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記得的。”宋容寬很興奮的擡頭看向夫子,這文章是學習的基礎時就在背誦的,要是夫子考他這個,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既然你來給我講講《陽貨篇》中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梁夫子似笑非笑,看向宋容寬。
“噗”在後邊默讀課文的周元毅,耳朵還聽着這邊夫子和宋小胖的交談,聽到這個,突然忍不住笑出了聲兒,趕緊捂住嘴埋頭繼續讀自己的文章。
“回夫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說·····”宋容寬剛要說出口,突然意識到不對,這是論語中斥責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和事業心的人,夫子就是想在提醒自己整天吃飽喝足,不動腦子,對待學習也不夠正經。
宋小胖低着頭又把五官皺成了一團,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夫子。
“夫子,學生知錯了,在課堂上應該用心學習,不該偷吃東西,在課下也沒有認真的複習功課,我·····。”
宋容寬有些羞愧,學習不夠認真努力,還違反了夫子的規定,不能在學堂内吃東西,這會影響大家的學習,現在在同窗們面前也丢了臉。
他也不是那種特别調皮,厚臉皮的孩子,梁夫子見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便放過了他: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難免犯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有錯而不加以補救,這就會錯上加錯,現在正是你該用心學習的時候,這《孝經》到現在還未背下來,可見你還不夠用功,若是知錯,自己下去把它抄十遍吧。”
宋容寬低頭應是,知道自己犯了錯,也背不出文章,還在同學面前被夫子教育,雖然夫子并未嚴厲斥責自己,小胖還是有些羞恥的。
梁夫子揮手讓他下去繼續讀書,随即看向沈文彥,示意他上來。
沈文彥看了夫子對宋容寬的教育方式,在他背不出文章的時候,認真的重新教學,沒有因為宋小胖背不出書而突然責罵他,而是引領着他重新背誦完畢。再去指點他認識自己的錯誤的時候,教育也是頗有方法,還用學過的文章中的知識來引導他。
怪不得爹說選擇梁夫子不僅隻是因為他博學多識,而且他還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為人處世的修養也是極好的,有好的老師做示範讓他耳濡目染,修心養性,成為優秀的人。
沈文彥雖然年紀比宋容寬小三歲,但在之前倆人的進度就差不多了,現在沈文彥學東西就更快了,宋小胖還沒背完的《孝經》,沈文彥已經背誦完,也理解過一遍文章的内容了,所以這次夫子檢查這篇文章的背誦,沈文彥并不覺得難。
果然在沈文彥流利的應對了老師的提問後,梁夫子對他的背誦的情況很是滿意,他想了想又問道:“那你可能對這文章的含義有所理解,你可能将文中的内容诠釋一遍?”
梁夫子之前隻是将《孝經》給沈文彥做了斷句誦讀,對于文章的具體釋義并沒有過多講解。
而在之前從蒙學書籍到四書五經的學習過程中,沈文彥對文言文的斷句方式,語言習慣,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而《孝經》一些生僻實詞在之前教授誦讀時,梁夫子也曾講過,而現在的他對内容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比之前強太多,所以對于這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把握。
這文章并不算難理解,而現在将《孝經》加入考試内容的原因,也是這周朝的太祖皇帝對主張“孝治天下”,是将‘孝’與‘忠’聯系起來,将‘孝’對其治理國家的社會作用發揮出來,把維護宗法等級關系和為君主服務聯系起來。
所以考這個是在皇帝的授意下,由各地考官适當的以此為題,進行考試,但是童子試中最主要的還是四書五經的内容和試帖詩等,這些就像是每年都會變的附加題,除了《孝經》這種還會有别的内容,各地考官的喜好各不相同。
在沈文彥思考後,對文章的具體解釋做出了自己的解釋,這就像是以前學習文言文文章的翻譯,現在對他來說并不算難。
而若是在考試時根據其中一段來做文章,就需要除了翻譯以外将自己的理解結合,再引經據典以證明自己的理解,還要有限定的答題方式。
僅這翻譯的回答,沈文彥還是比較有把握,所以當他回答完之後,梁夫子看着他很是滿意,又摸了一下短促的下巴上短促的胡須,坐直了身體。
“不錯,大緻上是沒有問題,我想再考考你對之前學過的經史内容,是否還足夠掌握。”
梁夫子知道他向來是比較聰慧的,記憶背誦也比同齡人快得多,可是他和沈父一樣,擔憂沈文彥年紀小恃才而驕,最終傷其自身,傷仲永的故事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