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涯深對此卻不屑一顧,他言語輕蔑,冷笑道:“什麼領悟《劍意》?當真是厚顔無恥!那不過是昆侖玉京《劍道》的零光片羽,當年雲洛祖師将領悟的劍道分為内功和劍法,就是想讓氣劍二宗同心同德,珠聯璧合,誰知二宗爾虞我詐,互不相信,直到生死存亡之際總算肯将氣劍合一,當真是贻笑大方!哈哈哈哈……可笑,可笑!”
沒想到威震西南,名揚當世的劍宗居然還有如此不為人知的秘辛往事,當真使她百感交集,思緒萬端。
同時心中浮現疑惑,“祖師在滄海開宗立派嗎?怎麼會使昆侖的武學?難道祖師奶奶和昆侖還有什麼淵源?”
季涯深沒有回答她,走到一處石壁,探出掌在石壁摸索,随即從石壁的裂縫中取出一方寶匣,然後轉身走出洞外。風劍心不明所以,緊随其後,走到洞口時,季涯深忽然将寶匣扔進她懷裡。小姑娘倉促接住,“你打開看看。”季涯深讓她将寶匣打開。
這寶盒舊迹斑斑,青苔累累,顯然已經有些時日,然而做工不俗,紋飾精緻,從外表看,倒像是姑娘家收藏首飾的妝匣。
寶盒外面沒有挂鎖,風劍心依言打開,裡面沒有珠光寶氣的首飾,而是方形模樣的包裹。風劍心索性坐到地面,放下寶盒,再打開包裹,裡面居然是羊皮緊覆的包裹。風劍心耐着性再将層層羊皮紙拆開,裡面赫然躺着四本典籍!
書本的封皮完好,甚至沒有洇濕的痕迹。風劍心驚異的望向季涯深,魔君對着她微微颔首,風劍心遂将書本小心捧出來,放在面前一字排列。取出書本後她才發現原來這裡的兩本原是一本,不知道被什麼人撕成兩半,現在算是合二為一。
風劍心凝目望向書籍,輕聲念道:“《天物刃》……《陰陽律》……還有,《千劫經》……這是什麼啊?”
季涯深傲然道:“當年滄海祖師将畢生所學傳授給二宗四部的傳人,氣劍二宗得到殘缺的‘昆侖劍道’,而四部部主則得到先祖師的完整傳承。滄海四部的武學秘典,任意一部流落中原,都足以讓整座武林為之轟動,江湖必會掀起腥風血雨。諸門各派,隐族世家都會趨之若鹜,如瘋如魔!沒有人能抵擋滄海最至高無上武學的誘惑!這四部玄功,但凡你能練會一部,就足以讓你縱橫武林,傲視群雄!開山立派,成為絕頂宗師更是等閑之事。”
風劍心當即瞠目結舌。她看着那三本秘籍,眸裡盡是崇敬。萬沒想到,外表尋常的三本書籍居然還有足以撼動武林的威能。她連忙将秘籍謹慎收起,生怕被不知哪裡會來的風吹走一紙半頁。
“原來這些秘籍這麼厲害……可是義父,這裡不是隻有三部嗎?”
季涯深聞言不動聲色的挑眉道:“你說的沒錯,滄海伐部的《修羅典》還在如今的阿修羅王手中,易狂吾那老賊手裡應該也有複本。這老賊本是滄海伐部之主,已将《修羅典》血魂煞的武功練到高深的境界,二十年前就已經是名列四絕的高手。義父也不過領悟半部《陰陽律》,就可恃之橫行中原,被世人稱為魔君。”
風劍心暗暗心驚,想不到這匣不起眼的寶盒裡裝的竟是如此恐怖的事物,也難怪義父會說,這些秘籍會讓整座武林為之瘋狂。
她天真道:“練一部就已經橫行當世,那如果四部練完,豈不是就天下無敵?”
季涯深卻哈哈而笑,随即摸摸她的腦袋。
“你也是這麼想的,對吧?可惜啊可惜,祖師早有遺訓,四部不可同修,否則必遭天譴!從我滄海開城以來,不知有多少滄海的天才自負資質絕秀,不惜違逆祖訓,結果輕則走火入魔,重則真元爆體。這四部玄功的武學要理本來相克相沖,貿然修煉,非死即殘。因而祖師将其分授四部,其秘籍由四部部主秘密保管,别部不得借閱。”
“那義父,您怎麼有三部秘籍?”風劍心想也沒想,直言問道,見季涯深忽然神情僵硬,于是鬥膽猜測,“這該不是……您偷……您借來的吧?”
季涯深眼神閃爍,“什,什麼借?這是……你這小孩真是胡說八道,義父堂堂滄海之尊,豈能做出雞鳴狗盜之事?這是受人之托,替人保管,不能說是借的。”魔君虎起臉,到底是難掩心虛,随即轉開話題,“你原先是問,祖師怎麼會使昆侖的武學?其實正如你所說,滄海昆侖本來淵源非淺,不但滄海昆侖,就是天下武林諸門各派的武學其實也是師出同源,皆由昆侖天碑衍化萬端。”
風劍心順水推舟,問道,“昆侖天碑?那是什麼?”
“不錯。”
季涯深目光悠遠,款款道來。
“天下武道,本來衍自修真求仙之道。以凡人血肉之軀刻苦修持,以求煉神還虛、還虛合道、最終位證真仙,脫輪回,得永生。”
“天地萬物皆出妙一,妙一化三元,三元衍三氣,三氣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始備。大道三千衍自造化玉碟,道祖于其上領悟天地法則,以身合道,歸還本源。後将玉碟一分為三,将其上妙法三洞真經,分别傳授座下三名弟子,即是太清,上清和玉清三位教祖。三清再傳後世,三洞真經就已是三十六部尊經。千百年後,尊經奧妙流傳至今者,已是艱深晦澀的殘篇斷簡。有傳三清教祖參悟尊經奧秘,俱是成就一身驚天地,泣鬼神的神通。傳說聖人之境,一指則山海崩,一怒則天地滅!三清分執人闡截三教,道義有差,見解各異,門下諸衆因此相互殺伐,死傷無數,甚至引發浩劫天災,動搖蒼生命數,禍亂社稷根本,以緻血流成河,積骨如山……”
季涯深神情肅穆,風劍心不禁歎惋。三清鬥法,封神大戰,這些她都有所耳聞。
“後來,為免生靈塗炭,蒼生倒懸,三位教祖相約在九重山道真宮論法,也就是當世的太玄教聖地三清巅,論法無果後,再去往昆侖之巅證道。将各自修習的仙道妙法相互參鑒,以期圓滿,從此堪破輪回,脫離凡世。”
“那結果呢?”風劍心好奇道。
季涯深無奈笑道,“既是聖人之事,凡人豈可盡窺其妙?能一知半解,就已是福緣不淺。不過,當時三清證道,将三大道法奧義刻寫在昆侖天碑之上的傳說也就此流傳下來。”
風劍心略感失望,“那怕是以訛傳訛,不可盡信吧?”
季涯深這回卻搖首道:“你錯了,孩子。昆侖天碑就埋在昆侖玉京的極淵之下,那裡白雪皚皚,冰封萬尺,其冰壁厚重,唯六百年一開,除此之外,無人能得窺真面。”
“四百年前,雲洛祖師就是在昆侖天碑現世之時,以其天賦異禀的資質,在極其短暫的時間裡,将一部半的秘法玄功刻入腦海,而這其中就有半部《玉京天書》的真迹。當時的昆侖先賢記住的是另外半部,二人互相參鑒,焚膏繼晷,最後也隻能将天書的内容還原出十之七八,就已是驚世駭俗。”
風劍心恍然道:“原來如此。所以祖師奶奶修煉的武學和昆侖原來是同根同源?”
季涯深道:“哪有這麼容易?三大道典俱是以非凡指力用上古文字刻在堅不可摧的冰壁之上。世間能通曉這種文字的人隻怕絕無僅有。然而就算通篇翻譯無錯,這些仙道秘法晦澀難懂,即使是相同的《玉京天書》,祖師和昆侖先賢的見解也因人而異,修煉的功法更是大相徑庭。所幸祖師天資絕頂,又有神玉相輔,三十歲時的成就,那位昆侖的前輩要到一百歲時才能達到。因此雲洛祖師,也被認為是千年以來,最有可能接近登仙境界的人。可惜啊可惜……”
魔君慨然歎息,風劍心不解,“可惜什麼?祖師她,沒有羽化登仙對嗎?”
季涯深道:“修仙之道本是虛無缥缈,逆天而行。在建成飄渺城,将城主諸事托付給四部部主之後,祖師就已銷聲匿迹,神龍無蹤。不過,想來她老人家心懷牽挂,癡戀紅塵,就算有登仙之道,又怎會願意獨自成仙呢?”
“為什麼?”風劍心問,季涯深卻沒有回答,繼續說道:“昆侖的武學源自那部《玉京天書》,而劍道正是其武學之一。祖師将她領悟的劍道精要傳授給那兩位忠誠的侍女,直到氣劍二宗。”
“不過,你對昆侖的武學不需了解太深,我滄海的武學也不輸她昆侖玉京。”
“對啊,義父你說過。祖師她天賦異禀,别人隻能記下半部,她卻能記住一部半。”
季涯深颔首。
“不錯,這部秘典被她老人家拆分為四部,分别傳給當時的四部部主,而這就是當世僅有的玄功妙法,《玄都秘要》。”
風劍心道:“原來這就是滄海四部秘籍的由來,心兒就此受教。”轉念一想,她又問道:“可是既然四部原是一門,祖師奶奶為什麼要将秘籍拆分呢?而且,秘籍分成四部為什麼就不能練了呢?” 季涯深笑而不語,輕輕拍她的肩膀,給她到此為止的眼神。
風劍心見他不願再談,也沒再問,視線落回那匣寶盒處,望着面前這些樸實無華模樣的書本,絕難想像這裡就是江湖中人夢寐以求的功法秘錄。
“義父,既然您練的是《陰陽律》,那我是不是也要學這部啊?”
季涯深神情自若,說道:“先不急。這《陰陽律》顧名思義,需要粗通樂理方能入門,好孩子,五音十二律,你學過嗎?”
風劍心聞言怔住,登時洩氣道:“讀書識字我尚且堪堪入門,琴棋書畫我也隻見大師姐會過,我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的。”
季涯深沉默不語,神色凝重起來。
風劍心以為學武無望,登時寒心道:“那我是不是不能學?義父……”
季涯深依然沉默。
風劍心當即心灰意冷。在聽過如此諸多聖人傳說和英豪轶事之後,她對練武之事再也不能可有可無,置若罔聞。她不死心道:“那,我可以練其他的嗎?”
季涯深神色忽然緩和,語重心長道:“不是要練哪一門,而是全部都要練!”
“啊?”風劍心以為自己聽錯,“可是,您不是說,三部玄功相沖相克,倘若同修,非死即殘嗎?”
季涯深道:“那是别人。孩子,你還不知道,歸藏到底是什麼樣的天地至寶。所謂海納百川,歸藏萬物。就連世間萬物都能歸藏其中,更别說區區四部功法。就算修煉的功法相斥相沖,可水玉之物無形無想,萬形萬相,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海納百川,殊途同歸。所以,滄海的四部真經你都可以練,也必須要練。”
唯有将四部真經練全,才能算是全本的《玄都秘要》,唯有能修煉《玄都秘要》的人,才有機會接近傳說中的境界。
風劍心恍然大悟,雖然對自己的天賦沒什麼信心,對義父之言卻是深信不疑。
“那麼,我要從哪部開始練起?”
季涯深挑出那本被撕成兩半的《千劫經》,說道:“四部玄功各有千秋。《陰陽律》奪魂攝魄,九天十地之内,操控生死,無可與敵。《天物刃》煉氣化形,使禦天地萬物,彈指成劍,無堅不破。然而要說到淬體鍛骨,易筋洗髓,修煉不壞不滅,百毒不侵之體,就非這本《千劫經》莫屬。”
風劍心想道:“那豈非是和禅宗的金衣鐵罩,金剛不壞神功差不多?”
季涯深冷哼道:“禅宗的《金剛經》不過是些打熬筋骨的功夫,佛門真正精妙高深的還得是《易筋》《洗髓》《伏魔》《渡世》四大神功。易筋強脈,洗髓煉骨,周而複始,短則三年五載,長則二三十年,方能小有所成。功成之後,當然内功精深醇正,無堅不摧。”
風劍心“啊”的叫出聲來,暗道:我資質愚鈍,若是真練個二三十年再出谷去,怕是師姐的孫兒輩都要出生了,哪裡還能認得我,我這功夫豈不是白練?
季涯深故作正色道:“佛門禅功本來就講究沉穩持重,日積月累,進境雖慢,到底是禅武雙修,循序漸進就沒有走火入魔的危險。而且年久日醇,老而彌堅,等你四十歲出谷時能所向披靡,成為名震江湖的一代女俠。”
風劍心聞言既羞又急,嘟囔道,“等我四十歲出谷那都是個老,老姑娘了!什麼英雄女俠的,那是一代老姑婆!”
季涯深見她兩眼通紅,顯然是氣的狠,不禁哈哈發笑,等到他笑聲漸息,這才道:“好好好。也不逗你這傻孩子了。這二三十年,别說你等得,義父也等不得。你要知道,滄海得武功之所以被稱為邪功,一來神鬼莫測,淩厲霸道,二來修煉的進境極快,堪稱一日千裡。義父二十二歲初入中原時,就能和你劍宗的那兩位太師父戰成平手。若是尋常的武學,就算季某再如何驚才絕豔,也斷不可能有這般成就。但是如若心境不能跟上武功的進度,那麼武功就會如利刃脫手,兇獸難馴,傷人傷己。走火入魔尚是其輕,傷殘緻命也是尋常,最可怕的就像是易狂吾那老賊,性情大變,嗜武成狂,整日妄圖什麼天下第一,武林至尊,當真是神憎鬼厭,禍害武林!”
風劍心想起上官逢,不由問道:“那逢姑姑呢?她的武功和義父您不相伯仲,難道她的《玉京天書》就沒有這樣的危險?”
季涯深道:“她玉京的功法講究的是領悟之道,一朝頓悟,百慧皆通。可若是資質愚鈍的人,不得其法,就算參悟百年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你逢姑姑擁有驚世駭俗的天賦,且她福緣深厚,絕情寡欲,正合她昆侖修道之人的意境。逢姑娘連性情都那般淡薄,又怎會有性情大變的危險?”
風劍心微微颔首,覺得義父說的真有幾分道理。不過逢姑姑性情雖然冷淡,氣質超塵脫俗,為人卻溫和有禮,猶如春雨般潤物無聲。
季涯深視線看向她無法靈活運用的右手,續道:“練武之人,首重天賦。天賦分為二者,一是天資聰穎,一通百會。二是根骨清奇,意志超凡。習武的最好年紀通常在六七歲之齡,早則筋骨未全,易受折損,晚則筋骨成型,天賦已定。你兩位師祖所言不錯,你的根骨尋常,天資有限,而且右手有疾,年紀也已遠超幼童,筋骨早有定性,縱然勤能補拙也是為時已晚。縱使你有歸藏相助,苦練二三十年也不過是小有所成。”
聽到此處,風劍心垂眸低首,心灰意冷。
季涯深續道:“不過,這也并不是無法可想。”
風劍心聞言,立時擡眸,滿眼希冀的望着他。
“練武之道,其實不過鍛筋健骨,練氣養神。天下功法,莫出于此。一者憑藉勤修苦練,日積月累,達到易筋洗髓,聚氣凝神的效果,此法需長年累月,勤修不辍,方得正果。其二者,就需要借助外力,強行脫胎換骨,重塑肉身,此法無異于逆天而行。是以雖進境如神,但也極其兇險,滄海醫部煉心樓就會使強筋鍛骨之法,自幼将孩童泡在百煉散的藥缸中,那百煉散藥性霸烈,孩童筋骨脆弱,是以煉心樓時常傳出痛心徹骨的慘叫哀嚎,當真是三日不絕。而你要用的方法更為激進,有水玉相輔,效果也遠非煉心樓可比。但是心兒,你要承受的痛苦,怕是比他們痛苦百倍不止……”
風劍心聞言不禁膽顫,可想起那日自己無能為力,最後以命相換的絕望,區區血肉之苦又算什麼呢?
她堅定答道:“可以,我可以。”
季涯深見她堅定,遂娓娓向她道來:“以外力強行易筋洗髓,脫胎換骨,需要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一要玄門秘術,二要先天護法,三要天地靈物。”
“千百年來,武林門派多如泥沙,擁有正宗玄門秘法的卻屈指可數,流傳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而昆侖和滄海就有這樣的秘術。”
風劍心問道:“那他們為何不用?”
季涯深笑道:“好孩子,我說過,修煉重生之法的條件極其苛刻,縱有玄門秘術,這第二個條件,當今武林就幾乎無人達成。”
“先天護法?”
季涯深颔首道:“以本身修煉的内功易筋洗髓尚且需十年以上的功夫,若以外力相助,其中難度,何止百倍?此法需要極為深厚和持久的真氣源源不斷的輸送進那人體内,能做到這種程度,就至少需要兩名以上的先天境界高手,連續運功七日,方有成功的可能。你說,這難道不是難如登天嗎?”
風劍心恍然大悟,颔首稱是。玄門秘術雖難,卻也并非無法。可這第二條件就已足以使大部分的武林門派望而卻步。
當世強者,以先天境界最高。天下武林能達到絕頂窺真之列的,唯有四絕。義父名列四絕之位,逢姑姑和義父在伯仲之間,想來也定是絕頂的高手。除此之外,能擁有兩位絕頂高手坐鎮的,武林中就隻有劍宗的兩位劍聖。
“這第三個條件,難道會比第二個更難嗎?”
季涯深輕描淡寫的望她一眼,神情意味深長。
“這第三個條件,說易是千載難逢,說難吧,卻是近在眼前。”
風劍心倏然意會,“您是說,神玉……歸藏?”
魔君說道:“人是活物,即使是當世屈指可數的高手,隻要能找到的,也未必無法。這第三個條件,需要的事物卻是萬金難求的靈物,此物或是靈丹妙藥,或是天材地寶,又或是天地神異。”
“這天材地寶嘛,以百靈之枝鍛造的聖劍天悲或有奇用。靈丹妙藥的話,傳說北境聖山雪神峰無相宮的聖心蓮也有神效。至于這最後的天地神異……“魔君指指她的心口,“就是你體内的神玉歸藏。”
“你若真要重塑筋骨,就需強行将你現在的筋脈骨骼打碎再生。歸藏神異,能愈傷克毒,接筋續骨,修殘補缺,輔以我們兩人的真氣催動,預計在七日之内就能助你脫胎換骨,易筋洗髓。可是你要想清楚,你雖有神玉相護不至于五髒六腑,筋脈骨骼碎裂而死,但是其中的痛苦,恐怕不遜于抽筋剝皮之苦,千刀萬剮之刑!你當真準備接受嗎?”
季涯深說得溫和真摯,眼底還有不忍之色。風劍心卻聽的膽戰心驚,瑟瑟發抖。她雖悍不畏死,可誰又能承受得住千刀萬剮之刑,抽筋剝皮之苦?
可是,想要珍視她,守護她的決心如此強烈,無盡的力量在胸中回轉沉澱,讓她獲得無比強大的勇氣。
再擡起臉時,眸底清澈,再無猶疑。她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伏身而拜,“義父,請您幫我。”
季涯深終是露出些許笑顔,颔首稱道:“好,不愧是我的女兒,勇氣可嘉,孺子可教。”說着,将《千劫經》往風劍心面前推去,“你打開秘籍,翻到其中的《易筋洗髓篇》,找到運功的心訣法門,到時就依此法運功,切不可操之過急。你先将真氣行走的經脈順序記清楚,明日開始,我和你逢姑姑助你易筋洗髓。”
風劍心撿起秘籍,開始翻閱書頁,翻到《易筋洗髓篇》時,但見開篇的内功心法就是:練起還神,神遊太虛,氣行八脈,遊于四肢,聚于氣海……
竟與上官逢所授大同小異。再翻到之後的“真氣運行圖”,開始默記功法。
季涯深轉過身,道:“四部玄功各有所長。若論強筋健骨,掌指拳腿的功夫,摩呼羅迦部的《千劫經》當屬滄海第一。給你一夜的時間,須将總綱運氣之法倒背如流,你知道了嗎?”
“是。”
收到風劍心的回答,季涯深轉眼消失在岩洞,已然掠出二三十丈之外。如此玄異的輕功,無論何時看來,仍是令人匪夷所思。
不知是否是因神玉之故,風劍心但覺現在的她腦海清澈,意識明晰,真有開靈啟明之感,三百字的《易筋洗髓篇》她隻要兩遍就能倒背如流,繁複的“真氣運行圖”,她看過兩眼之後居然也能過目不忘,甚至可以按圖運行。
對習慣意識昏沉,悟性遲鈍的風劍心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這種别有洞天,仿佛撥雲見日般的酣暢之感讓她興奮的徹夜難眠。
直到淩晨才沉沉睡去,然後被上官逢喚醒。
上官逢的“仙居洞府”前有一簾流瀑,流瀑垂落之處,必有石潭。想要易筋洗髓,脫胎換骨就需要這處石潭。在易筋洗髓的過程中,人體的血肉和經脈被絕頂強者輸送的内力驅動,會以極其迅猛的速度運轉,身體會發出難以忍受的高熱,此時必須要以寒潭之水冷卻,再以活水沖洗掉在這過程中人體排出的毒根、病竈和各類雜質。因此這簾瀑布的存在是必要的。
季涯深站到石潭前,從袖中取出一截黑帶,再用黑布蒙住眼睛。
上官逢示意,風劍心可以開始。伐毛洗髓的過程,最好能除去全身所有衣物,身無片縷則心無挂礙,更重要的是,确保排出的雜質不會滞留在衣物和肌膚表層,以免阻塞真氣的運行。本來聽說要不着片縷,風劍心當然是不願的,季涯深雖是她的義父,到底有男女之防,她豈能赤身露體立在人前?上官逢考慮到這點,讓她保留裡衣和亵褲,而且除衣之時季涯深必須要背過身去,以黑帶蒙住眼睛。 其實以他們現在的武功境界,早已将五感六識修煉到極緻,甚至還修煉出第六感——氣機。達到先天境界之後,就能将體内真氣擴散到周身各處,用真氣描摹出物體的形态動作,如同見物。洛天河就曾以氣機視物,蒙着眼為洛清依金針渡穴。不過如果需要達到與眼見無異的程度,就需要将氣機的精度磨練到極緻。
季涯深雖然兇名昭著,卻是光明磊落的君子,以他的品性決計做不出如此龌龊的行徑。直到風劍心除去外衣坐進瀑布之中,這時有湍流的阻擋,即使是季涯深也隻能隐約感知到她大概的位置。季涯深和上官逢分别在她面前的左右方位坐定,面向少女,成掎角之勢。
人出生後,先天資質已定,體質、根骨不易更改。凡人想要更順利的進入修真之道,就要用些特殊的辦法易筋煉骨,而昆侖仙隐就有這樣的秘術,其名為《太陰煉形術》!
說到底脫胎換骨的過程就是回骸起死,死而後生的過程。最先死去的是肉身,而魂魄并未消亡,仍然有三魂營骨、七魄衛肉,一絲神識意志始終不昧,等到元神回歸,瞬間就能收血育肉,生津成液,肉身不僅恢複如初,比之從前的肉體凡胎,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造化重身的過程短則三年五載,長則二三十年,但如今有滄海昆侖兩位絕世強者的催動,還有“歸藏”的神異加持輔助,就能将這時間縮短到極限。
青霄劍是一柄極其特殊的劍。此劍由昆侖天淵深埋萬年的寒鐵所鑄,是滄海祖師劍神雲洛贈予摯友上官靜之物,累世經傳已有四百年之久,是曆代昆侖之主佩戴的寶劍。和其他兇銳淩厲,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刃不同,青霄不是一柄嗜血殺人的劍。但是,任是再鋒利的寶劍卻也無法将其斬斷。這是一把用以凝神靜氣,齋心滌慮的修道之劍。
修真求道者,最忌走火入魔,持有這把劍的人,就能做到無欲無求,祛除一切妄念心魔,甚至還有牽引魂魄,護持神識的作用,因此青霄劍對風劍心的易筋洗髓同樣至關重要,這也是季涯深懇請上官逢相助的原因之一。
枯骨回骸,先死後生,最簡單的就是死亡,最艱難的是重生,但是死亡也正是最為痛苦的過程。季涯深與上官逢離風劍心相隔三丈外坐定,互換眼神,随即行宮運氣,各出一掌。兩股浩瀚磅礴的真氣當即罩向風劍心薄弱的軀體。
人體在遭受重創,陷入極度虛弱時,血液流動會阻滞,呼吸虛微緩慢,這時輸送真氣,能讓血液加速流動,心髒重新起搏,從而獲取一線生機。這就是真氣療傷的原理。然而,物極必反。風劍心原本還覺得這湍流清涼透骨,她坐在其中,也不禁牙關顫顫。
這時,忽覺兩道熱流席卷而來,寒意盡去,風劍心腰背登時挺直,但覺血液漸漸沸騰起來。初時猶如涓流,随即奔湧如河,最後竟如狂潮駭浪,勢不可擋!
風劍心猛然睜開眼睛,本能的想要站起,脫出這苦難困境,可兩大強者的真氣浩瀚如海,猶如千山萬嶽傾軋而至,風劍心坐在潭中,居然不能動彈!
“行宮運氣,持心守正!”
上官逢提醒道。
風劍心連忙按照《千劫經》洗髓篇的内功心法開始運轉體内真氣。
可血液燃燒般的痛苦依然迅速傳遍四肢百骸,五髒六腑如被烈油煎煮,那種痛楚真如季涯深所言,恍若深墜地獄那般!風劍心通身赤紅,血毒和雜質開始從她的七竅流出,宛若厲鬼般凄厲猙獰,緊接着黑紅色的物質從她肌膚和毛孔滲出,迅速被流瀑沖洗,血色立刻浸染半座石潭,風劍心坐在其中,猶如一尊浴血的修羅,石潭周邊都是腥臭的血霧。
撕心裂肺的痛楚讓風劍心忍不住咬牙呻吟出聲,那種痛苦就像是千刀萬剮,烈火焚身。
而此時被抽出全身血髓的風劍心的軀體開始急速萎縮。她的肌肉猶如屍骸一般開始灰爛、血沉脈散,但五髒不會腐敗,白骨如玉,指甲毛發開始蛻化脫落。脫胎換骨,易筋洗髓的過程極其痛苦,也極其漫長,将這樣漫長的過程縮短到七日之内,風劍心所要承受的痛苦要遠遠超乎想象。
好在她有青霄劍鎮守元神宮,鎖住三魂七魄;有神玉歸藏保護關元,使其命蒂根本不壞;還有季涯深和上官逢的内力催動,助她運轉丹田氣海,使其真靈不昧。若非如此,在這般極緻的痛苦折磨之下,她或許早被妖魔所乘,放棄生機,真正死亡。
前三日,是鍛體煉骨,易筋洗髓的過程。後三日則要破而後立,死而後生。
當風劍心将體内最後半點穢血雜質清除之後,此時就已形如一具屍骸,此時就需要收血育肉,發指重生,複質成形,修煉出一具新的軀殼。若說脫胎換骨的過程猶如削骨剔肉,抽筋煉髓,那麼,造化重身的過程就如萬針刺穴,烈火焚身。在這過程中同樣需要非常的意志和堅持始終的決心。而季涯深和上官逢則需要保持每日三次,即在子夜,日出及月升時按時為風劍心輸送内力,每次持續時間至少在兩個時辰,這過程将要持續整整六日,直至第七日,風劍心神識和魂魄能夠回歸,完全适應新的軀體才能算功成圓滿。
即使是當世最絕頂的高手,要持續如此高強度的真氣運轉,連續六日的負擔也極其沉重,所以需要兩位以上的先天強者輪流輸送。
可以說,脫胎換骨,易筋洗髓的條件極其苛刻,就是季涯深和上官逢也再無可能複刻。
上官逢從始至終見到她回骸起死,造化重身的過程,直至第七日,呈現在她眼前,就是與先前天淵之别的,這世間最完美的軀體。那具青澀而纖柔的身體裡,現在蘊藏着毀天滅地的力量和無法預測的可能性。
忽然時,深谷中,雀起莺出,山林間,猿嘯鹿鳴,像是感知到某種特殊的存在,仿佛群鳥朝鳳,如若百獸尊王。真靈回歸之時,少女緩緩睜開眼睛。那雙眼睛眸色幽藍,瞳孔青灰,宛若有碧波流淌,卻冷漠疏離,沒有半點生機。直到她張開嘴,發出猶如嬰孩呱呱墜地時的長嘯,刹那時,仿若有萬道光芒從她體内迸發,磅礴的真氣破開湍流的瀑布,直沖天際;恍惚間,如同有龍鳴鳳嘯在九霄之上遙相呼應,其聲響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