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 第15章 脆皮豆腐

第15章 脆皮豆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柳千金的軟磨硬泡起了作用。

桂枝兒最終答應會帶她一起進京,而後落荒而逃。

當白光透過幕簾,自然的鳥鳴聲叽叽喳喳。晨霧缭繞,小雪飄灑,仿佛置身于潔白的畫中。

臘月初十,大寒。

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冬去春來,大寒之後便是新一年的輪回,家家戶戶除舊布新,做牙祭以降福來年。

餐桌上尤其少不了糯米和豆腐。

蒸一碗糯米飯,禦寒滋補,“豆腐”既是“頭福”,又是“都富”,喜慶吉利。

“賣豆腐嘞——現磨的豆腐。”

老翁音調綿長,獨特的北境腔調抑揚頓挫,手推闆車的木盆上蓋着一層紗布。

他穿着土布衣裳,披一件裘皮外套,走街串巷,白發蒼髯上粘了幾片雪花。

早半個月,他就跟淩河縣收購大豆的行商約好。

那裡的平原種植較為發達,在上好的黃豆中加入十分之一的綠豆,成品的豆腐特别有韌性。

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

老翁用滿是皺紋的手将泡發好的豆子撈出來。

随着石磨慢慢轉動,豆子被碾碎,奶白濃稠的豆漿緩緩流淌,老翁欣喜地笑了。

“這仗再怎麼打,日子也要過。”老翁一邊點鹽鹵一邊絮叨,“大寒吃豆腐,是自古傳下來的規矩。”

“是是是,翁公說得有理。”

管家連聲應和,困得黑眼圈都明顯了。

夜半三更聽磨石聲,還是在鎮北府衙,操心全府安全的管家覺得自己的精神日漸衰弱。

這不,連老爺都夜宿邀月樓了。

可是還真沒招,人家翁公是在編在冊的府衙看門人,送走過幾代知府大人,資曆比他們都深。

等到天剛拂曉,老翁的豆腐也成型了。

顧不上小雪,老翁拉起手推闆車就走,大不了賣完了再回來補個覺嘛。

“翁公,來十塊豆腐!”

剛出府衙沒走幾步,就被桂枝兒截住了。

“一口氣要十塊,你吃的完嗎。”老翁嘟嘟囔囔。

他的脾氣不好,可豆腐是頂好的,打開紗布,一塊塊潔白如玉的豆腐呈現在眼前。

桂枝兒捧起來用自家的盆接着,質地細膩柔滑,湊近了還能嗅到清香宜人的氣息。

十塊豆腐,十五個銅闆。

老翁一絲不苟地數了一遍錢串子,然後繼續向下一條街走去。

“賣豆腐嘞——現磨的豆腐。”

悠長的吆喝聲喚醒冬日清晨,年味兒就在這趕集與走街串巷中愈發濃厚了。

桂枝兒自然不是一個人吃。

桂記鹵味店,每逢五、逢十固定開業,今日預備做甜鹹兩口的脆皮豆腐。

她先切下指甲蓋大的一小角,嘗一口,豆香與鹵水的微鹹味萦繞,回味無窮。

繼而将豆腐放在砧闆上,五塊用刀完全壓爛,五塊切成一寸多點的大塊。

桂枝兒刀工很穩,全神貫注。

她今日着一件素淨的淺青色卷草紋袍,枝蔓連綿甚是雅緻,秀發盤成螺髻,輔以簡約的木紋發叉。

她将手擦得幹爽,再翻拍豆腐,使澱粉均勻地裹住它并保證不碎開。

“咔嚓咔嚓。”

用刀刨出的鮮魚肉需剁成茸,加上調味後用竹筷子拌一拌,再将臘腸、肥豬肉剁成細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