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時嬴政便又從後世的學校中得到了啟發。
若把知識劃分為低,高,大三類。
那豈不是可以讓學了低類知識的人去做符合低類知識的活計,學了高類知識的人去做高類知識的活計。
不過此時的他又有一個疑問。
徐姑娘都學了大類知識了,怎麼連他之後的皇帝順序都說不出來。
難道這和她口中的‘藝術’有關嗎。
專門教導藝術的大學......那想必一定也有專門教導律法或做官的學校吧。
幾位皇帝都在頭腦風暴,但幾個孩子卻一個比一個驕傲的報出來了自己的成績和學校。
徐雪筠一聽,好家夥,就算不是985,211的,也都是一本。
也是,畢竟從小到大哪裡偏科就哪裡請家教一對一輔導。
早幾年,也不用很早,就在徐雪筠高考報名的時候,她周圍的風氣還多偏向于出國留學,但這幾年随着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水漲船高,國内外的認可度也更強。
能夠把孩子留在國内的家長都留在國内了。
當然,很多高校的師資力量相較于五六年前跟上來不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你怎麼跑那麼遠,去黑龍江念大學了。”她擔心的拍了拍周翎采的肩膀。
她家是浙江的,這溫差一下那麼大,能适應得了嗎?
康熙疑惑:“黑龍江的......大學?”
龍興之地的大學嗎?
他剛才聽着這個姑娘說她考上的好像是......哈爾濱工業大學。
直白又古怪的名字。
而且,此時的黑龍江還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電視劇中常出現的甯古塔就在那。
這個看着嬌嬌弱弱又性格活潑的孩子竟要跑到那地方去念大學嗎?
後世之人的求學之心可真堅定啊。
黑龍江省在漢代以前,被肅慎、穢貊、東胡、扶餘等占據,并未納入中國版圖,所以嬴政和劉徹都是一臉疑惑,李世民則皺着眉頭,好像隐隐猜到了是什麼地方。
因為黑龍江在古代并不叫黑龍江,而叫弱水,蘇轼的《金山妙高台》中,‘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裡。’中的弱水所說的便是黑龍江,指的便是洶湧的河流,隻是後來又被引申為愛情的象征,‘弱水三千,隻取一瓢’中的弱水便是如此。
黑龍江這個名字便是出現在遼朝,遼朝有許多人都并不清楚它的時間,因為并未出現在朝代歌中,它之後是金,金後為元。
所以幾人中隻有朱元璋一聽就明白這黑龍江在哪了。
于是便也顯得十分震驚:“去黑龍江讀書嗎?”
不是,中原沒夫子了嗎?
上個學還給自己搞流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