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盒在蘇椰與小vi“叙舊”了半個小時後出現。
這次的食盒,造型又别出心裁了,像一隻酒葫蘆。
“葫”身飽滿,兩端收束,底部加了一個厚座,比真葫蘆立的穩。
葫蘆表面,刻着一幅細膩生動的市井風情畫,青石古街,店鋪林立,尤以酒樓茶肆最為引人注目,人來人往,世俗熱鬧,像是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扒下來的一小段一樣。
一家門匾上寫着“江湖飯館”的大酒樓。
從門口、窗口能窺見,食客或三五成群圍坐一桌,舉杯共飲;或獨自品味佳肴,自斟自酌,想着心事。
臨窗的一個穿着補丁布衣,但洗得幹幹淨淨,滿頭白發的小老頭兒,正手持一個跟食盒子很像的葫蘆,往面前一鍋美味雞湯,傾倒葫蘆裡的酒。
蘇椰瞅着酒加雞湯,脫口而出,“五元醉仙雞?”
“不錯!”
小vi給她肯定。
畫面上的小老頭,正是《馭劍飛仙》裡的丐幫八袋長老——狄九公。
這部小說裡,有仙緣的,都是練劍高手;狄九公這個人,性情疏狂,急公好義,拳腳功夫很是了得,沒有什麼随手的武器,路見不平,與人交戰時,身邊有棍子,用棍子,身邊有石頭,就用石頭,繩子、鞭子、柿子也成,特别地不講究。
本來麼,是沒有仙緣的。
但他不止一次幫過蜀山劍派的主角團啊,硬生生地,生出了些許仙緣。
蜀山劍派的老掌門玄霄真人,為保蜀山存亡,魂魄堕入異界,尋找能打敗赤焰狂魔的上古法器九幽離火劍。臨行前,他贈了狄九公一個多寶葫蘆,感謝他對門下弟子的多番襄助。并将最小的弟子十安,托付給了他,說自己将來,必有重謝。
丐幫弟子都是一幫光棍。
狄九公沒有孩子,就把十安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十安路遇赤焰狂魔的師弟癡冥子,要剖他的金丹,狄九公拼了半條性命,趕走了癡冥子。十安感動萬分,但十安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他沒有錢,于是去山林裡抓了一隻走地雞(他以為的),付了幾個銅闆,叫江湖飯館的老廚子,幫他炖了一鍋雞湯。
重傷的狄九公嘗了嘗,覺的味道有點淡。
于是,往雞湯裡倒了小半葫蘆紹興老酒,喝了一口,才算夠味。
他不曉得十安去了哪裡,就邊吃邊等他,吃了一半,留了一半。
當雞肉和雞湯都過半的時候,一股暖流自他的丹田升起,迅速遊走于四肢百骸,所過之處,新傷舊疾盡消。
他的肉身仿佛被重新鍛造,變得輕盈而強韌。
他的精神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明,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之本質。
随着湯中的藥效完全釋放,他的周身開始散發出淡淡光芒。
仙靈之氣彙聚,突然間,他輕喝一聲,雙腳離地,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的力量托舉,緩緩地飄出了窗外,又緩緩地升上了天空。
一整條街的百姓,都見證了他的白日飛仙。
後來,江湖飯館的翁老闆,将他飛升當日,吃過的雞,命名為“五元醉仙雞”,當作了主打招牌菜。
無數的江湖人士、世家子弟湧入江湖飯館,點名要吃“五元醉仙雞”。
趁着這波熱度,翁老闆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了,再沒有第二個凡人,吃了“五元醉仙雞”而白日飛升。
而精明的翁老闆,早在衆人回過味來,上門讨伐之前,将江湖飯館高價轉手,帶着巨額财富,秘密地舉家南下,買了幾十條船舫,在他鄉改名換姓,另興爐竈,做起了花船樂坊的生意……
………………………………………
小vi照例,将食盒中的食物,投放到虛空劃出來的大屏幕上。
與前兩單不同,這一次的美食有湯有飯。
正是令那狄九公吃了以後,白日飛升的“五元醉仙雞”。
用葫蘆造型,恰得其章——
“葫蘆”有兩張肚,下層肚大,放雞湯,上層肚小,放米飯。
前兩次,福祿雙鮮粥是夜宵,玉帶羅糕是甜點。
這一次,是正餐啊!
那一隻卧倒在砂鍋裡,金黃中透着微紅、油光锃亮的醉雞,讓人看了,就更有食欲啊。
“看來,夷陵老叟比刀戈、引劍堂主更有面兒啊!”
她就是随口一說。
沒想到,小vi正經拉踩了起來,“當然!民國武俠四大家裡,用現在的粉圈話術來講,夷陵老叟站的可是c位。”
***
欣賞完了“葫蘆飯”。
蘇椰與她的戰友小vi,第三次進入了時空飛船的船艙裡。
坐好、閉目,戴上眼罩,流程已然十分熟悉。
接下來,總控室的工作人員按下了按鈕,時間的長河催動了,她随飛船倒流着,同小vi交流了幾句,這次與前兩次不同的些微感受。
她失衡的身體輕輕地飄了起來,東南西北,飄來蕩去。
她腦子裡殘存的自主意識,漸漸模糊。
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小vi開始給她科普,有關那位民國時期,最最偉大的武俠小說家,夷陵老叟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