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美滿的結局
——隻需要被取舍犧牲的一方延續取舍中的地位,不再思索下去。”
戴着銀絲眼鏡的女生冷靜論述,如小刀一般的語言精準地往盧凱卓的心口和膝蓋上紮。
她第一反應是反駁,但想到自己手機各個app上的霸榜頂流和平時快樂刷着的榜單,又感到複雜與沉默。
她心裡有一個聲音在掙紮,不是的,我是女生,怎麼會不愛女性呢?但另一個初生而虛弱的聲音冒出來,仿若午夜夢遊時窺鏡自視,我愛着作為女生生存的自己嗎?我不因處境而感到灰心厭煩對另一種處境代償式地追逐崇拜嗎?我認為,她們該享有多少權力?
最後一個問題沒有人征詢過她,她也沒有問過自己。她在原地發怔。
“從性别比例的角度說,被賦予權力、魅力的男性角色遠多于女性,從主角生育的孩子統計,男兒遠多于女兒。從這個切口,可以目睹傳統的複辟。
一個又一個生男兒獲得揚名與斷層資源的執筆人,一位又一位重男輕女的賽博母親,一票又一票擲落份量的金錢聲勢,沉默的人群——
還有最終隐于她們身後和頭腦中教誨何為第一性,何為張力的幽靈。”
“接下來将論述的是被稱為希望之光的大女主。”台上的人在短暫停頓後,有條不紊地推進。
“大女主具體分為女強男更強、男女雙強、女男雙強、男強女更強、女強。”
“據對不同頻道總計五百本小說的抽樣統計,女強男更強占大部分情況……”
盧凱卓出神,沒有人可以脫離群體困境逃逸,被現實引力拖拽的風筝是要砰然墜地的。
“從主要矛盾定性,大女主沒有脫離‘被包含’的表達。
巾帼不讓須眉,誰說女子不如男。都需先行擡高男性,肯定男性,依其背書,并馬首是瞻。
女強男更強,是通常小于,但一般有可能等于,極少可能超出。
同時,我們注意到領頭作品與身後呈現戲劇化的脫節與割裂,從目前而言,沒有證據表明斷層不會成為斷代,昙花一現不足以支撐浪潮的開端。”
青年冷靜地望着對手席和觀衆席,側臉像籠罩在海面如練月華中的冰山棱角,“女人生來是完整的,不是為成誰的誰,也不是為成誰的襯托。
愛的是他,恨的是他,所思是他,所見是他,令人所聞惟剩蒼白貧瘠。
傳統與曆史的遺憾,不是現在缺席的理由。
綜上所述,從過分重視性緣關系、資源分配不公、失權與大女主現狀的角度分析——
我方認為,現今女頻文學是對傳統的複刻與強化。
謝謝大家。”銀銳結詞、鞠躬、落座。
“正方一辯發言結束,反方一辯開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