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哈哈笑兩聲,:“滿京城的注意她,她還能交出如此優異的答卷,可見她心思沉靜,并非是張揚之人。”
說完,皇帝又想起嘉妃的侄子,:“那齊譽呢?”
煜王都再忍不住求娶了王妃,這齊世子還不見動靜呢!
嘉妃一愣,跟着笑回:“臣妾也不知曉,嫂嫂進宮時,未提到過。”
皇帝空點兩下:“還是太年少,不知把握機會。”
嘉妃淺笑,:“緣分的事,說不清楚呢。”
皇帝似恨鐵不成鋼的哎呀一聲,齊譽他也見過一兩回,生的一表人才,卻是個悶性子。
逸辰與建甯青睐的女子,又是探花郎與莊沁舒所生,想必長的也必然不差。
郎才女貌、又都是有才華之人,若是因為一方不主動,錯過了,那真是可惜。
想着,皇帝深以為意,召來張德全,:“傳朕口谕,明日張貼榜單,并取文淵閣書籍,命周梓玥在府中細讀,任何人不許以旁事打擾。”
嘉妃詫異,待皇帝宣完旨,她才問:“陛下這是?”
:“到時候你便知道了。”
:“······是”
而後,皇帝又拿起第二封答卷,:“周裕霖教女有方,二姑娘也不差。”
嘉妃:“聽聞她擅畫,沒想到,文章也做的不錯。”
翻閱完三冊答卷,嘉妃有所感覺,周梓婷與秦茗薇相差不大,但與周梓玥相較,看似隻相差一二名,若将才華比做階梯,實則并非處在同一階梯。
甚至,周梓玥處更高層。
此等女子,與譽兒是否相合……
看完答卷,已是午膳時刻,嘉妃陪皇帝用過膳,才回寝宮休息。
*
翌日清早,在莊氏面前用過早飯,周梓瑜便帶着兩位妹妹乘車出門。
少爺、姑娘要出門遊玩,廚房照莊氏吩咐提前備好了各色茶點,裝在食盒裡,由丫鬟小厮帶出去。
船已準備齊全,周梓瑜先上去,穩穩扶着妹妹們上船。
待坐穩了,船才慢慢往湖心劃。
周梓瑜端茶抿一口,目帶笑意的望着坐在兩側的妹妹:“作答如何,可有把握進國子監?”
六個書院,一個書院大約三十多人,他自然希望兩位妹妹都能進國子監學習。
周梓玥搖頭:“寫滿了,但結果不知。”
周梓婷:“嗯,都寫滿了,隻是不知曉評判結果如何。”
周梓瑜挑眉,無奈颔首,又對周梓玥道:“陛下對你寄予厚望,你卻無把握,真是讓人懸着一顆心,安甯不得。”
周梓玥戳起一塊綠豆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參與筆試的閨秀這樣多,我怎麼能有十足的把握,斷定我就勝過她們了。”
況且,皇帝多說那一句話,平白給她招了不少麻煩呢!
周梓瑜擺手:“也罷,便是不進也無事。”
進了反倒是惹人注目,從陛下下旨那日起,不少同窗明裡暗裡來向他打探梓玥。
平日裡說話不超過五句的,都湊來問,甚煩!
他們,根本不配。
周梓婷快掃一眼兩人:“若是過了最好,不過也無礙,總之也有過這番經曆,也算是件樂事。”
周梓玥贊同,:“總不至于壓我去陛下面前謝罪吧……”
為梓玥倒茶的周梓瑜:“……”
周梓婷輕笑:“你呀!”
船漸漸滑至中心,彼時告示已貼,下朝後,周裕霖去看榜,榜首便是周梓玥三字,梓玥之後便是梓婷。
竟是前兩名!
周裕霖前腳歡喜至家,把好消息告知莊氏,一盞茶還未至半,宮裡的張公公攜聖旨大駕。
張公公打開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周梓玥才德兼備、文墨出色,陛下特賜文淵閣典籍,準周梓玥于家中細讀,以示恩典。”
:“陛下口谕,任何人不許以旁事打擾。”
跪在地上的人一愣,眨眼間的功夫回過神,領旨謝恩。
張公公喜笑顔開,:“怎麼不見梓玥姑娘?”
周裕霖回道:“小女今日與兄長在外遊玩,故而不在府上。”
張公公了然,:“原來如此。”
:“恭喜周尚書了,貴府兩位千金名列前茅,可喜可賀呀。”
:“多謝公公,請至裡面喝茶。”
:“多謝周大人。”
彼時,周梓玥正站在船頭吹風,遠遠瞧見一支船駛來,還未看清,風就送來一聲呼叫。
:“梓玥姐姐!!”
那聲音十分耳熟,周梓玥卻一時想不起來,待船稍進一些,齊敏的笑臉進入眼簾,她笑着揮手,旁邊依稀可見還有面色冷峻的齊譽。
周梓瑜詫異地轉頭看去,又望向梓玥,暗道一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