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思燕:“你都不知腹中的是男兒還是女兒,就打上這主意了?”
正說笑間,高月娥來到。
高月娥衣着大方齊整,發髻蝴蝶金簪上的蝶翅輕輕晃動,甚是耀眼。
她對姚姜行了禮,取出一隻木匣遞來:“恭喜衛家小姐百日,隻可惜小姐百日的正日子我們去不到,但我們也很為小姐高興,這是竈間與農場諸人一同送與衛家小姐的見面禮。”
姚姜愣得一愣:“這我可不能收。你們辛辛苦苦隻能掙得下些許銀錢,不必做這些虛禮。”
高月娥一笑,将木匣揭開,内裡是一對銀镯。
“這是竈間與農莊中的衆人一同打制的。每人隻出了二十文錢,你必得收下。”
高月娥鄭重地道:“我知曉你不欲大夥兒送禮。大夥兒為了這禮,頭都要想破了,送的物件都想了無數。你家的小姐必定不缺這些小物件,但這是大夥兒的心意,又是我們力所能及,你硬要拒絕隻會傷了大夥兒的心。”
苗桂君歎道:“也就是你家的小人兒才能收到這樣的禮了。咦,這銀镯上還刻了字。”
她拿起來細看:“不是經文也不是祝賀字句。這些字沒甚意思呀。”
高月娥:“我們每人自各人的名字中取出一字镌在镯子上,是衆人祝福護佑之意。我問過無方大師,大師說甚好,我便讓銀樓這麼做了。”
喬思燕輕拍着懷中的小娃娃,将她藕節般的小手遞向高月娥。
看着高月娥将那對銀镯攏在玉珑的小手臂上,歎道:“姜姜,這心意可真重,你真不能推卻。幸而我們送的不是镯子,便是赤金镯也比不過這銀镯的情義。咱們小玉珑戴上可真好看。”
回到歸雁城次日,衛駿馳與姚姜帶着女兒去定國寺拜了先祖牌位,而後拜見無方大師。
無方大師給小玉珑祝福後微笑:“小姐将來必定福壽雙全。”
玉珑有兩位嬷嬷照料,再招與瓊葉也時常逗哄,但姚姜與衛駿馳也甚是喜愛這個女兒,時常親手照料。
隻是二位嬷嬷與再招瓊葉都不讓她操勞,每次都将白嫩噴香的玉珑送到她面前,小玉珑一便溺,她們便接手去清理照管了。
衛駿馳還能幫得上手清理一二,他耳音甚好,半夜裡聽到玉珑啼哭他會即刻便醒來,起身去問詢。
且他極喜歡抱着女兒玩耍,時常逗得女兒歡笑不止,姚姜簡直插不進去手。
劉嬷嬷笑道:“夫人生産後身子受損,本就該好生将養。若還有這許多雜事讓夫人操勞,便是我們做得不好,該去太夫人處領責罰。”
姚姜:“我隻想抱抱她。”
馮嬷嬷:“夫人雖已出了百日,但玉姐兒強健,夫人抱久了手臂也會疼痛,說不好會落下病根。”
衛駿馳抱着女兒湊過來:“我抱着,夫人逗她玩耍。看,她笑了。”
再回到歸雁城,姚姜也極少過問農莊中事。
但凡她去到,農莊中忙碌的兵士便會采摘新鮮的瓜果洗淨切好送來:“衛夫人嘗嘗味兒可還好。”
不管農莊雜事再看農莊,便是魚鴨豐美,瓜果飄香的田園。
五月,北疆的武官陸續接到返京的堪合,開始返回京城。
劉秉淵接到朝廷的召回堪合,喬思燕即刻來見姚姜:“姜姜,衛千戶可接到返京的文書了?”
姚姜:“還沒接到。劉百夫長接到堪合了?”
喬思燕點頭,神情沮喪:“我們于三日後啟程,我還想着若衛千戶也被朝廷召回,我們能一同返京,路上多麼開心。”
姚姜微笑:“朝廷召武官回京時也要思慮着北疆的安危,因此不會讓我們一同回京。你們先回去,将來我們在京城相見。”
喬思燕歎了口氣:“我就擔心衛千戶帶着你們返京時,我與夫君已被派往外郡赴任,難以相見。”
姚姜:“你與劉百夫長去外郡赴任是真正的好前程,得開開心心的去。我們回到京城也未必就在京城,将來有的是見面的時機。咱們不是還要合夥做生意麼?你們去到了任上,我來尋你。”
喬思燕眼睛一亮:“對對,我這兩日忙碌,将這事都抛之腦後了。我們在京城見不上,就在我夫君任上相見吧。”
她向在門外的秋霜與秀杏看了看,壓低了話聲:“秋霜的親事已定下了,是大營的步兵頭領。雖是貧家子弟,但也是有戰功的,來向我夫君請求娶她為妻。我問過秋霜,她願意。我已讓家中給秋霜去辦身份文書,消除她的奴籍,回去就收為義妹,正兒八經出嫁。秀杏也有十夫長來求娶,我還是依着你從前所教,由她自行擇選,她還在思慮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