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要早些來問你的意思。”他跟着笑起來,日出的紅光透過窗棂照在他的眉眼處,添了幾分豔麗多情。
可他明明是個性格執拗的人,認定的事決不更改,哪怕是一條道走到黑。
“且等我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後,沐浴梳妝後隋妤君穿了身雪青裙子,找了塊兒同色頭巾系上,對鏡仔細端詳,心裡滿意了才去喚元襄之。
“像你們當地人嗎?”她摸了摸發髻,問道。
元襄之假裝歎息一聲,玩笑道:“你這樣打扮倒顯得我是個外鄉來的。”
“你可不就外鄉來的,臨縣據宿月城要走好半日。”
終于聽她笑出聲來,元襄之緊繃的神經略微松了松,同她出了客棧上街。
一家湯餅鋪子的幌子随風飄蕩,闖入二人眼中,熱油的辛辣吸引了不少人,鋪子裡的桌子幾乎坐滿了人。
二人正欲離開找别家,老闆眼尖發現了他們,喊住二人,利落地收拾出一張小木桌,招呼道:“二位客官吃點什麼?”
二人還未開口,老闆熱情地介紹:“小店的招牌是桐皮面,滋味鮮香,二位可要來一碗嘗嘗?”
元襄之眼神示意隋妤君,見她并無意見,他上前幾步觀察到别桌食客桌上還擺了包子、胡餅,于是指向其中一桌回答老闆:“再照他們那桌的來一份。”
老闆回頭一看,笑着應聲:“客官稍坐,馬上就來。”
這條街比别處熱鬧些,眼下時辰尚早,街上已經來來往往都是人了,面餅鋪子對面是一家米鋪,左右兩邊是點心鋪子,再往前邊是一家賣布匹的,幌子繡着上“顔氏布坊”四個大字。
隋妤君望着顔氏布坊出神,直到老闆将桐皮面并包子、胡餅端上來才移開眼神。
沒吃幾口,她擡頭接着看,待有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顔氏布坊門口,她忙叫元襄之回頭去看。
“那家顔氏布坊門口站着的是顔七姑娘。”
元襄之辨認清楚:“是她。”
“好久沒有買新衣裳了,吃完了咱們去瞧瞧。”隋妤君說完,加快了吃桐皮面的動作。
可是他們二人哪裡吃得了這許多,老闆極熱心地将剩下的包子和胡餅裝在油紙,好叫他們帶走。
“客官慢走,下回再來。”
他們走後,小木桌上迎來了新的食客。
走進顔氏布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在櫃台内側撥打算盤,兩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在陪客人看布量布,而顔七背對着門口,一頁一頁翻看賬本。
打算盤的女人先看到隋妤君和元襄之進來,笑着一張臉迎上前:“兩位是買布還是做衣裳?顔氏布坊幾十年的招牌,保管合兩位心意。”
“幾十年的招牌?敢問是幾十年呀?”隋妤君盯着顔七的背影,自她出聲後,顔七停下翻動賬本,慢慢轉身看來,秋霜似的臉如同遇到暖陽,緩緩化開。
顔七揮退打算盤的女人,左手順勢合上賬本,上前幾步:“隋姑娘,元先生,原來是你們。”
“顔七姑娘還未回答我呢。”
“算上今年,有六十五年了,這家布坊是我祖父祖母留下的,如今是我在打理,二位若有想喜歡的,盡管挑。”顔七特意将他們往價格貴些的布匹處引。
顔氏布坊大約有兩個面餅鋪子大,布匹按照布料、顔色分門别類,一一歸置,隻是邊關地處偏遠,好料子終究不多,唯有花色圖案新穎。
顔七和隋妤君暢聊布料花色,元襄之跟在後面聽着,偶爾說出自己的觀點,顔七多次扭頭看他,隋妤君問道:“可是覺得他在此處你不自在?”
顔七搖搖頭,很少有男人來布坊,即便來了也是三兩下買完便走或是坐在前頭喝茶,極少像他這般跟在身邊傾聽表達的。
但細看之下,這個男人樣貌還不錯,若是他們二人能幫她賣布的話……
“顔七姑娘?”隋妤君打斷了顔七腦中的想法,顔七回神道了聲抱歉。
“可是未吃朝食恍了神?我們方才在對面吃過了,還剩了些包子和胡餅,你若是不介意可以墊一墊肚子。”隋妤君取過元襄之手裡的油紙,遞給顔七。
“不介意,多謝二位。”顔七接過油紙,當即打開,拿出一個包子,咬了一小口,是對面的秘制羊肉包子,外邊的包子皮潔白暄軟,羊肉餡鮮嫩多汁,腌制過的羊肉帶有胡椒和花椒的麻、香,配上包子皮的麥香,濃烈與平和相撞,味道意外的和諧。
隋妤君不去看她,與元襄之一道轉身去看布料,商量買哪種,起初抱着好奇的态度進來看看,現下她是真心覺得顔氏布坊的一些花色圖案别緻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