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濃稠的生姜紅糖粥泛着橙紅色,甜蜜辛香。
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接過一碗,顧不上燙,直往嘴裡倒。暖意流淌到胃,全身都變得熱乎乎的。
“多謝小娘子!”婦人連連道謝。
另一桶蔥白粳米粥,也毫不遜色。
晶瑩剔透的米粒若隐若現,蔥白微浮,如翡翠點綴其中。
“哎呦,真香!”任誰端起碗,深吸一口氣,都會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
再滿足地咂咂嘴,回味無窮。
寺廟外,雨又淅瀝瀝地下起來了。
但屋内的百姓們卻被這兩碗熱氣騰騰的粥溫暖着,圍坐在一起閑話。
“嘀,系統提示:任務進度99.3%。”
有米下鍋,天下太平。
桂枝兒的欣慰之情并未保持多久。
吃飽喝足,部分百姓們便在暗中嘀咕起了水患決堤之訊。
“老漢兒我居此數十載,水庫向來穩固,怎會無端決堤?”
執拗老叟用拐杖戳着兩個兒子罵道。
大兒子面露愧色,嗫嚅着想要解釋卻又不敢違抗父親。
“是啊,夏季梅雨本屬常見,這消息怕是不實。”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神色狐疑。
總覺得事有蹊跷。
“哼,就該聽我的,在廟裡過一夜咱就回家。”老叟見有人附和,為自己的英明決策感到得意。
他把拐杖往腋下一夾,揚起下巴,帶着幾分傲慢地晃了晃腦袋。
“這算不算吃飽了罵廚子?”桂枝兒乃習武之人聽覺靈敏,見此情形哭笑不得。
年輕的書生們原本潔淨的長衫沾滿污泥,下擺甚至被沿途荊棘撕裂。
疲憊與憔悴刻在眉眼間。
多虧他們平日堅持鍛煉體魄,這才不至于腳步虛浮踉跄。
即使如此,不少人的雙手也因搬運行囊、救助百姓,布滿傷口與淤青。
此刻一碗熱粥剛下肚,聽到非議聲,胸膛不免劇烈起伏。
有人喘着粗氣道:“真乃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人多口雜,基層理政殊為不易。”小謝公子手攏衣袖,踱步而來。
他的聲音不複往日清朗悅耳,帶着幾分喑啞與吃力,可見溝通上下的艱辛。
“若是場面失控,謝某定會護姑娘周全。”
他直視桂枝兒,話語裡的關切之意分毫未減。
殿内幾盞松明燭散發着黃色的光暈,火苗随風搖曳,映照出男子的面龐。
眉眼如畫,墨發如瀑。
“督台大人,縣令老爺急着找您商議囤糧之事呢。”
一句話突兀地橫插進來。
二人回眸,栾霜柏大踏步走來,漫不經心地把紅纓長槍的槍纂往地上一放。
“哐當”一聲,驚得謝鸢眉尖微挑。
桂枝兒左看右看,總覺得——小将軍好像,對小謝公子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