤城比在此間好了許多,哪知遊牧騎兵竟在那邊圍了城!我們着急上火,我不能安眠,桂君牙痛了好些日子!終于你平安回來,我們也放心了。”
姚姜微笑:“都過去了,我這不是好好回來了麼?”
苗桂君瞅了她一眼:“你要是不能好好回來,遊牧各部的首領從此别想安睡了!張醫官也一同歸來了麼?我與夫君要去相謝。”
喬思燕自劉嬷嬷手中抱過玉珑愛不釋手:“多漂亮的小娃娃呀。”
她眼珠一轉:“要不,咱們做個兒女親家吧。”
苗桂君白了她一眼:“美得你!我家小兒還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