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賈政的貢獻,空氣中充滿了愉快氛圍。
八卦乃人之本性,古人也愛吃瓜。
青春期,少女肯定要懷春。
史苗有點擔心,姑娘們被戲文故事給騙了,賈母能說掰謊記,她也要旁敲側擊,有備無患。
不過,顯然是史苗想多了。
提到爛俗戲文,賈媃有很多話想說。
賈媃道: “就是,寫書的人,不知道是什麼窮酸,咱們一個屋裡,多少丫鬟嬷嬷,好端端的怎麼就随意去廟裡借助,遇到個書生就像沒見過世面似的,要自薦枕席。”
賈媃的生母也怕女兒被不長眼的下人勾壞了心思,老早就給女兒打過預防針。
賈媃見太太也這麼想,愈發覺得以前姨娘說得對。
史苗肯定道:“媃兒說得有理。”
和皇帝用金鋤頭一樣。
戲文上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
賈敏也一臉嫌棄:“那些書生一考就狀元探花,天家要配給公主,也不知天上掉下來多少文曲星。”
寫戲的有沒有一點常識,公主是随便給人的嗎?
科舉又是那麼好考,她二哥還用天天悶着讀書?
賈娴也笑:“因為寫戲的多是落第書生,他們考不上,就隻能在戲文裡過瘾了!”
史苗聽得津津有味:“嗯,你們說得都有道理。”
可以在家裡弄個吐槽大會,下回把茶水點心都安排上。
正在興頭,院子裡負責傳話的婆子高聲道。
“太太,東府敬大爺來了。”
聽見這話,叽叽喳喳的女兒們馬上就安靜了,規規矩矩坐下。
真掃興。
難得有個放松機會。
史苗還不能表露出來,溫和囑咐姑娘們。
“回去将禮單改一改,也不必與我看,到了日子派幾個妥當機靈的人送去就成。”
“是。”
女兒們起身,齊齊行禮,挨個兒出去。
翡翠領着丫鬟進來收拾茶水,又奉上新茶,賈敬不疾不徐走進來。
給史苗請過安,史苗讓他坐下說話。
不出所料,賈敬一來,肯定是請安折子的事有眉目。
賈敬道:“這幾日太子殿下身子有起色,侄兒問過,好幾家都打算上折子,咱們家……”
史苗端起老成的太太模樣,點頭:
“知道了,我讓老大回來,你叔叔也該早些送回金陵去。”
要遞折子,賈赦就得回來。
他要襲爵。
人事任□□程,古往今來大差不差。
估計請安折子一遞上去,宮裡就會頒布旨意讓賈赦襲爵,他這個當事人不能不在。
而且請安折子一上,沒準就和原著裡寫的一樣,皇家還體恤老臣,額外賞賜賈政一個工部員外郎。
一品将軍逃不了,但史苗不想賈政去工部幹活。
倒不是她寄希望賈政從科舉出仕,今後能做更大的官。
賈政真去工部,依着劇情和王家攪和在一起,說難聽點可能還要充當王子騰的在京城的打手。
工部是個撈錢的好地方啊!
鬧到最後得個被抄家的命,史苗隻圖清淨,不摻和。
賈敬見她已經安排好,傳完話就走了。
賈代善走得急,請安折子是賈敬幫拟的。
憑着自帶繁簡轉換天賦,史苗一來就讀了個大概。
前段回顧甯榮二公如何與聖祖征戰起家,再寫為聖上辦事,聖上又如何賞賜下臣,然後寫到地下也要不忘恩德。
最後講榮國府一定讓子孫繼續好好讀書,繼續效忠聖上,為國有所建樹。
總的來說,沒毛病。
大家都這麼寫。
史苗知道劇情,又聽過很多研究史學專家教授的總結,才能發現問題。
皇帝巴望着四王八公趕緊倒台,怎麼希望你家後人從科舉出仕?
文治武功,好處都讓你們占,皇權不就被架空了?
科舉這條路是天家留給寒門的,讓寒門士子來和老牌勳貴打擂台。
賞賈政一個小官,把路堵死,有油水,不升遷,沒前途。
史苗早有念頭。
旁的都行,最後一段一定要換成求聖上放她們回金陵。
史苗把賈敏叫到賈代善的内書房。
自打賈代善一走,這屋子就沒動過。
娘倆關在裡面說悄悄話:“敏兒,你幫母親一個忙。”
賈敏很願意幫母親辦事,小臉上都是期待,仰着頭問:“什麼忙?”
史苗拿出請安折子:“幫母親寫個折子。”
賈敏認得這個東西,神情由期待轉為疑惑。
“嗯?”
史苗神秘一笑:“這是我們母女間的秘密,不許告訴别人。”
賈敏乖乖點頭:“好的。”
史苗打開折子,給賈敏講解自己的需求:
“你就照着這個抄寫,隻到這一段,然後就說咱們家久沐聖恩,要回金陵。”
至于怎麼措辭,史苗相信女兒能編出來。
還得感謝賈代善,他對賈敏這個小閨女很偏愛,加上賈敏聰慧,比賈政和賈赦都好教。
賈代善也不用闆着臉展示父親的‘威儀’。
自小賈代善就教賈敏讀書寫字打發時間,賈敏學的還是館閣體,雖然沒有大人的筆力,寫個折子還是夠用了。
賈敏好像很快就明白史苗的意思,抱着折子眨眨眼:
“母親是要帶着我們急流勇退嗎?”
史苗不知道女兒理解到哪一步。
畢竟那些歸隐故事,小丫頭估計從小聽的不少,甚至心向往之。
史苗自己懶,想躲開是是非非,帶榮國府直通結局。
估計女兒理解成高風亮節,隐逸紅塵。
史苗笑笑:“算是……這個意思吧!”
“嗯!”
賈敏很高興答應下來,然後爬上凳子,擺開架勢,從筆架上拿起一直狼毫,預備抄折子。
史苗在旁邊給閨女磨墨。
“多抄幾遍,母親要選一個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