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要他一個□□動訓練學的在短時間内把這些專業性的知識全部掌握、學會弄通,實在有點難為人了,還是要多實踐才行。
至少東西擺在面前,他才能理解什麼是水冷器,什麼是MGU-K,MGU-H……
隻啃書本,隻看科普視頻完全不夠。
幸好提前跟領隊溝通過,否則他在技師跟前晃來晃去,加上原主跟他們關系不好,估計會被投訴。
在李森嶼第N次詢問車組技師和工程師有關賽車的問題時,坎特爾終于忍不住了。
坎特爾:“少爺,你要是覺得無聊,找個男朋友處處,比在這跟我們浪費時間強。”
李森嶼搖頭:“不耽誤,以後隻要我沒事,你們工作我都會過來幫忙。”
“共同進步嘛。”
他笑着說。
其實李森嶼笑的很真誠,但在衆人眼中就有其他的意味。
這人是故意來找茬的,還故意氣人。
衆人:“……”
請神容易送神難。
問題是,埃爾森也确實沒有打擾他們什麼,甚至确實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他們,隻是付出的代價是不停的回答他那些愚蠢的問題。
這種問題明明應該在剛進圍場就解決了,可他竟然一直拖了兩年,不愧是太子爺,合同就是穩,哪怕車隊人員都走光了,他也還是基恩的一員。
坎特爾示意其他人繼續,自己把埃爾森拉到一邊:“少爺,你……”
李森嶼打斷他:“以後别叫我少爺,聽着别扭。”
坎特爾一愣:“這不是之前你讓我們叫的嗎?”
啊?
原主……
李森嶼輕歎着搖頭,這是挖了多少坑給他啊。
“那從現在開始不用了,就叫名字就行。”
坎特爾不确定他說的話是真情假意,但也沒再追問,隻是說:“如果實在覺得比較空,其實可以多跑跑模拟器,不用跟我們耗着,我們可能會忙到很晚。”
李森嶼搖頭:“沒關系,隻有了解了賽車,才能在比賽中遊刃有餘,把賽車性能發揮到極緻,以後也好給你們調教方向提意見不是。”
啊,這……
也不知道埃爾森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學了,讓人好不适應。
不過是哪個敗家的玩意教埃爾森說的這些套話?!
坎特爾撓頭。
“其實……”
“你挺礙事”這四個字坎特爾沒說出來,就被工程師給叫了過去:“坎特爾,麻煩過來看一下這裡。”
坎特爾:“等會再說。”
李森嶼也沒閑着,直接跟了過去:“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衆人:“……”
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對于李森嶼來說是這樣的。
但對車組的人來說,簡直度日如年。
等到下班的時候,每個人的臉都蒙了層灰似的,很難看。
他們想跟霍恩反應,讓埃爾森明天不要來了,可埃爾森真的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甚至态度是虛心的,讓人郁悶。
但李森嶼一點不郁悶,他跟車組人員挨個打了招呼:“大家辛苦了,我們明天繼續。”
理論結合實際果然沒錯,跟專業的人混了一天,比看一個禮拜的書本知識有用多了。
繼續……
車組人員麻了。
簡直就是精神折磨。
可對方又是太子爺,任憑他們想反駁,看在前(錢)途的份上,還是咽下了。
回到酒店時,已經很晚了,可李森嶼幹勁十足,他要盡可能把今天所學所看的理解透徹,讓這些知識徹底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找準方向,帶着問題去看那些專業書籍,忽然就能明白一些了。
收獲滿滿的一天。
李森嶼躺到床上,望着天花闆,腦袋裡不斷閃過今天學到的東西,總算覺得生命沒有荒廢。
雖然如此,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了一點,可跟那些已經在賽車領域從小摸爬滾打賽上來的其他車手比,李森嶼還是遜色許多。
他很清楚,除了如何開賽車這方面他因為原主的原因速成之外,其他方面他就是個小白。
策略、比賽中對賽車的微調……這些他都落下一大截。
不過隻要不是原地踏步,就是一種進步。
李森嶼忽然有些睡不着,翻個身,摸過手機刷了刷。
中國站比賽後他就決定記錄下來自己的變化,便在媒體上開了一個小号:木子嶼的一天。
不像原主的大号,小号根本無人關注,能看到偶爾有一兩個人看,但并無關注。
李森嶼可以放心大膽的在每天睡前記錄和反思以及總結即将結束的一天。
今天跟了工程師一天,更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
記錄結尾,他給自己規定了一個明天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又寫上一個小願望:希望今日所學不會一覺醒來全部忘光。
檢查一下是否有錯别字,就點了發送。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上醒來,竟然多了一個人關注這個小号。
李森嶼點進去看了,大概也是個小号,網名是個R。
而這個人在他最新那條,也就是昨晚睡前發的那篇記錄下面竟多了條評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