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242章 艱難選擇

第242章 艱難選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看着侄兒子被自己步步緊逼,已是窮途末路,廖正安完完全全,放開了。

他是練達的人,也是看慣了悲歡離合的人。經他之手,他為數不清的适齡男女,打過婚姻介紹信,成就過無數對婚姻男女;也為記不清的已婚男女,聽着他們的哭訴,一次次心軟,目睹過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可這一次,他面對的不是旁人,是自己的妹子,自己的侄子,他知道事已至此,該收場了。

于是,他緩緩地道,“侄兒子,我這個年紀的人了,隻想你好好過日子。想好的了事,想好了的人,認定了,我不勸你别輕易回頭。人到世上,是哭着來的,也要哭着走的。中間走一遭,得邊笑邊哭。有人總結的好,‘讀書苦、幹活苦,吃得苦,就不苦’;‘站着累、走着累,知道累,就不累’。你隻要能将身子喂進苦累裡,舍得娶個農村媳婦的苦,就不苦。我今天不是一味來勸你離的,要是對的人,我想勸合。聽你說了那麼多,我信你吃個苦,也受得了農村媳婦的累。俗話說,‘甯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本來我一開始聽你媽的意見,是勸離不勸合,讓你另找一個人的。和你辯了半天,我看出來了,你長大了。你有主見,還有情有義。看準了的人,要堅定自己的立場。農村媳婦不是一無是處,單位媳婦也不是一味的好。隻要真心實意,我不勉強。我最後勸你一句,要好,就一輩子對人家好。不管農村媳婦也好、單位媳婦也罷,最後這個主,你來拿。要是你想好了,一定要和人家好,我不反對。”

話從廖正安嘴裡一字一句說出來,王志山愣了。三嬸更是驚得半天合不攏嘴。

面前的廖正安,是如此慈祥,如此開明,容不得一絲質疑。

支持王志山的,還有王清遠。

任憑三嬸怎麼唠叨,王清遠始終不吭一聲。

以他的經曆,“一工一農”并無大礙。他和三嬸就是這樣過來的。一路走來,他這個衆人眼裡的大幹部,相比兒子,看過太多的分分合合,看過有錢而沒感情的悲苦,也看過有感情沒錢的苦惱。

對于兒子與李潤仙,他打心眼裡不反對。苦于三嬸的偏執,聽不進他的話,偶爾一激動,連他都罵。為此,他不好站出來,幫兒子說話。

如今情勢急轉。廖正安一錘定音,讓三嬸的反對,成了少數。

少數對多數,三嬸放棄了,再沒有說什麼。

倒是廖正安的話,點點滴滴,潤物無聲,在他心裡化成了血液,落地生根。

他飽含人生真谛的許多話,或多或少地印在了王志山腦海裡。

這個世界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看來,他是真的年輕。年輕人的通病,免不了在他身上,不知不覺留存。

當局者有着太多的看不清。

廖正安“一工一農”的對比,給他了警示。警示源自對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過于現實,讓人無奈。

單位裡曾經的、現在的同事,包括谷文武、張八一,王興正,無一不是例子。“一工一農”的日子過得煎熬。其中張八一,王志山每每想起,心有餘悸。

毫無疑問,張八一正是廖正安口中“一頭挂爺爺、一頭挂奶奶”的人。

他一頭顧着單位,另一頭顧着家,全是奔波。奔波在單位與農村之間,早出晚歸,除了疲憊,隻有困苦。

相對于張八一,再對比張家善、董留成,甚至侯樹榮,不同身份不同的結合,結局迥然。他們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每個月有穩定到手的工資,不用為季節奔波,不用為一畝三分地忙亂。一擡頭,天成了另外一重天。

不同的選擇,讓每個人走着不同的路,有了不同的活法。

選擇的艱難,山重水複般令人迷茫。

廖正安一番思想工作下來,留給王志山的,不是輕松,是沉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得不說,人都這樣。

王志山不是三嬸口中一根筋的人。對于父輩的看法和經曆,他有着起碼的信任、起碼的尊重。正是這種信任和尊重,讓他不得不審視與李潤仙的這份感情。

都說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年輕的王志山在經曆過後,不再像戀愛中的男女一樣,一旦被愛情的電流擊中,便無法自拔,一味低頭,任憑心跳加快,隻願看到對方的優點,而将對方的缺點或者說缺陷,視而不見。

面對李潤仙,他得衡量愛與不愛。

漸漸冷靜,王志山心頭的巨大陰影,讓他患得患失。外人的看法總會讓人換個角度,讓你看清視而不見。

一場辯論過後,他猛然發現,他難以分清對李潤仙的感情中,是喜歡、還是愛?愛是見色起義,還是死心塌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