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出家多年的法師還俗做太子,這也太匪夷所思,且太強人所難了,至少在大魏曆史上不曾發生過這等奇事。
隻是慧悟法師聲名遠播西域諸國,确實是其他公子所不能及的,大家已經開始忍不住偷偷把曹壬和其他公子做比較,為此,反對最為激烈的屬尚書令楊憲。
他認為:破壞出家人修行是萬萬不該的,是損功德的行為,且曹壬既已摒棄紅塵俗世,又如何能再入這朝堂?若真還俗入了東宮,豈不是讓天下出家人笑話?
話雖這麼說,可出過東海王世子的事後,大家反而開始看好意志堅定、視權勢如糞土的慧悟法師,先不說他願不願意還俗,就算他迫不得已還俗,想來也是不大樂意管朝中俗務的。
如此一來,大家在朝為官時,豈不是更能落得輕松自在?
如今的世家,隻想安安分分享受美好時光,每日攜友外出寄情山水,于山水畔焚香煮茶清談一番,論佛法也是清談的一種呀。
比起看似老實憨厚實則精明強勢的曹啟皇帝,他們其實更想要一個整日沉迷佛法不理俗事的君主,這曹壬,簡直不要太合适了。
楊憲扭頭看了一眼盧太尉,在以前,二人表面看起來交情一般,但私底下一直都在同一個陣營裡。
可今日,盧太尉卻假裝沒看到楊憲的眼神,不着痕迹地别開了頭,因為兒子盧奎的事,他已和楊氏離了心。
而且曹壬前陣子住在盧府,和老母親關系頗好,若他為太子,他肯定第一個同意。
于是,衆朝臣們從一開始商議是否讓曹壬還俗參與競選,慢慢變成了如何才能說動曹壬還俗。
畢竟他如今的成就不是普通人能及,說得難聽一些,讓他來做這個太子,屬實是俗不可耐到配不上他的高潔。
連續幾日激烈地争論過後,楊憲終于病倒了,他發現,和自己有相同聲音的人越來越少,若是這樣,他急匆匆和東海王定親又有何意義?
尚書令病倒期間,朝臣卻沒有閑着,眼看陛下病得越來越重,為了替陛下分憂,有朝臣主動提出去白馬寺請願,于是,朝臣們紛紛相約着去白馬寺請求曹壬還俗。
在白馬寺大雄殿内,聽到門外此起彼伏的請願聲,淨覺撥弄珠串的手一頓,睜開眼問曹壬,“今日之事,你當初可曾料到?”
曹壬搖搖頭,“弟子原也隻是想替阿萸翻案。”
淨覺輕歎一聲,“都言佛門之内是淨土,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裡還有真正的淨土?為師自那日在這裡讓你和陛下偶遇之時,就已看出帝王的野心。”
曹壬猛地擡起頭,滿眼愧疚自責,“師傅可會怪徒兒欺瞞于你?”
淨覺搖頭輕笑,“這樣的你,為師才放心讓他把你帶去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徒兒終于長大了,為師甚是欣慰。”
淨覺對他的愛護和包容一如以往,這讓曹壬一時間既感動又自責到無以言表,他知道,自己終歸是辜負了師傅的一片苦心,此刻唯有深深拜服在師傅的腳下,以求得他的原諒。
淨覺伸手摸摸曹壬的頭頂,溫言出聲,“何為修行?為師以為,身在佛門,用佛法度化衆生是為修行;居高位,為百姓謀福祉亦是修行,凡有功德皆為修行,你無需拘泥于某一種形式。”
曹壬已然泣不成聲,師傅如此豁達,讓他更加無顔以對。
淨覺又道,“佛法想要長存,是要依賴于政治的,有時候為了傳揚佛法,我們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倘若當今聖上或者下一任帝王是迷戀道教之人,你覺得此刻門外還會有朝臣請願嗎?”
淨覺很清楚,哪怕佛法如此深遠智慧,想要推廣傳播,卻少不了當權者的支持。先帝在位時好武,所以大魏各大佛寺香火遠不及如今鼎盛。
但若說當今聖上誠心信佛,卻也不盡然,先帝常年征戰讓國庫空虛的同時民生凋零,當今聖上就得在出懷柔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的同時,借佛法安撫百姓。
佛教和政治,從來都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端看在位當權者如何使用并平衡好兩者間的關系。
不過,淨覺暫時不想與徒弟說這些,他要等到時機成熟,等到徒弟真正領悟何為權勢和責任時,再告知。
朝臣去白馬寺請願的第一天,曹壬一直和師傅在大雄殿靜坐修禅,閉門未出。
朝臣們悻悻然離去後,第二天再次在殿外請願,這天清晨,當太陽照入大雄殿時,曹壬終于走出了大雄殿。
然而在衆朝臣驚喜又期盼地看着他時,他卻隻是雙手合十,向大家行禮後,出言拒絕了大家的請求。
有朝臣想上前出言勸說,他卻雙手合十向衆人行禮,然後毫不留戀地轉身回了大雄殿。
第三天,朝臣再次請願,曹壬再次拒絕。
至第四天的時候,曹啟皇帝拖着病體上白馬寺,攜百官一起請願,曹壬萬般無奈之下,當着陛下和衆朝臣的面,在大雄殿釋迦佛像前磕頭忏悔後,終于答應參與競選。
楊憲聽說并非立即冊封,還需曹壬通過競選,他身上的病立時好了一半。
哪怕已是年末,他亦要打起精神給參選者設計考核方案,讓别人出方案,他一萬個不放心。
文選和武選,一個都不能少,文選由太學博士和尚書省共同出題。
不過,饒是他絞盡腦汁出的題,曹壬最終也在太學博士的一片贊歎聲中輕松打敗了其他藩王公子。
至武選時,楊憲信心滿滿,因為東海王世子的強項就是武力,他可以把長槍耍得出神入化,連西平王世子都甘拜下風。
誰曾想,曹壬僅用一根平平無奇的白馬寺武僧法棍,就把東海王世子擊敗了。
這樣的結果,讓一直以為曹壬隻是個常年卧病在床、弱不禁風的公子的世家們差點驚掉大牙!
當初是誰說他活不過二十歲的?又是誰說他皈依佛門是因為身體太差去還願的?
楊憲此刻面對如此出乎意料的結果,滿心隻想把當初把這些傳出來的人拉來杖斃。
急火攻心之下,好不容易養好的身體又病倒了。
世家們因曹壬把棍法用的如此精妙而直呼出乎意料時,無人知道,東海王世子的長槍隻是用來健身,而曹壬手中的木棍卻是參與過實戰喂過血的,人隻有在陷入絕境之時才能爆發出最強的潛力。
至此,曆時四年的太子之争終于在世家們滿腦袋不可思議中落下帷幕。
無論是否還有朝臣繼續反對,亦或是有朝臣覺得上當受騙而一時間難以接受,曹壬的勝出卻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唯有心服口服地承認這個結果。
安和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曹啟皇帝頒布诏書,昭告天下,正式選定曹壬為太子。
诏書頒布後,接下來就交由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共同拟定冊封相關流程。
曹壬走完了冊封太子的所有流程,并正式入住東宮之時,已經是安和十四年三月。
三月初三,上巳日,陛下攜太子曹壬在華林園為百官及家眷折柳枝灑甘露,祓禊去災。
今日過後,在太學入學的藩王公子就要回封地了,所以,除了因成親而提前回去的南安王世子和東海王世子不能來華林園,其他公子皆要出席上巳節活動。
新年新氣象,加之為了能在新太子面前留個好印象,今年到桦林園的官員和女眷都很整齊。
太子在未還俗的時候,女郎們都是見過他的,他們以為太子脫了那身袈裟後,能更容易接近一些,所以特意盛裝打扮一番才來華林園。
誰知,當他們真站在太子面前,接受他灑出的甘露時,才真正發現,他還是那個慧悟。
雖然他已經開始蓄發,也穿上了太子常服,可他看人時,和當初沒有區别,澄澈的雙眸裡,無任何情緒,看蝼蟻和看人,沒有任何不同。
越來越多的女郎滿心歡喜落空後,不得不打起精神把目光轉向其他在場的公子,好在今日來的公子也有很多出色的。
慢慢的,太子這邊就冷清下來了,别說女郎,連朝臣都沒人往他跟前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