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醫院裡沒有女醫官,隻有年紀十二三歲的小學童,還有年紀大的老醫官。
淩芷去禦醫院學習,是許景摯下的明旨。禦醫院的醫官都知道這個小姑娘是薛家家主薛燦的關門弟子,而薛燦早些年在陛下淺邸,給陛下治療斷腿,對當今聖上如同再造之恩。
陛下許這個姑娘進禦醫院,是看在她師父薛燦的份上。
再者之前景雀中箭,箭上毒是這小姑娘與淩信一起解的,所以她到禦醫院來,禦醫院裡的老醫官們明面上對她是客客氣氣的。
禦醫院醫正劉謙把淩芷迎到禦醫院大堂。
東陵皇宮之内禦醫院的構建比較簡單。
有一位主事醫官,為醫正,是禦醫院裡德高望重之人,負責禦醫院裡的一切事務統籌。
醫正下,所有在禦醫院當職的都是醫官,沒有品階高低之分。
再往下就是往各地醫所派去的醫生、醫女。
禦醫院裡每一個醫官都有兩個十歲出頭的學童。都是醫官們從本家選的資質聰慧的孩子,來跟着他們在禦醫院學習醫術。
皇家禦醫院有一套自己選拔的機制,受尚醫局管理。
禦醫院裡還沒有出過女醫官,淩芷一來,就惹得所有醫官側目。這些醫者在岐黃之道上,不以年紀論資排輩,以醫術高低論資排輩。
淩芷就算是年紀小,到了禦醫院也是一枝獨秀。
因為她是醫者裡面為數不多研究毒物入藥的毒醫。
劉醫正為人謙和。他深知淩家兄妹師從神醫谷,醫學造詣不低。帶淩芷來禦醫院的時候,一路都是和顔悅色。
淩芷今日是正式第一次到禦醫院,之前她都在嬷嬷那裡學規矩。
淩信正好在禦醫院給景雀配藥,他擡眼看着劉醫正帶着淩芷進來。
淩芷雖然膽子不大,但是她很擅長跟老年人打交道。以前在神醫谷,她經常跟薛燦那個老頭子在一起,一待就是一天。
劉醫正問她想學什麼。
淩芷想了想道:“我能先從看脈案學起嗎?”
許景摯交代過,劉醫正無有不應的,立即帶淩芷去禦醫院的病案館。
禦醫院建在皇城西南角,獨占一隅。
有正殿,中殿,後殿,還有東西配殿。
正殿大堂四面牆上全是藥材架,中間整整齊齊擺了十幾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有稱藥的小秤、藥撚子、小鍘刀、藥鍋、搗藥缸,是醫官們抓藥、寫方子地方。
正殿往中殿去的院子裡全是晾曬的藥材,中殿裡也是全都是制藥的藥童。
後殿是禦醫們休息的值房。
禦醫院的規矩,入夜宮裡要留兩位醫官值守。
東配殿則是禦醫院的藏書閣,裡面都是一些醫書孤本,可以謄抄,不可以帶走。
西配殿則是病案館,裡面放着曆朝曆代,在這宮裡住過所有貴人的醫案。
宮女的醫案在尚宮局,內侍的醫案在内務府,并不在禦醫院病案館存放。
前朝醫案已經單獨放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現在病案館顯眼的地方放的都是本朝宮裡貴人們的病案本。
這裡全是書架,一眼望不到頭。
淩芷睜大了眼睛,緩步走到一排渡了金的書架旁,問劉醫正:“帝君們的醫案,我也能看嗎?”
劉醫正也是一愣,但是他回想許景摯的口谕,說的是淩芷在這裡學習,百無禁忌,當即點頭:“是。隻是淩姑娘,陛下醫案是秘密,姑娘隻能在這裡看,不能帶走謄抄。”
淩芷笑眯眯點點頭:“我知道了,謝謝劉醫正。”
禦醫院在皇城内,也是禦林軍守備職責範圍,禦醫院重要地方都有禦林軍值守。
這病案館不僅進門禦林軍要查驗腰牌,裡面也有專門管理檔案的內侍查驗腰牌。
淩芷今日來就是熟悉禦醫院,沒想着一來就學習,她也沒那麼勤快。
跟着劉醫正在禦醫院裡的逛了一圈以後,又回配藥大殿,找淩信。
淩信正在藥架子爬上爬下抓藥。
淩芷看他在抓藥,就站在下面等。
淩信抱着藥包從梯子上下來,睨了淩芷一眼:“看完了?”
淩芷點頭。
淩信順手就把懷裡的藥包遞給淩芷。
淩芷接過來抱在懷裡,一邊走一邊翻,嘴裡念念有詞:“延胡索、乳香、沒藥、三七、丹參、川芎、赤芍、當歸、郁金、姜黃、蘇木、懷牛膝、王不留行……哥哥,這是給景内官調的活血化瘀止疼的方子嗎?”
淩信嗯了一聲,指着桌上銅稱:“秤好,煎了去。”
淩芷鼓着嘴,跟着淩信到桌子邊,小聲嘀咕:“我秤藥,你幹什麼?”
淩信低頭磨墨,側目調侃她:“不然我去煎藥,你來寫景雀的醫案?”
“啊!那我還是去煎藥罷!”
淩芷還有很多字不會寫,她自己寫小本本,不認識的字可以畫畫,寫醫案就不能畫畫了,她立即閉嘴,開始仔細秤藥。
淩信看她在稱當歸,交代:“當歸少點。”
淩芷不解:“為什麼?”
淩信解釋:“景内官不喜歡當歸的味道。放多了他喝得出來,就不好好喝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