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放假了。”王書譯笑着回應,把行李交給他媽,又朝扭頭回望的範強打了聲招呼。
今天需要打招呼的人似乎格外多,逼仄的小客廳滿滿當當都是長輩,長條沙發上大伯兩口子,堂姑和姑父靠着一個單人沙發。
陽台搖椅上還有大伯家,大姐夫妻倆,兩個人的孩子正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單人凳上,是跟他爸同小區的退伍戰/友。
王書譯目光下移,沙發上是各種各樣的報考書籍,幾個重點學校都畫着圈,紙張顔色也是被多次翻看樣子。
“你剛回來,進屋休息會吧。”範臨目光一直放在王書譯身上,看王書譯目光落在報考書籍上,旋即開口讓王書譯回屋。
時間就是那樣不知不覺的過,當年還沒怎麼注意的事,如今臨到自己身上,那感覺要來的尤為強烈。
範臨還記得王書譯報考那年夏天,隻有他倆坐在窗邊,生疏的研究那一本本報考書。
高考王書譯雖然超常發揮,但分數還是勉強夠一本線,可選擇學校并不多。
那天王書給他買了雪糕,讓他圈出那有限的幾個分數合适的學校,王書譯自己則慢慢研究合适的專業。
沒有一個人打電話關心,沒有一個人參謀,兩個人就窩在房間,對着手機書本研究了一天。
等範強和馮英賣完菜回來,志願已經填報了差不多,兩個人不懂,也沒有參與什麼意見,當天晚上王書譯就把志願提交了。
後來範臨經常想到對方提交後的模樣。
王書譯靠在椅子上,問什麼都不懂的他:“你說這麼報能行麼?”
想來那時候的王書譯,對自己的選擇也是忐忑的,大概也會想有親戚朋友幫他研究,給他一些成熟的建議,隻是那些都沒有,唯有他笨拙的點點頭。
“研究報考呢?我也聽聽。”範臨在意對方的感受,不想讓他參與這個話題,王書譯表現的卻并不在意,說着還笑呵呵的去廚房拿了個闆凳,坐在了人堆後面。
“對呀,咱們懂什麼,姚飛小娜和書譯見的多,你們沒覺得未來什麼專業能行?”這邊看王書譯坐下,大家翻着報考書七嘴八舌的,也沒個想法,範臨的堂姑嗑着瓜子,就把話題轉到了小輩身上。
“我們這也過了多少年了情況都不一樣了,想我當年考公/務/員,沒怎麼費勁就上了,現在就不同了,今年考公/務/員的,一水研究生。”聽到提到自己,大伯的女婿也收起二郎腿,看着人群悠悠開口,隻是那話三句不離自己。
“你那年也不好考,就是機遇。”那邊範臨的大姐,也插了句嘴,顯然對自家對象的工作很滿意:“要我看,那個新能源的專業行,現在不都發展什麼新能源。”
…
“小娜,你說學金融行不行?我之前認識一個朋友,她家親戚有個學金融的,一年說是能掙一百來萬。”新不新能源的上了年紀的人也聽不懂,聊着聊着,又回到大家聽過的行業。
“那麼掙錢呢?老聽說金融金融的,金融到底是幹啥的?”旁邊大伯母也抓了把瓜子,好奇的開口。
“我也弄不懂,聽我那朋友的意思,就是幫人投資?”一個問題,把堂姑弄沒了話,當時光打聽,能賺多少錢,剩下的也沒細問。
“那東西可不是咱們普通人玩的,賺不賺錢的還兩說,不如穩穩當當的。”那邊大姐夫聽着,搖搖頭,似乎瞧不上這個專業。
“老二你怎麼個想法?”大伯母聽着女婿的話,也不再繼續問,把問題抛給了範強。
“我是想讓他考軍校,下來就是軍/官,鐵飯碗。”範強當過兵,對這有情懷,目光總是落在那類的學校。
“其實那個航空航天也行…”
客廳裡大家聊來來去,從專業聊到學校,沒人問過範臨的想法,不知道之前已經問過,覺得能為他選到更好的,還是範臨沒給他們确定的答案。
而範臨也一直不參與話題,隻關心聽熱鬧的王書譯有沒有吃飯,又給王書譯抓了把他夠不着的花生解悶。
來來回回沒什麼建設性的話,聽久了也膩,王書譯坐了一天車很快沒了興趣,找了個添水果的機會,給範臨遞去個眼神。
兩人心照不宣,悄悄回了房間,範臨還帶上了王書譯給他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