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選用的是鮮嫩的雞腿肉,經過長時間炖煮,已經酥爛脫骨。
鍋内添加了适量的姜片、蔥段、枸杞、紅棗等調料,不僅去腥增香,還使湯汁更加濃郁滋補。
“可以。”桂枝兒用長勺舀出一點湯,放進碗中抿了一口。她點點頭,言簡意赅:“下面吧。”
有經驗的學徒調教起來就是快。
桂枝兒轉頭指點小女孩做果茶,從簡單的飲品學起。
一般有天賦的人當師傅,往往不太會教,因為無法理解凡人怎會如此蠢鈍。
好在桂枝兒經曆得多,心平氣和。
有靈氣的徒弟也好,勤奮聽話的孩子也罷,她因材施教,來者不拒。
“雞湯面來了!”伴随着一聲吆喝,主食上場。
金黃色的雞湯盛在潔白瓷碗中,溏心蛋的蛋黃呈現半流動狀态,像是被陽光照耀着的金色琥珀,微微顫動。
書生們聞着味兒便垂涎三尺。
喝一口醇厚的雞湯,吃幾縷勁道的面條,再咬上一口鮮嫩的雞肉,溫暖從舌尖蔓延到胃裡,傳遍全身。
硬菜一碟連一碟地遞上桌子,書生們直呼這一兩白銀花得值!
桂枝兒坐在後院屋檐下的搖椅上,悠哉悠哉地翻着賬本。
“算上在楚淮賺的錢,小金庫越來越充實了。”她心滿意足,自覺對得起出資人栾小将軍。
與在北境逢五逢十開業的平價店不同,在京城她絕不做賠本賺吆喝的事兒。
價格越昂貴,越有人趨之若鹜。
很快,長興坊新開了一家——“老闆脾氣很大,吃什麼她說了算”“最低餐費一兩銀子,沒有上限”的神奇小店的新鮮事兒傳遍杭京。
桂記鹵味店門口,從冷冷清清隻有兩三個路過的行人,到車水馬龍彙聚了不少權貴。
名聲徹底打響。
戶部侍郎馬碌,依舊是桂記鹵味店的常客。
他下了朝換上常服就往這裡跑,腳蹬一雙黑色官靴,發出 “噔噔” 的聲響,紅光滿面。
每當店裡走進一些同僚,他就興奮地追着桂枝兒問。
“那位那位,宗人府的左宗正大人,就是……”馬侍郎眼中燃燒着亢奮的火苗,聲音卻壓得很低。
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樣。
馬侍郎認定,桂枝兒是前太子殿下梁樾在杭京安插的釘子。那麼桂記鹵味店作為據點,招待“自己人”理所當然。
桂枝兒懶得搭理他,正精心雕琢着文思豆腐。
這道菜極為考驗刀工,得手穩刀快,将嫩豆腐切成細絲,保證放入水中能散開,不粘連。
“您沒穿庖廚的衣裳,不能進來。”她一句話怼走了馬碌。
什麼左宗正右宗正,來店裡的食客确實有很多達官顯貴,至于跟前太子殿下的關系,純粹是馬侍郎自己臆想的。
桂枝兒不表态也不否認。
“那麼,小娘子是如何及時知道鎮北最新資訊的?”馬碌隔着紗窗笑得神秘。
仿佛在說我懂,我都明白。
“知府大人時不時會寄信來。”桂枝兒哭笑不得。
好好好,這下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