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娘子,把大賽地點臨時改到城郊口岸,可有不便啊?”翠園樓主事假惺惺地問道。
放眼望去,寬闊的江面上千帆競發。
這條河是漕運糧道,亦是南北貨物集散的要道,往來船隻吃水頗深,白帆在江風鼓吹下膨脹飽滿。
江岸碼頭店鋪林立,人群熙熙攘攘。
“一二,嘿呦,一二……”力工挑夫們赤裸着上身,肌肉贲張,響亮的号子聲不斷。
女工們則娴熟地将精細貨物分揀,放置在蘆葦編的筐、麻線織的袋子裡。
即使卸一趟貨的工錢已經從十個銅闆降到了八個,但一家老小嗷嗷待哺,不賣力氣幹活兒怎麼行呢。
“高老闆今日,還有要八百裡加急水路運輸的新鮮魚嗎?”桂枝兒好奇地問道,“我們小本生意,在哪裡都一樣。”
她微微一笑,讓人分不清是否在譏諷。
翠園樓主事面色不變,呼吸聲卻變得粗粝起來。
上次大比失敗,簡直将他的臉打得啪啪作響。
他不僅要打發前來說風涼話的同行,還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翠園樓鲥魚面後繼無人,桂娘子鹵味店冠絕京城》
百年老字号招牌,豈是說書人快闆一拍,散播些風言風語就能撼動的?
“閑話少叙,此輪比試的是嘉禮宴,您請吧。”主事心有怨氣,猛地一揮袖。
嘉禮宴,顧名思義,是用于喜慶之事的宴會。
在普通百姓的一生中,從男子冠禮、女子笄禮,到幸福美滿的大婚,都要舉辦嘉禮宴。
再往大了說,新科舉人們辦的鹿鳴宴,春闱放榜後的瓊林宴,也不例外。
剛接到考題時,聽桂枝兒一講解,兩位學徒就慌了神。
嘉禮種類頗多,流程往往隆重複雜,相對應的,宴席亦要體現吉祥寓意。
“小娘子,俺們,不懂這些禮儀啊?”馬尾辮女孩講話磕磕絆絆,“倒是在村裡吃過一次大席。”
她不好意思拼搶夾菜,錯過了一盤油光锃亮的大肘子,至今想起來仍饞到直流口水。
“吃流水席也算,頗為相似。”桂枝兒先是一愣,随即笑意在唇角暈染,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廚藝大比的時間地點,都遂了翠園樓主事的意願。
在内容上,可不能被牽着鼻子走!
不就是嘉禮嗎,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你們欺辱我北境是鄉下人不懂禮數,我反倒要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境自有獨特的嘉禮。
“所以你們要辦的這個是什麼、什麼宴?”翠園樓主事掏了掏耳朵,滿臉不解。
他撇着嘴,眉心擰成一股麻繩。
“勞動宴。”桂枝兒回答得斬釘截鐵。
鎮北府的勞動節,便是農民與傭工們,共慶勞勤之節。
此日辍耕罷役,勞動人民相聚于郊野,載歌載舞祈福風調雨順,共享美食感念聖上隆恩。
“不曾聽聞。”裁判席一臉茫然。
他們久居杭京,對北境這等荒蠻落後之地從未了解過,自然被桂枝兒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勞動節,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妥。
“說得好!”江岸邊剛卸完貨的力工挑夫們,圍觀看熱鬧,此時率先鼓掌歡呼了起來。
全大梁的勞動人民團結起來,勞動最光榮。
聽桂小娘子這麼一說,心裡莫名就得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