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夜間還早,三人拾掇一番出了客棧,百無聊賴在街上閑逛,将先生讓他們讀書之事抛在腦後,起初三人逛着還算新鮮,逛了幾條街愈發覺得不對勁。
怎麼越走人越少。
“人都去哪兒了?”葛潇潇疑惑道,她問了個坐在門口納鞋底的老婦人。
“大嬸,你可知宿月城何處最熱鬧呀?”
老婦人擡起頭看向他們三人,手裡的長針輕輕刮了下頭發,目光慈愛,笑道:“幾位是外地來的吧,今日舉辦祈神會,大夥往北街去了,在護城河邊上祈神跳舞呢。”
祈神會,一聽就是熱鬧的。
“多謝大嬸。”
葛潇潇朗聲道謝,拉起同窗忙朝北街趕去。
“葛大小姐,慢點,又不是趕不上。”梁其文撐着膝蓋喊道。
葛潇潇抓住馮久年肩膀,對梁其文不屑:“馮久年,咱們不與文弱書生為伍,老大帶你跑。”
“其文兄,省些說話的力氣,用來跑吧,等會兒就不用老大幫我們占位子了。”馮久年拍拍梁其文肩膀。
文弱書生,文弱書生,書院裡武試誰比得過你,他能進前十已經十分不易了。梁其文腹诽完認命跟上他們,畢竟每回看熱鬧總是讓同窗占位子非君子所為。
跑過兩條街,護城河出現在眼前,沿着護城河向上,能望到一處聚集了許多人的地方。
這是一處祭台,中間堆了一層層柴火,等着夜幕降臨燃篝火,有帶上神仙面具的人在比劃,像是練家子在比劃武功,但手裡缺了把趁手的兵器。
而他右後方的祭台下排了好長一條隊伍,全是男子。
“這位姐姐,我們是外鄉來的,台上是在做什麼?”葛潇潇幾人不明所以,站在台下随手問了身邊的女子。
女子打量他們一眼,見他們目光清正,模樣俊俏,遂卸下心防解釋道:“每年祈神會上,會安排一人帶上神仙面具扮祭司大人,聽說今年扮祭祀大人的是一位官爺,他現在在跳祈神舞,之後要請一炷香接引神仙到來,待香燃盡了便代表神仙降臨人間,聆聽百姓心願。”
“那後面排隊的男子是做什麼?”梁其文漫不經心問道,那一長隊的男人幾乎人人手裡都拿了面具。
女子蓦然臉紅:“看到祭台右邊的簽筒了嗎?他們要在神仙降臨後抽簽,若是抽到舞簽便可上台為意中人跳一場舞,若是抽中别的簽便是廢簽。”
“為意中人跳舞?好特别的習俗,從前隻聽過女子為男子跳舞,還未見過男子為女子跳舞的。”馮久年湊過來問道。
“姐姐,那要如果女子也喜歡那個男子該當如何?”葛潇潇問道,臉上滿是好奇。
女子面上羞意愈加明顯,目光偶爾落到長隊之中的某人身上:“自然是上台摘下他的面具,同他跳完這支舞,一般都會提前透個底,在祈神會上跳舞主要是為了得到神仙認可。”
“如此說來摘面具的主動權在女子手中,這個祈神會真有意思。”葛潇潇兀自說道,梁其文聞言瞟了她一眼,言語不善。
“喲,葛大小姐是打算在此覓一良人?”
“倒也不是不行……”葛潇潇下意識脫口而出,沒有注意他說了什麼,此刻她的目光落在祭司大人身上,那人的身影好眼熟,一時想不起來了。
梁其文頓時來了氣,沿着她的視線看向祭台,陰陽怪氣道:“你莫不是看上了台上的祭司大人。”
一旁的馮久年明白了什麼,偷笑着用胳膊肘碰了碰葛潇潇,示意她看一眼梁其文。
葛潇潇收回視線,偏頭去看梁其文,見他臉色鐵青,問道:“梁其文,你這是怎麼了?”
“他問你是不是看上台上的祭司大人了。”馮久年打量着梁其文的神色,壓低聲音複述給葛潇潇。
“我覺得他像一個人,但我記不起來了,你幫我看看,他——”
葛潇潇話音未落,梁其文已然偏過頭去不理她。
她見此,雙手抱臂,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台上的祭司大人一舞完畢,開始請香,他動作大方利落,行動間頗有武将氣韻,尤其是背對他們跪拜磕頭時——
她想起來了。
這人是她大哥葛暮雨。
她絕不會認錯,從前每每犯錯罰跪祠堂,葛暮雨總是跪在她前頭,後來出征前祭祀先祖,她也是這樣看着葛暮雨的背影。
葛潇潇扯了下梁其文的衣袖,梁其文在鬧别扭不理她,她隻好先與馮久年說:“這位祭司大人是我大哥葛暮雨,我居然在這裡見到他了。”
“是你大哥?”梁其文僵着臉問道,聽到這話心中郁氣瞬間消散。
葛潇潇颔首:“我親生哥哥不會認錯的,咱們去找他。”
人潮擁擠,等三人到祭台附近時,祭司大人卻換了個人守在祭台一側,原來那人不知所蹤。
“奇怪,我大哥呢?”葛潇潇低語,環顧四周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個眼熟的裝扮,她壓下同窗的肩膀,說道:“你們瞧那人,穿白底藍花衣裳的姑娘,像不像巷子裡那位?”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露出微笑。
“蛇”已出洞,正是暗訪救人的好機會。
“時不待我,走!”
祭台上的香燃得旺,縷縷白煙敬請神仙降臨……
隋妤君望着白煙後的墓碑,輕聲說道:“從前我不信鬼神,今日願相信一回。”
“此處是祖母的衣冠冢,她的骨灰按照遺言一半灑進護城河,一半灑到漉山關。”元襄之燒着紙錢,裡面夾雜了幾封信件,是京城的故人托他帶的,有江院長的,辛叔的……以及離京前長公主派人交給他的,但他藏了私心,将這封信抽了出來,不願髒了祖母的眼睛。
火焰跳躍,為青山孤墳添了幾分亮色。
隋妤君眺望遠方,浩浩長空,飛鳥任來去,她何其有幸得以見到程大人曾經見過的天空,暗中唾罵了她的父親許久,有如此恩師,卻做了惡事。
“公子好幾年沒回來了,現下時辰正好,不如帶阿妤姑娘去祭台轉轉?”祭拜得差不多,老蕭叔開始收撿物什。
王嬸聞言,與老蕭叔說起趣事:“祈神會年年都辦,隔壁的大柱還沒有抽中舞簽呢,急得他爹娘和嶽父嶽母見天去祖先墳前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