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一個月,我家這白菜是越長越好,再過幾天就都能收獲了,到時候,大家來吃我家湯餅,我給打八……啊不,打九折啊!”
食客們都紛紛應和着,恭喜李掌櫃吉人自有天相,也謝過許知意,竟讓李掌櫃這個大老摳大出血。
許知意笑意盈盈的回謝大家,并告訴大家如果在種植上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她。
許知意吃着香熱辛辣的羊肉湯餅,思緒早已飛到天邊。
李掌櫃家的白菜得的是白菜根腫病,在她住進李掌櫃家裡的第一天就發現了菜地的異常。
這種病一般隻危害十字花科類蔬菜,主要危害白菜的主根或側根,苗期至成株即可受害。表現為植株生長遲緩,矮小,外葉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複,後期外葉發黃枯萎,全株枯死。
該病菌在土壤中長期生存,經土壤傳染白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病菌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主,借雨水,灌溉水和農具等傳播。
病原菌的發育溫度為9—30℃,最适溫度為20~24℃。孢子萌發芽管和病害進展的适溫為18~25℃。土壤呈酸性有利于病菌繁殖,PH值7.2以上的堿性土壤則難以繁殖。
所以,許知意先撤掉了幾個炭盆,降低了暖棚裡的溫度,又在菜地中鋪灑石灰,中和土壤酸性,破壞了病原菌的生長條件,她又挖了幾條排水渠,并告知了李掌櫃換一塊菜地種植白菜,這塊地,五六年都不能再種植如芥菜、白菜、蘿蔔等十字花科類蔬菜了。
經過了李掌櫃家的白菜根腫病,許知意對未來也有了打算,所以剛剛才會向食客們打廣告。
是的,這就是許知意為自己找的營生,回歸農學老本行。
她發現這個書中的大楚王朝竟然與中國古代不同,并沒有重農抑商,而是鼓勵百姓經商,經商是好,可以富國強民,隻是一味發展商業,忽視農業,終究會有大隐患。
這也導緻了後來大楚北方三年大旱,顆粒無收,大楚舉全國之力都籌不齊赈災的糧食。還是書中的女主許知歡無意間發現了紅薯,才安撫了暴動的災民。
許知意在之後的劇情發展中,得到了啟發。
她在21世紀寒窗苦讀十二載,不顧家人阻撓,毅然決然報考冷門專業農學,更是一路保研直博深入研究農業。
她的導師曾問她,她一個嬌滴滴的女孩子為什麼會報考農學這個艱苦的專業,不僅在每次實驗中都沒日沒夜的觀察記錄數據,還都會以最積極飽滿的态度對待每次課題研究,她為什麼會如此熱愛農學?
許知意是這麼回答的,她說她從小就聽爺爺講述百年前最屈辱的那段曆史,不是曆史書上波瀾壯闊的篇章,而是一個普通人艱難的一生。
爺爺出生于敵寇侵華時期,從小食不果腹,還要時時刻刻躲避提防敵人的尖刀,他從小到大的願望就是吃飽飯,活下去。
許知意到現在還記得爺爺眼神中的光芒,那是一個人在艱難世道中最極緻的求生渴望。
她害怕那種眼神。
所以她立志投身農學,想要看到四海無閑田,想要每個人都能吃飽飯,吃好飯,她知道她的力量微弱,可世上總歸有志向相投之人,隻要還有人這樣想,這樣做,國人就永遠都不會重演那段悲痛的曆史。
許知意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來到這個書中世界,但她知道之後的劇情,未來的大楚王朝大半國土的百姓,都将迎接易子而食的人間煉獄。
許知意做不到眼睜睜看着大楚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然後幹等着女主救世主般從天而降,救他們于水火。
她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但她還記得自己學習農學的使命。
許知意要培育出這個世界上最高産的水稻,最耐旱的小麥,她要讓紅薯的出現不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隻是,她終究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即使心有所盼,但這事實在太過龐大,僅靠許知意一人,恐怕是難如登天。
不過,心頭有點盼頭,總比渾渾噩噩過日子,坐吃山空強的多。
既然有了目标,許知意也是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她吃完羊肉燴面,便打算去城外稻田逛逛,看看能不能發現些優質稻種。
與李掌櫃告别後,許知意撐傘剛剛走到巷口,便見紅姐歡喜的向她走來。
紅姐喜氣洋洋道:“許姑娘,快跟我去衙門,你的戶籍辦下來了!”
紅姐為人爽朗,走起路來更是風風火火,許知意一路小跑跟着,油紙傘撐着也礙事,索性就收了起來,晶瑩的雪花飄落在她身上,隻待了片刻,便又被風輕輕帶走。
雪天小跑鍛煉鍛煉,倒是别有一番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