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廣跳完,擦了擦眼睛,感覺有些懵懵的,拿着毛巾就往餘慶豐身邊走。
還沒等到餘教練說話,就聽見場館裡播報裁判打分。
清一色的9分。
最終這一跳總得分是56.7分,雖然總分不高,但這一跳總分也才63分,已經是一個接近滿分的動作了。
對于低難度的動作,裁判打分往往也會更加嚴格,畢竟在其他選手都能夠有更高的成套動作。而對于低難度動作的選手來說,如果都不能做好,那肯定就會在裁判眼裡是綜合實力不夠高的,進而會判定的更為嚴格。
“這一跳很不錯,而且幾乎挑不出毛病,如果要說問題,那估計就是你助跑的時候,感覺你還是有點着急,别那麼快,先想想動作,然後再開始也不晚。”
餘慶豐樂呵呵的,“沒事哈,我們下一跳繼續努力。”
“知道了。”
這一輪結束後,雖然姜廣的發揮相當好,但還是輸在難度上,排名沒有變化。
緊接着就是第四跳,他選擇的是不太有把握的二組,但動作難度比較低,203C向後翻騰一周半抱膝,難度系數隻有1.9。
之前這個動作上跳台也就是在五米就能做,十米的二組動作一般最少也要翻騰三周半。
因為隻有一周半的翻騰,姜廣幾乎不覺得有什麼壓力,起跳翻騰,短短的一周半,也幾乎不需要他有多麼有力的起跳高度。
畢竟他的翻騰速度幾乎能夠抹平高度的不足。
立定起跳的動作,幾乎在七米台往上的位置就翻騰完了,剩下的時間都能用來處理入水。
依舊是一個看上去相當舒展的二次打開的動作,隻不過入水最後還是角度有細微的偏差,視覺上會覺得不夠垂直。
但水花還是處理的不錯,總體上也能算得上是個相當不錯的動作。
最後實得分是三個7.5,畢竟是低難度的基礎動作,裁判會對每個扣分點都把控的很苛刻。
因為動作難度的關系,最後得分是42.75分,餘慶豐拍拍他的後背,嘴角的笑很燦爛,“沒事,很好了。”
之後的兩跳是四組的405C(向内翻騰兩周半抱膝)和六組的624C(臂力動作向後翻騰兩周抱膝),難度系數都隻有2.5。
四組的向内跳水同樣需要克服對于跳台的恐懼,需要起跳後有一定的遠度,才能避免腦袋磕在跳台上。
姜廣這個動作練習的比其他動作都少一些,做起來會有心理壓力。但上場前,于岡給他說了動作要領,也不停鼓勵,這會兒也放心不少。
起跳的高度非常高,非常顯而易見的就能看出他起跳是相當有力的。
這一跳最後每個環節都沒什麼大毛病,中規中矩,裁判最後實得分是三個8分,這一跳總共60,是所有動作裡總分最高的一跳。
輪到最後一跳動作時,前面9個人的分差都不大,最大的分差也不夠二十分。反而是姜廣與第九名就差了幾十分。
他心态好,也覺得正常,想着就剩最後一跳就能結束了,樂樂呵呵的上了跳台準備。
六組的動作,需要倒立,同時也就需要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都不能差。
之前練六組時,姜廣總覺得害怕,畢竟在十米高的台子邊緣倒立,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掉下去,心理壓力很大。
但跳水打分是從你站上十米台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如果在台上出現問題,自然就會被扣分。
姜廣倒立時,第一次有些緊張,手掌心受力不夠均勻,不小心一歪,就沒倒立成功。隻能開始第二次倒立,雖然是規則允許的情況,但裁判在打分時會根據動作的原本得分的基礎上扣兩分,也就是這個動作姜廣的起評分就隻有八分。
雖然有壓力,但第二次還是順利不少。
臂力動作的發力是依靠雙腿向後傾倒,腿部和腰腹同時發力後,緊接着再完成動作裡的翻騰。
由于倒立的失誤,這一個動作也隻拿到了三個4分,總分也隻有30分。
最後六跳的總成績是278.85,如果要和國際上比較,這個成績可能連市跳水比賽都排不上名次。
雖然最終排名在最後一位,但餘慶豐和裁判交流時,提到姜廣僅僅隻學了半年時間,所有人都一緻認為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完成度了。
回到跳台後時,于岡都做完了熱身動作,看見姜廣毫不吝啬的豎了豎大拇指,“未來的十米台之神,恭喜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