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蔣棠離家北上十餘年寄人籬下,如今終于是回到了她原來的位置上了。
——
元乾五年,利民書堂在成立後的第八個年頭成為江南最具名氣的書堂,還開了分堂收容了許多家中貧困的孩子來念書認字。
創始人岑香剛結束新書堂的開堂儀式,本來不想搞得這麼隆重的,可畢竟如今兩個書堂中除了免除束脩的學子以外,還有很多官子女和大商人的孩子就讀。
書堂平日裡的開銷全都依賴那些人的捐贈,場面功夫必須得做足。
蔣棠正在利民書堂的茶亭中題字,見她回來便給她倒了一杯熱茶。
“開堂儀式可還順利?”
岑香扯了扯兩邊嘴角,用手揉了一下臉頰道:“順利倒是挺順利的,就是大人物太多了,臉都笑僵了。”
蔣棠展顔笑開,讨好般地端起茶杯遞到她面前。
“辛苦你啦,先喝口茶歇歇吧!”
岑香一口悶了,确實嗓子幹得都要冒火了,餘光撇到石桌上的字,眼中有佩服的神色。
“你的書法又精進了,這就是要挂在新書堂的字?”
【桃李】
簡單又不失寓意,真好。
“是啊,想來想去沒有比這更适合的名字了。”
“為何不用你自己的名字命名呢?而且這次新書堂能建成也是多虧了你出資。”
蔣棠狡黠笑着,回頭看她說:“你也知道我不喜歡應付那些個人物,就用你利民書堂的名義吧,叫桃李書堂。”
岑香深感她心中大義,起身作揖拜謝。
“如此鄙人便替新書堂的學子們感謝蔣夫子了。”
蔣棠挑眉,“好說好說。”
一個假裝正經,一個假裝俏皮,兩人早就是無話不說的好友了,還在這兒上演你謝我我謝你的戲碼。
岑香望着眼前才二十出頭的女子,如今……她是越來越開朗了。
憋不住半刻的,兩人相視幾瞬,皆捂着嘴不可自抑地笑起來。
此時院中下學的敲鐘聲響起,同時響起的還有張慧君的大嗓門。
“你們倆還要聊到什麼時候?午飯好了,快過來吃!”
利民書堂經過幾次修繕和擴大,早就不是一開始的破院子了,此時張慧君從圓拱門處出來,隔壁是新開辟出來的小院子,作為岑香和張慧君的居所。
這幾日煮飯的婆子家中有事,請了幾日假期回家去了,就變成張慧君做飯食,想起那堪堪隻能說是煮熟的食材,蔣棠默了默便道:“不了,今日小七回來,我得回去打她一頓屁股!”
蔣小七前幾日留了張字條與她便偷偷溜進了漕幫運貨的貨船,等梁凡發現她的時候,船早就開出去了,想送回來都不行,也不知道她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整日裡腦袋裡都裝的什麼鬼靈精的想法。
蔣棠回到江南的第二年,太子趙元乾登基為帝,一上位便大力推進仕學的發展,隻因當年京城兵變之慌,牽引了大大小小許多的逆賊臣子,關的死的都被清理掉了。
朝廷為了廣納賢才,也為了利用寒門子弟牽制住勳貴壟斷的朝廷重位,提出應在國中培養出能賦予國之重任的能人為官。
此政策一出,全國皆掀起讀書的熱潮,本就是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讀書本就是全國百姓的最高追求,如此一來,隻要是有點能力的家庭,都想全力供一個讀書人出來。
尤其是利民書堂這種還能免束脩的書堂就更受百姓們的追捧了,如此名号一響,有錢的沒錢的紛紛把孩子送來,這麼多學生一個書堂怎麼夠,所以岑香和蔣棠決定,再開一個書堂。
蔣棠過了一個橋墩,馬上就要到家了才發現街口出開了一家新的書屋,便進去瞧了瞧。
這家書屋的本子質量不錯,紙張厚實,裝訂堅固。而且都是新印的書冊,還透着一股墨汁的味道。
書屋的小娘子見來了新客,笑着上前推薦:“夫人需要寫什麼書,我們這兒種類齊全,幼兒啟蒙的有,讀書練字的字帖也有,夫人小姐們喜歡的話本子山川海志皆有,您随意看看。”
有人走近,蔣棠擡頭看向來人,卻覺得眼前的圓臉姑娘頗為面熟,好似在哪兒見過……
蔣棠還沒想明白,自己先被人家認出來了。
“小姑姐!!真的是你哩——”
蔣棠驚訝,這書屋的老闆竟是以前在閩村遇見的賴大娘家的女兒——妞妞!
她還沒說話,妞妞就驚喜地喊着:“夫君——夫君快來呀!”
一個比妞妞略高一頭的同樣圓臉男子慌慌張張地疾走過來,“怎麼了怎麼了?”
妞妞興高采烈地給她家的小丈夫介紹着:“咱們書屋今日來了位貴人哩!”
妞妞一激動說話就很容易帶上家鄉口音,蔣棠感歎緣分的奇妙。
“妞妞都嫁人了啊——怎麼來了吳興?”
時間過得真快,她在閩村教孩子們認字時妞妞才十歲出頭,如今也成家了。
妞妞啊不對,有了大名的賴美蘭熱情地請蔣棠進内室說話。
“嘿嘿,小姑姐别叫我小名了,我嫁人前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美蘭,媽祖娘娘同意了的,小姑姐叫我美蘭就好。”
賴美蘭和蔣棠在内室說些體己話,她的小丈夫識趣兒地不打擾她們,自動自覺地給她們泡茶拿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