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綜武俠]綁定登基系統後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三十三章

鞑子中的精銳隊伍早就派到了先鋒去,按照趙煊從系統那得到的數據,這次派出的元朝鐵騎近百萬。

這個是個令人咂舌的數字,也讓趙煊意識到了覆滅這個國家艱難的原因之一。

鞑子兵與起義軍的數目一對比,是在是敵衆我寡力量懸殊,即使起義軍守城自守占了些地形優勢,也不禁令人捏了把汗。

趙煊腦袋裡想的很好,拿到這批糧食後便送到起義軍手裡,能幫助他們多堅持一陣。

趙煊用積分拜托系統向義軍首領寄了封信,還約定了送物資的地方,希望這信和在路上的物資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起義稱王很好,隻要新的王堅持的夠久,那就能加快舊的王消亡。

但實際操作的第一步,便遇到了問題。

截到了東西畢竟要驗驗貨,雖隻打開了箱子一角但閃閃發光的金銀之物和滿滿的糧食,也足夠一些百姓起了心思。

“這些東西,可都是鞑子兵搜刮的民脂民膏,都是百姓的血汗錢。這一路山高水遠,說不定我們到了的時候,那些義士早就讓鞑子兵給滅了。”一個聲音冒出。

“你小子說什麼呢?呸呸呸!不過若是此時加入了義軍,那豈不是算謀反?”另一個聲音說道。

殺了幾個鞑子兵是無關痛癢還能吹好久的,但若是謀反那在場的“好漢”不免多掂量掂量。

趙煊再一次的意識到,天王老子姓甚名誰百姓是不在意的,他們畏懼的與其說是廟堂之上的帝王,不如說是動辄決定九族存亡的皇權。

但若食不果腹受盡侮辱了已經,還怕什麼皇權,便可笑又可悲了。

趙煊默默的想到,是他們還吃的太飽了嗎?

“謀反又如何?鞑子兵将漢人視若牛狗,你老子娘兄弟姊妹就沒有死在鞑子兵手裡的嗎?”說話的是一身粗布的醜和尚。

“你個大和尚,摻和什麼勁?” 被反駁的百姓臉紅了幾分,不滿的嚷嚷道。

“貧僧雖然遁入空門,也從未忘記出家前因為徭役重稅活活餓死的父母兄長,也不會忘記是鞑子兵害的小僧家破人亡。”醜和尚的聲音沉着有力,讓在場的人都安靜了幾分。

陳友諒一直在觀察衆人,發現這夥人能分成兩撥,一半如同之前的牆頭草剛才一呼而起此刻卻隻想着分口糧食,而另一波人是真的有抗元的念頭,不過是缺少一個契機。

而這個契機,如今已經出現了。

陳友諒從鞑子兵首領似的人身上摸出了一沓文書,靠這個便可以暢通無阻的到達被困的義軍城下。

陳友諒對這夥兒稱王的起義軍并不看好,因為神州遍地起義軍不斷鞑子兵剿不過來的,但若是稱王稱霸公開反了蒙古王朝的,才會派兵。

蒙古鞑子兵強馬壯,每每都會用數十萬甚至百萬大軍去剿滅那撐死數以萬計的義軍隊伍,結局會如何,過去又不是沒有前車之鑒。

“此行危險,若是諸位好漢不願意一同前往也實在正常,隻不過此次我們前去不知何時會歸來,諸位好漢随我來取些糧食回去,也好安安生生的過些日子。”陳友諒笑着說道。

這話合了部分人的心意,歡天喜地的跟着陳友諒去拿糧食。

趙煊注意到朱元璋在與其他人說着什麼,他們從打扮看從事的職業也不同就連官話所帶的鄉音也不同,但很明顯是相識的。

注意到她的視線,醜和尚念叨了聲阿彌陀佛:“小施主為何看着貧僧?”

“我隻是好奇,大師在想什麼?”趙煊幹脆的答道。

“不過是四處化緣的窮和尚罷了,稱不上什麼大師。”醜和尚搖了搖頭。

化緣趙煊是知道什麼意思的,和尚廟也沒有餘糧了:“大師您從何處來?”

“貧僧朱元璋,在皇覺寺出家。”醜和尚不是朱元璋答道。

這名字趙煊聽時一愣,然後忍不住笑道:“竟是從鳳陽一路至此,路途真是遙遠。誅元璋,大師好名字。”

趙煊常覺得名字往往可表達人的志向,比如她的煊有普照東升的意思。

她想過給自己起道号叫望禅,取的是盼登泰山封禅的心願,時下農人起名是不講究的,這元璋也是大和尚以表心志自取的。

朱元璋本以為這仙童隻是吉祥物似的存在,沒想到自己隻是随口一說她還真知道那寺廟在何處,也收起了幾分輕視的心思:“小姐不必擔心,我們兄弟并沒有私吞糧草的歹意,而是真的想護送糧草為義軍出份力。”

“那義軍中也算是有我所相識的,此等大義之事為我漢人有義。”

“去為義軍送糧草很危險,大師不怕嗎?”趙煊問道,她現在是真的對這和尚生出了幾分興趣。

朱元璋笑着搖頭:“敢問小姐,是否還會繼續在此施粥?”

“我擔心糧草被截的事情若被發現,會牽連到百姓。”趙煊說出了打算:“粥還是要施的,既然來了我不想看到這些人活生生餓死。”

“阿彌陀佛,小姐仁慈。”朱元璋看向眼前的小姑娘:“這件事會成為鞑子兵找不到主的無頭懸案,這暮色茫茫就算事情敗露也絕對是辎重車到外府州地界後的事情。而且這消息,您也無需擔心會洩露。”

這大和尚的語氣倒是笃定,趙煊不免覺得有些好笑:屍體就算處理又能處理的多幹淨,而且在施粥時在場的百姓們又不止是小貓兩三隻。

趙煊沒想過這件事情能保密多久,她不免覺得這大和尚太自信太天真了。

支援義軍的好漢們拉着物資離開了,朱元璋站在把頭隻見衆人齊齊的哼唱起一首歌來:“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歡,皆為塵土。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注1

望着衆人離開的背影,趙煊覺得這些人的氣質近乎于綠林草莽與江湖大俠中間,帶着一些她所想象中那種江湖氣概。

腳步聲從身後由遠及近,陳友諒的身影出現在她的身後:“小姐,我已經将接下來我們怎麼做?”

陳友亮沒有想到自己回來時護送物資的隊伍已經出發了,他覺得這樣是不妥的。對于物資送到義軍中相比,他更傾向于會在路上便被這些人所瓜分。

不過這是小姐做出的決定,他亦不會違背或是面上顯出分毫來。

陳友諒自從被成成昆做徒弟後,與三教九流打交道衆多,他一眼便能看出這位小姐的性格像不像尋常女子那般柔弱,争強好勝不說,她是不喜歡聽到忤逆之言。

趙煊哼了一遍剛才聽到的歌:“這詞寫的倒是很好,陳友諒——”

趙煊擡起頭,發現陳友諒臉上帶着幾分驚訝和恍然:“這歌是剛才那和尚哼的,你聽過?”

陳友諒眺望已經走遠看不到蹤影的隊伍:“這是明教的教義,這歌我聽明教的信徒唱過。”

明教。

如今的元朝盛行佛教,各個和尚廟的香火都很盛,窮苦家的百姓都會去拜拜希望神明能夠讓她們過上好日子。

這種信仰在趙煊看來是有幾分愚昧的,她不信諸天神佛能救世人,也不信這些信仰者。

畢竟,那江湖第一大派中少林中三千弟子都沒有血性下山趕走危害一方的鞑子。

趙煊不理解,這麼多身體素質很強訓練有素的精壯漢子寺門一關隻知念佛圖什麼。

即使他們什麼都不做,若趙煊她是鞑子帝王都不會允許自己的領土裡有這樣一支危險的隊伍。

“他們應該是明教的,這次起義的将領他所在的地域明教發展了很多信徒。”

“驅除鞑虜是明教的教義之一,這些年沒少行動,因此成昆才會想到借汝陽王之手除掉明教。”陳友諒解釋道。

趙煊之前在武當山上,隻聽人說過明教是邪教,她還以為與自己遇到的水匪是一類無惡不作的。

這麼看來,明教在驅除鞑虜方面比有些隻會喊口号的名門正派強很多。

趙煊立刻叫出了系統:明教一共有多少人?

系統:明教自三世紀創立傳播近十三個國家,明教于唐代宗睿文孝皇帝大曆三年傳入中原,已經在中原本土發展了五百六十七年。曆經三十四位教主,目前總部光明頂設立在西域昆侖山脈上,發展信徒近四千人。

四千人啊,這個數目讓趙煊的眼睛亮了亮:傳教發展信徒的話不應該把總部設立在中原嗎?為什麼在昆侖山那麼遠?

系統:北宋末年邊境四亂官府魚肉百姓,中原明朝上任教主方臘于江浙起義,試圖推翻腐朽的大宋王朝,後被宋徽宗下令剿滅。

趙煊好幾秒才反應過來宋徽宗是哪一位皇帝,她不由得沉默下來。

在她的常識裡,通常稱呼某位皇帝的廟号時,代表着他已經去世了。

趙煊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反應過來後感到很難過,難過的像是心髒被揪出來扔到鍋中滾水炖粥。

趙煊不知道其他人是什麼樣,但是她頭一次意識到自己大概沒有辦法成為“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和皇位繼承人:因為這幾日所見所聞的一切,都不如她意識到山河覆滅爹娘都已經去世了難過。

她也會成為視人命如草芥,麻木不仁的人嗎?趙煊忍不住在心裡質問自己。

陳友諒一直在觀察着小姐,然後他發現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中似乎升起了些霧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