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和于岡的接觸從體操隊之後就漸漸少了,後來認識到也隻是因為世界冠軍的頭銜,但後續也沒了聯系。
但姜廣一直記得于岡就是個暖心大哥哥,也認為如果他不走體育這條路,一定能在心理學上有所建樹。因為他實在是太會注意到情緒,并且幫助解決困難排解情緒了。
如果願意,于岡一定能頂上隊裡心理師的位置。
第二天,一大早,他那個冷淡系統又突然冒出來說休年假期間也沒忘記把他說服于岡的獎勵給發了,還是一個樣,他又選了張心理輔導。
今天跳水隊恢複訓練,早上集合完畢之後,餘慶豐教練就告訴了大家今天要體能測試的消息。
雖說跳水比的不是速度這種需要爆發力極強的項目,但跳水需要人的身體素質非常好,能夠支撐做好每一個動作。
體能測試第一項就是3000米長跑,其實也是定期的訓練項目,姜廣他們沒參加過,理所當然也成為了餘慶豐重點的關注對象。
餘慶豐給了大家熱身準備的時間,随即便所有人都一起跑。烏泱烏泱的一大群人全都圍着跳水隊中間的那個長方形大廳跑,因為不是标準的田徑跑道,所以算下來也得多跑好幾圈。
姜廣的跑步一直都不是強項,他能堅持下來,但速度會比其他人慢挺多。所以,很自然的就落到了隊伍末尾的位置。
因為是三千米長跑,大家其實都還攥着勁兒,沒敢太往前沖,不然跑到最後肯定沒力氣堅持下去。
姜廣跑的直喘,最後也“不負衆望”跑了個男生裡的倒數第一。最後被餘慶豐說以後得給他多加體能訓練,不然每天氣喘籲籲都沒勁兒鍛煉。
緊接着也就是跳遠之類的常規項目,趙漸鴻倒是在這次的測試裡拔得頭籌,每一個項目都名列前茅,成為了重點表揚對象。
測試結束,姜廣就癱在地上,靠着旁邊的柱子,一動都不動。
“怎麼,跑個步跑趴下了啊。”趙漸鴻半蹲着一個勁揉他的頭發。
姜廣一口氣都快沒了半口,擡頭看了一眼人也沒說出來一句話。
“好了,一起緩緩吧。”于岡從不遠處走過來,順勢也坐在了地上。
趙漸鴻湊熱鬧也跟着一塊做,笑呵呵地問他,“怎麼,何教練和你說了什麼?”
“沒什麼,就問了問我的情況而已。還給我定了目标,說是明年全運會一定會帶我上場的,說讓我奔着全運會上領獎台的目标去訓練。”
趙漸鴻豎了倆大拇指,“牛。”
“厲害啊,不過鴻你應該也要去參加吧,你六個動作不都摳的差不多了,多練練也能拿出手。”
“誰知道呢,你也趕緊練呗,什麼時候我們能一塊比賽才好呢。”
“你們先加油,我會趕上去的。”
體能訓練過後,下午就開始正常訓練。餘慶豐本來也還是繼續陸上的模拟訓練,發現其實姜廣有體操的底子,做的都輕松的很。
但根據體能測試的成績,姜廣基本上每天都得被留下來多做一小時體能訓練。趙漸鴻和于岡每次都回家了,他還被守着跳繩。
體能訓練的差不多後,姜廣才可以從陸上訓練,轉移到網上拉着保護繩開始訓練學動作,他聰明,吸收消化的也快。沒過多長時間,就基本過渡到了三米台上了。
在台上也是從屈體半周開始練空中的感覺,動作姿态都不錯,基本挑不出毛病,也就是入水差,每次都找不準定位,角度要差就差很多。
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幾乎斜插着入水的,所以就導緻水花效果和觀感上都不怎麼好。
餘慶豐教的頭疼,姜廣學的也納悶,明明感覺都掌握的都挺好,怎麼就差那麼一點。
跳水的入水幾乎就是靠垂直往下時打開的那一個小口,身子繃直順着小口進去,從而水花就壓住了。如果角度有偏差,水花就會順着偏差的腳給帶出去。
短時間沒辦法解決,餘慶豐甚至都懷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看錯人了。
直到半年後,舟陽市都入了冬,姜廣才又從網上(蹦床網)訓練轉到跳台,之前都跳的三米或者五米台,餘慶豐也是突發奇想,想着讓姜廣感受感受十米台的感覺。
說不定跳一次就能找到正确的打開時機來,之前學了也非常久的105C(向前翻騰兩周半抱膝)就這時候拿出來練練。
“注意啊,我教過你好多次的兩次打開,這樣你才容易找入水的時間點,知道了嗎?”餘慶豐拿着喇叭喊,十米台上的姜廣腿直發抖,但還是點了點頭。
兩次打開的意思大概就是需要運動員在最後翻騰的半周裡先把抱膝的動作轉為屈體進而打開入水。
實際上兩次打開入水和一次打開入水在打分上沒有明顯的區别,但二次打開實際上對運動員的要求要高不少,也方便運動員找到正确的入水時機。
之前半周的屈體都做的不太好,其實餘慶豐也沒想着姜廣能做多完美,但還是想讓他先感受感受十米台的差别。
姜廣站在十米台時,雙腿抖的厲害,之前上五米台都要做很久的心理負擔,但上了十米才發現之前的比起來就是小兒科。
“趕緊跳,别磨蹭,這什麼天啊,你再磨磨蹭蹭一下,待會兒你身子都僵了,你還怎麼做動作?”餘慶豐拿着喇叭大聲喊。
剛在五米台做完誘導訓練的趙漸鴻聽見了,往十米台上看,就大聲喊了聲加油。
姜廣确實也沒辦法,隻能從腦海裡重新過了幾遍動作要領,硬着頭皮上。
一組的動作是往前跳,對于運動員來說還是相對好跳的,畢竟能看得見水面,心裡有底兒。
但是一組的動作需要助跑,姜廣想要做好起跳就處理好助跑的動作。
往前跑台的時候,姜廣腦子裡全是動作要領。起跳的力度把控的很不錯,高度非常可觀,緊接着翻騰對他來說從在體操隊到現在都不是難事。
整個兩周翻的都很輕松,最後半周也是記着二次打開的動作要領,眼睛觀察着下落的高度,直到認為時機成熟才兩隻手掌重疊做出向下壓的動作。
壓水花主要依靠手掌打開水面後,施加一個往内的力,從而水花就往裡湧,而不是往外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