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開張,多重優惠。
凡今日進店者一律享受8.5折優惠,同時購物超過一塊錢還有美味的雞鴨雜贈品。
同時,珍珍火鍋店和鹵味熟食店的會員卡通用,會員進店買鹵味在原有8.5折優惠基礎上再享7.5折,絕對空前劃算。
面對這麼給力的優惠方案,老顧客們可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前頭為了給新店開張蓄力,火鍋店那邊很是宣傳了一番。蘇麗珍甚至以籌備新店為借口,提前兩個禮拜就撤掉了店裡的鹵味櫃台,就算顧客堂食也沒法像往常那樣點單,就是為了把大家的胃口都調得高高的。
這一招可相當管用,大夥兒兩個禮拜沒吃到蘇家這一口道地的美味了,如今站在新店門前,聞着空氣裡飄散的弄弄鹵料香,這肚子裡的饞蟲都要關不住了。
再加上這麼大的優惠力度,那還有啥說的,趕緊往裡沖啊,晚一步興許都搶不着了。
眼瞅着一波接一波的顧客往店裡進,一衆來捧場的親朋好友們都主動站在了店外。
安廠長不禁笑着打趣道:“原來我還想着等蘇兄弟新店開張,我就當這第一個顧客,多少也沾點彩頭。可現在看,我真是太樂觀了,這别說第一個顧客了,我能排上第一波隊伍就不錯了。”
薛有糧白他一眼:“放心,肯定少不了你那一口。我都聽珍丫頭說了,火鍋店那頭早給咱們這幫人留好了。”
一旁的李孟儒聽到了,一邊調整照相機對準熱鬧的店面拍照,一邊對湊過來打下手的市局消防隊唐大隊長笑呵呵道:“還有咱們的份呢,這可真是占便宜了。”
唐大隊長撇嘴:“哎,打住,我可不算是占便宜。雖說我今天不像你這個大主編一樣,是領着人家的重要任務上門,但我是受人所托,賀禮可沒少拿。所以,你可别把我說得像來打秋風似的。”
一提禮物,李孟儒還有點不好意思:“上周接到蘇麗珍小同志的電話,咨詢我們日報有沒有商業廣告業務。正巧我們領導也在讨論這件事,說是海市和首都那邊許多報社都已經開展了這項業務。”
“之前社裡一直下不了這個決心,但小同志這通電話打得好,倒是讓上頭定心邁出了這一步。這不,我今天就親自帶着家夥式兒過來了。”
“可惜來得太匆忙,什麼也沒顧上。論理兒,我這大半年和小同志一家也打過不少交道,委實不該空手過來。尤其是看着你們一個個都帶着賀禮,更顯得我這是個榆木腦袋了。”
唐大隊長朝他擺手:“不至于!你把你手上的活兒處理好了,把那什麼廣告給人家弄得漂漂亮亮的就成了。”
說着、說着,他又有些好奇:“不過這個勞什子廣告真的有用嗎?剛才我可是聽見你跟蘇家的小姑娘說,他們作為首位體驗你們日報廣告業務的客戶,這一單直接給打八折。就這,還要六百多塊錢,你們是不是也太黑了點!”
李孟儒将拍好照片的相機妥善收好,笑道:“現在海市那邊,專欄底下一條帶配圖的廣告要價已經接近1300元。”
唐大隊長直接倒抽了口涼氣。
李孟儒又繼續說道:“可你知道這些刊登了商業廣告的商家銷售情況嗎?據我所知,海市那邊最早打廣告的分别是一家工藝美術公司和一家食品公司,時間大概是79年初。”
“據說,當時的廣告一見報,兩家公司的産品就迅速脫銷,至今業績在同行裡都是名列前茅。”
響鼓不用重錘,隻這一句,唐大隊長就聽明白了。他不禁再次吸了口涼氣:“哎呀,了不得、了不得!”
他往蘇麗珍那邊看了眼,見小姑娘對着幾個放在鳳城市裡也算有幾分牌面的人物也是不卑不亢,一直熱情有禮,态度謙遜随和,實在出色得很,忍不住小聲嘀咕:“這可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對此,李孟儒的想法跟他一樣,兩人不禁暗地裡同時感慨了一番。
另一邊,蘇麗珍看着店裡源源不斷的客流,尋思讓大夥兒這麼站在外面幹等也不好,就讓蘇衛華和丁大勇把親友們先領回火鍋店休息,等中午直接在那邊擺兩桌席面招待大家。
送走熟人後,蘇麗珍就直接站在門外,一邊招呼客人們進店,一邊時不時往店裡掃一眼,以防什麼突發狀況。
隻見原本挺寬敞的大廳這會兒竟顯得有幾分擁擠,人多的她連櫃台裡頭蘇振東幾人都看不見。
估摸照這個架勢,開店前準備的那些鹵味說不定半天就能賣完。
不過今天客人雖多,但這先一批的顧客大多是老主顧和一些附近的居民,知道他們家今天分店開業,所以紮堆過來。
等老饕們壓制住了肚裡的“饞蟲”,加上新店開張的熱鬧勁兒過去,這波爆火就會降溫,然後逐漸趨于平穩。
雖說以他們家手藝出名的程度來說,分店的客源肯定不會少,但蘇麗珍還是覺得不夠。
好在鳳城日報那邊的商業廣告一旦順利刊登,應該會制造話題,再次引來一波新的客流。
熟食不像火鍋,它不需要堂食,隻要做出來的口味經得起大衆的挑剔,它絕對能帶來無法想象的火爆。
當然除了口味,還有衛生、食材安全等方面。
為此,她也提醒了蘇振東,在開業前就将店裡的鹵味及原材料都送去農大實驗室檢測化驗,然後再把對方出具的各項指标安全證明裝裱好,直接擺在櫃台上。
經曆了“朱記”的事後,她自然不會在這些方面讓人鑽空子。
陸陸續續有顧客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出來,慢慢地,客人進店的速度也開始放緩。
蘇麗珍總算緩了口氣,也能好好看看蘇振東那邊的情況。
隻見兩側櫃台裡頭,王樹和蘇小麥專門給客人稱重、打包,蘇振東和秦曉梅則負責收錢、遞贈品。
四個人兩邊配合,倒也忙中有序。蘇麗珍遠遠看着,便是剛開始手生的蘇振東和秦曉梅這會兒也适應良好,逐漸上手了。
對了,秦曉梅就是梅子。
中秋節的時候,顧英傑和大河帶着梅子一起來給她家送節禮。
蘇麗珍對梅子的印象特别好,之前聽說她在自學文化知識,便主動将她和蘇小麥用過的小學課本及筆記借給了對方。
上禮拜梅子過來還書,正好蘇麗珍也在家。
兩人一聊天,蘇麗珍才知道,在這短短倆月不到的時間裡,梅子已經把所有小學課本上的知識都學會了,像語文書上的那些課文還能倒背如流。
隻是數學應用題上面有點吃力,但基本的加減乘除,她也已經掌握并運用得很好了。
蘇麗珍本就喜歡她純然忠厚的性子,又見她這麼努力,想到新店那邊還缺一個服務員,就主動問對方願不願意過去。
梅子聽了簡直是喜出望外,她高興得話都說不出來了,隻一個勁兒點頭,生怕自己要是回應得慢了,就會錯過這麼好的事。
定下了梅子後,蘇麗珍又考慮到蘇振東今後要忙的事不少,身邊最好能再培養一個助手。
因為蘇振東自身的性子比較實誠,所以這個助手也必須是能靠得住的人。
于是她考慮後,跟蘇衛華和李翠英商量,想把王樹調過去。
蘇衛華夫婦完全沒有意見,在支持閨女工作這方面,他們兩口子一向沒二話。
尤其蘇衛華還挺高興。作為了解閨女部分事業規劃的人,他知道将來蘇振東要做的事多麼重要。讓王樹跟着他,比在店裡當一個普通的服務員更有前途。
他一向喜歡王樹的忠厚孝順,又覺得這孩子一路走來吃了太多苦,所以真心盼着他好。
把王樹調給蘇振東後,蘇麗珍怕他有什麼想法,又主動找他談了談。
沒想到王樹接受度良好。在他心裡,蘇麗珍一家與其說是老闆,倒不如是他的貴人、甚至恩人。
當初在他最難的時候,如果不是老闆一家堅持雇傭他,給他那麼高的工資和福利,甚至時不時讓他把店裡沒用完的食材帶回家,他們一家人現在不一定什麼樣了。
所以别說隻是到新店去賣鹵味,就是讓他掃廁所、看大門,他也絕沒有二話。
再一個,王樹也很聰明。他想着老闆一年多的時間就開了兩家店,等以後未必沒有第三家、第四。現在新店開張,他正好跟着振東經理多學一些,将來未必沒有上升的空間。
據他了解,振東經理主管這邊分店,不但每月工資獎金比照大廠子裡的部門領導,甚至月月還能拿一成紅利。
已經在火鍋店幹了一年的他,可太清楚這個待遇有多豐厚了。
而王樹拎得清,又半點不短視,也讓蘇麗珍很高興。這證明她和她爸兩個人的眼光都不錯,至少沒看錯人。
定下了梅子和王樹後,分店這邊還需要招什麼人、招幾個,蘇麗珍就全交給蘇振東自己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