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我兄弟都該先去赫舍裡家拜年才是!”
孝誠皇後是皇阿瑪的元後,我兄弟的嫡母,她娘家赫舍裡家是我兄弟正兒八經的外家。
“再然後是鈕祜祿家,佟家。最後才輪到烏雅家。”
“呃?”胤祥微一錯愕,随即點頭:“确實!”
“去歲九月索額圖辦事不力,丢了内務府的差事。”我搖頭:“現除了一個議政大臣的虛銜,已無實務。你看剛下朝太子誰都沒招呼,就自顧走了。這赫舍裡家咱們還是别去了。”
沒得妨礙太子和索額圖說話。
“嗯!”胤祥認同,又左右望了望,眼見四下沒人,方才告我:“四哥,我還聽說昨兒八嫂回娘家一早回的是安郡王府。”
嗯?
說實話,一時半會地我沒反應過來。绮霞雖說打小在安王府長大,但安王嶽樂康熙二十八年就薨了。薨時绮霞才剛六歲,此後到康熙三十六年指婚,都是宜妃養育。
宜妃養了绮霞八年,養育之恩大過安王府,而郭絡羅府除了明尚,還有绮仁,绮義兩個親哥,再绮霞跟郭絡羅老太太、太太、绮雲關系都很不錯。過去幾年,绮霞跟安王府雖說來往不斷,但都沒越過郭絡羅家去。
“十哥說安王府前歲臘月獲罪降爵,宗室門下落井下石的不少。八嫂這麼做是仗義。”
“仗義?”我不以為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安王一系再是獲罪,瑪爾渾也還是承爵多年的郡王,爵位比八弟高,門生故吏更是無計其數。這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出幾個敗類,算得了什麼?”
需要老八幫忙?
“何況皇阿瑪仁德,對安王一脈依舊眷顧,去歲十月恩旨瑪爾渾出任宗人府執事,何曾需要八弟這個子侄後輩給撐腰?”
我下言不找,绮霞太自以為是了,胤禩即便年青有為,出任内務府總管大臣,統管前朝後宮一應吃喝拉撒錢财出入,也隻能算是天子近臣,沒得參政議政的份,朝中根基影響何能跟安王比?反過來,安王一系替他撐腰還差不多。
火石電光,我幡然醒悟。
良妃辛者庫出身,胤禩沒有外家助力。嶽家郭絡羅氏全賴宜妃提攜。宜妃再是得皇阿瑪寵愛,也隻是個後妃,不能涉政。郭絡羅氏這一代最出息的就是绮禮,绮禮隻關心绮羅不說,自己也才入仕,需要提攜,胤禩現階段指望不上,迫切需要安王一系的支持。
安王一系遭遇降爵,必不甘心,而想官複原職,就需建功立業。偏現在準葛爾已滅,天下太平,無仗可打;太子地位穩固,也不會有擁立之功;如此退而求其次,聖眷在握,母家不靠的老八就成了當下最好的盟友——但能扶植老八掌權,出任議政王大臣,參與國事軍機,自然獲益!
胤祥也想到了,看我一眼,喃喃道:“太子要頭疼了!”
胤禩跟胤褆親厚,他掌權即意味着胤褆掌權。本來嶽樂跟索尼私交甚笃,為索尼招為女婿——老安王妃赫舍裡氏是太子的姑婆。安王一系算是太子一黨。如此安王系真若倒向老八,于太子就是此消彼長,加倍利害。
“且看着吧。瑪爾渾不似糊塗之人!”
應該會有個度。瑪爾渾犯不着丢了西瓜撿芝麻,為胤禩得罪死太子。
出宮後,我和胤祥分道揚镳,我來佟家,胤祥去他外家拜年不提。
……
“四貝勒,新春吉祥!”
看到佟家來迎我的是佟國維的七子慶複,我多少有些意外。
隆科多呢?我心裡嘀咕:哪兒去了?還是說他今兒值班,現在宮裡站崗看門?
畢竟現今不比從前,隆科多才是一個一等侍衛。
“慶侍衛,新春吉祥!”我扶起慶複。
論理該稱呼一聲舅舅。奈何過去幾年都沒叫過,我張不開口。
佟家人,打佟國維起都看不上我,除了一個隆科多,沒人跟我多話。
如無意外,佟國維将來是長子葉克書承爵。葉克書跟胤禩交好。
到時候,我跟佟家的來往,大概就斷了!
如果我跟佟家都不來往了,我忍不住想:那我跟烏雅家又來往什麼?我門下幾百包衣,都渴望得我提攜,結果我有機會,任人唯親,白送外家?
……
跟博啟一樣,阿靈阿也是我十五歲那年突然冒出來的親戚。跟博啟不一樣的是阿靈阿是太師遏必隆的嫡子,世襲一等公,兩個姐姐,一個孝昭皇後,一個溫禧貴妃,生前都深得皇阿瑪寵愛。阿靈阿自己也足夠争氣,文武雙全,能擔大任,日常出入乾清宮,跟我擡頭不見低頭見。
去歲十月阿靈阿升了理蕃院尚書,今兒上門拜年的許多蒙古、回回、西藏人,我不願耽誤阿靈阿的事,略坐了坐,就起身告辭。橫豎意思到了就行。
阿靈阿跟揆叙交好,屬于明珠黨,支持胤褆,跟太子不睦。
細想想其實挺那啥的,我這些所謂的舅舅啊,姨丈啊,不是支持胤褆,就是取中胤禩,沒一個看好我——就六親無靠而言,我跟绮羅可謂是半斤八兩,天生一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