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我在江湖送外賣 > 第97章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97章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輪運動中,CPC的表現,獲得了當地平民的好感,再加上左./派的多年耕耘,工人階層和年輕一代都傾左。

45年抗日勝利,開始了内戰。

一大批内地人士遷往香港避難,多為KMT的精英階層,思想上傾右。

至此,左、右兩派開始在香港博弈。

49年新中國成立,中、英雙方達成默契——

中方以暫不收回香港為前提,換取了英方對新中國的承認。

同年朝鮮戰争,A國介入,要求港英政府配合反gong。

英方這才意識到了,香港這枚籌碼的價值——

可以利用香港,在中、英、A之間讨價還價。

他們表面上保持中立,平衡着各方的勢力,私底下一直在拱火,不停地激化左、右兩派的矛盾,加劇了香港與大陸的隔閡。

所謂風浪越大,魚兒越值錢。

***

A國在香港的思想滲透,從兩個層面入手。

一是針對精英階層。

冷戰期間,為扭轉常被對家嘲諷的“文化沙漠”形象,A國開啟了可樂殖./民計劃,以音樂、廣播、電影、電視的形式,去營造一個自由美好的世界,伴随着消費主義,向全球輸出它的價值觀,以遏制共./産主義版圖的擴張。

其中,好萊塢電影是重要一環。

在東南亞,香港是左./派的宣傳中心,也是反./左的必争之地。

為此,A國成立了亞洲基./金會。

名頭上,是為了扶持亞洲各國的發展。

實際上,附屬于A國中./央情報局,扶持的是反gong的作家、藝術家、演員、導演和各界的評論學家,以鈔能力拉攏中間派,大搞“心理戰”,既削弱了大陸對左./派的支持,也削弱了左./派對海外華人的影響,一舉多得。

二是針對學生團體。

以中立姿态出現的第三派,自稱不為任何政客所用。

他們揚言要拯救中華文明,擁抱自由民./主,建設一個比左./派和右./派更好的新中國,被看作是香港本土意識的覺醒。

他們為打入學生内部,創辦了很多價格低廉的學生期刊、日報,以理性和平的基調,輸出包裹了A國普世價值的文章,類似《意林的讀者》。

辦完了報刊又辦學校,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香港的下一代。

後經胡佛檔案揭曉,所謂的第三派,也多是亞洲基./金會在背後扶持。

大部分反./左,小部分反蔣。

最初,香港的普通市民,還是親左的。

畢竟,左./派以工人為主,傳播的是為普通百姓謀福利的馬./列思想,堅持為底層大衆發聲,表現出來的氣節,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對家怎麼拉攏、威脅,抛出多高的片酬or稿酬,都不為所動。

轉折點發生在1967年。

***

六十年代,東南亞排./華。

華僑們的技術與資金,便轉入了香港。

世界範圍内的資本,也因為香港的低稅收,湧了進來。

再加上一批又一批來香港避難的人,這裡迅速地形成了勞動密集型産業,經濟開始騰飛。

同時,社會階層的割裂不斷擴大。

資本家剝削着工人,實行雙休制,即一個月休兩天。

每天的工作時長,在12個小時以上,且沒有任何福利保障。

67年塑料大王家的造花廠,頒布了極為苛刻的新規,包括工人不能請假,損壞了機器不發工資。同廠方談判,廠方不認為新規有問題,并以生意收縮為由,解雇了近百名工人。

工人與工廠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

工人們在廠外集會抗議,警方出動武力鎮壓,造成多人受傷、一人死亡。

工會代表前去警署交涉,當場被捕,并遭到起訴。

左./派人士義憤填膺,他們喊出“反英抗暴”的口号,組織罷工、罷市和罷課,港府的鎮壓也在升級,左./派以暴制暴,開始了槍戰和炸彈襲擊,誤傷了不少普通人,搞得人心惶惶。

香港民衆從同情工人,支持左./派,倒向了港府。

在此事件中,促成了香港新武俠出現的,《新月晚報》總編魯夫先生,奔走在戰鬥的前線,甚至親手安置過炸彈。

幾年前,從《新月晚報》辭職,另起爐竈,創辦了《野馬》報的秦庚先生,則思想發生了轉變,他不斷撰文,批判左./派,強調工潮不要涉及zz,不要造成動亂。

無論魯夫,還是秦庚,初心都是為民請命。

而那位塑料大王,躲在背後興風作浪。

趁着六七過後的移民潮,低價購入大量地産,搖身一變,成了地産大亨,卻攥在手裡不開發,等炒高了地皮,再割韭菜。

三十年後,又跑到大陸來,騙取當地zf的信任,大量地低價買地、囤地,仍舊不搞建設,隻為做高地價,轉手倒賣,緻使房價越來越高。

在不同的時期,禍禍了香港、大陸兩地的普通百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