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絕對球感[乒乓] > 第11章 日常訓練

第11章 日常訓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再是跑步和步伐訓練。沒錯還是跑步,繞着場館跑六圈,陸筝覺得跑步将成為繼乒乓球之後占據她生活比例第二位的運動了。

熱身一小時後就是技能訓練,男女隊分占左右兩邊,中間有一條過道隔開,到處都能聽到乒乓球的透闆聲。

透闆,就是通過擊打乒乓球後,将乒乓球膠皮與海綿壓縮,紮實地擊打到乒乓球底闆上,并能聽見擊打帶來的清脆響聲。因為隻有打透了膠皮之後,與乒乓球底闆相互碰撞,才能發揮出底闆的作用、性能。很多業餘球迷都想到達這樣的境界,甚至花幾千元買一塊底闆,然而依舊打不出其内在蘊含的威力。

央視五台的《體育新聞》正在時不時跟進國乒的冬訓進度,經常會有記者來抓選題。

記者一進場館就聽見讓人不禁心潮澎湃的透闆聲,便以此為引子先闡述了一下國乒的訓練強度和近期比賽安排,接着抓壯丁采訪對“透闆”的理解。

先抓幾個大衆眼熟的,再抓幾個生面孔,一碗水得端平。

一号壯丁方穗禾:“感覺乒乓球能停留在膠皮中,俗話說就是能挂得住,你打的越深,含球的感覺會越明顯,隻有你含的住了,你在拉弧圈球或者擰拉的時候,你才能有扔出去的感覺;如果能明顯地打透闆,你的發力就能借助到球闆的底勁,出球速度更快,隻要動作夠快,摩擦也能跟得上,質量就自然高。”

非常專業。

二号壯丁馮戎:“我覺得透闆是在形容吃球,吃得越深,球就會越轉,手上對球的把控就越好。其實想打透闆,肯定是需要集中力量,讓海綿産生足夠的形變來包裹乒乓球,到了一定程度,你自然就能體會到底闆的力道。”

稍微容易理解了一點。

三号壯丁汪華:“我認為透闆的時候,都是乒乓球在球拍上能有短暫的停留,這也可以說成我對乒乓球有足夠的摩擦。海綿嘛,一定是先收縮,再快速反彈,隻要你的力量達到了自身的70%就能做到透闆(注意,是汪華的70%力量)。汪克明每年都會換底闆,就是因為太透闆了,他的闆子打一年,木制會被擊打的松散,從而失去了底勁。”

不僅淺顯,還帶了一個舉例。汪克明的正手拉球勢大力沉,之前錄制宣傳視頻時直接擊碎了玻璃,典型大力王,被人津津樂道。

記者在搜尋四号壯丁時,一眼就看到手腕綁着沙袋的陸筝。她正在跟林立骅做接發球訓練,手腕負重使她的每一球都沉重了起來,打的越多越沉重。林立骅也絲毫不客氣,手上發球的速度像無情的機器人,一個接一個發的飛快,陸筝很明顯累的夠嗆,但她的表情沒有崩,幾縷頭發被汗水打濕粘在臉頰上,眼裡透着不服輸的勁兒,非常像熱血漫裡對主角的描寫。

大部分人都是視覺動物,不論男女,記者帶着攝影師就朝陸筝走去。

一開始陸筝是拒絕的。

第一她不會說,你讓她打球可以,講解就不太行了,你跟她說戰術、聊複盤也行,就是幹說不行。

第二她覺得自己現在這副樣子……央視诶。

此時的陸筝還不知道自己在名為《國乒軍訓忙》的紀錄片裡已經擁有了特寫鏡頭。

林立骅給了陸筝一個肯定的眼神,接過她擦汗的毛巾:“以後這樣的事會越來越多,慢慢習慣。”

陸筝認命般接受采訪,并沒有深究那句“越來越多”。

四号壯丁陸筝:“透闆就是要用力,不過非專業人員還是不要過度追求這個,因為像我們不僅發力夠,而且連續性,步伐,整體的都很好,不會影響下一步的動作。”

講是講了,但不多,還有點偏。

陸遠鳴和沈聽筠在電視上看到陸筝時,陸遠鳴直接評價:“審題不夠。”

沈聽筠白了他一眼,心疼道:“怎麼看着瘦了。”

确實瘦了。

日常訓練期間,陸筝每天都要在球台上練八九個小時,而且不是說練一會歇一會,是一直在球台上,她的身體正在慢慢适應突然增加的運動量。

——

三天的緩沖期過得很快,半決賽抽簽中徐夢對上鄧琳,而陸筝則對上馮佳婷,一隊的老隊員,雖然沒上主力,但也排名靠前。

2010年莫斯科直通賽中,馮佳婷在隊内排名倒數第二,可之後的德國公開賽上,她從預選賽打起,一路擊敗荷蘭、土耳其、韓國、日本的和新加坡的名将,闖入決賽後,從奪冠大熱門鄧琳手裡“搶”過冠軍。

競技體育也充滿了未知性,也許這正是其魅力所在,觀賽途中跟着運動員的狀态走,不在賽場也能體驗腎上腺素飙升的刺激。

在接下來的半決賽中,陸筝和馮佳婷造就了乒壇最經典的神仙球,即便因比賽的非公開性而不為外人所知,但國乒隊很多人都記下了這一幕,經常在鏡頭前提起,吊足了球迷的胃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