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營稅務分局是業文強調研的第二站。
走進前衛營稅務分局,剛好下午三、四點光景。
下車在門口,業文強停下腳步,打量起了新牌子。
“江海縣國家稅務局前衛營稅務分局”的幾個大字,于他而言,多了一個為人父母對出生嬰兒般的愛憐。
在之前,他對這裡滿懷感激與感恩。
是的,他剛進入稅務局時,剛參加稅務工作的奔赴的第一個新家,就安身前衛營鄉。彼時的稅務分局不複存在,并非眼前的分局,而是稅務所,地點也不在眼前,而是距離這裡幾公裡外的嶽家村。
稅務所屈居嶽家村的深街小巷子,是一個不起眼的、距離鄉政府不遠的老宅子。
剛踏進鄉稅務所的記憶,曆曆在目。
一切是那樣的陌生。于他而言,業文強還是毛頭小夥。他對稅收懵懂無知,以一個外地知識青年的身份,經招幹進了稅務局,派到了稅務所報到。
報到的那天,一切滿是未知。陌生的稅務所、頭一次見面的同事,以及人人身上一個挎包、一本票、一支筆的工作,全是陌生。
他心下忐忑,不知如何在稅務所安身立命,走出他的第一步?
始料未及的是,稅務所人人可親。身邊人視他如己出,人人把他當成了親兄弟,毫無保留地接納了他。
第一時間,人人接下他背上的包袱與行李,将他迎進了稅務所。
他很快成了大家庭裡的一員。
在稅務所,同事們像是守護親人一樣,手把手教他開出稅收生涯的第一份票;看到他不會騎車,每天隻能用腳步外出,人人沒有給他白眼,冷落他,而是騎上自己的單車,載上他,同他去往幾公裡開外的山區村寨。到了村寨,他們會折下一根樹枝,當成打狗棍,護他進入每家每戶,開啟了他農村山鄉稅收的第一筆稅款。
随後幾年,他受到任何的排斥、孤立,甚至冷眼以對。身為外鄉人,來之前有人告訴他,這個地方的什麼都好,有一點例外,就是排外。他們對于外鄉人有着不一樣的排斥。你一個外鄉人難以在這裡安身立命。可他别無他法。生活讓他隻能硬着頭皮,暫時地放下了擔心,一心撲在稅收。
稅務所多了家的感覺。将心比心,他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擁抱了這個大家庭,每天和這裡的鄉親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複一日,他走過在那個清貧而富有激情的年代,走過了初入社會的青澀。
随後幾年,他順利走出稅務所,成為縣稅務局的第一批年青幹部。年青時代的深深足迹,永久地镌刻于此。他不會忘記那種銘刻于心的關愛、護他周全的同事,以及伴他成長的感激。
在縣稅務局,他多了對稅務所的感動。感動深埋于心,他想到何回饋與回報。想着曾經的戰友般的同事,他多了一份希冀,并時時告誡自己,要将根殖于心的夢想,當成激勵,改變曾經的貧苦,帶給它不一樣的未來。
多年過去,分家之前,這裡已是十三個人的稅務所。
一番謀劃,業文強借分家東風,謀劃着,要将原先的前衛營稅務所擡高一級,升格為分局。
實現夢想的機會來了。他多方奔走。
奔走之下,分局如他所願,應運而生。
挂牌當天,業文強放着别的鄉鎮沒去,首站趕到了前衛營分局。挂牌的當天,他來了前衛營。和當地三位鄉長、書記一道,将嶄新的牌子豎在了眼前的大門口。
儀式之後,前衛營分局亮相全縣,跻身分局行列。
分局的成立,解決了原先稅務所捉襟見肘的稅務經費,提高了分局幹部待遇,也為新近晉升的分局長石黨洪,站到轄區兩鄉一鎮的領導們面前,多了底氣。石黨洪心心不忘的桑塔納轎車,很快有了着落,不日将結束無車可用的曆史,也算是了卻了一直壓在業文強心尖的一塊心病。
門口來了石黨洪。
石黨洪手推一輛自行車,明顯正要出門。
見到門口來了業文強,石黨洪“咦”了一聲,一臉興奮:
“業局長,你什麼時候來的?來了也不能知我一聲,好讓我來迎接你大駕光臨!”
業文強一怔,這才擡頭,看到了面前的石黨洪。
兩人伸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業文強看到多日未見的石黨洪,“嘿嘿”笑了:
“嘿嘿。辛苦辛苦,石局長。你從所長升分局長,前段時間來不及恭喜,現在補一個。恭喜恭喜!”
石黨洪滿心歡喜。一張口,他多了“稅務三才子”的做派:
“不辛苦,不辛苦,是我命苦。你看我,升了個分局長,還不是光杆司令一個,連個副手都沒有——什麼事情都得自個跑。再說了,我當不當這個分局長,還不是你業局長一句話的事?所以說,任何事情,都得你業局長的紅太陽光輝,照到我石黨洪身上哩!”
石黨洪不愧為“三才子”,一張口能說會道,把事情背後的事在人為,一席話說得直直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