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來到寺外,喬思燕與苗桂君先跟着姚姜與高月娥查看培育的良種,而後查看莊稼的生長情形,查看畜欄的情形,再看姚姜教高月娥與前來幫手的兵士培育良種。
二人都歎道:“從前隻看到你帶着無方大師和了塵師傅忙碌,沒細聽過你說的話,現下才知曉你的農稼本事學問大了。難怪兵士願意幫手,他們是真正能自此得益。”
午時二人也不回去,跟着姚姜在無名寺的竈間做素齋。
如今此間香料油料齊全,菜蔬新鮮,姚姜親自做來鮮美至極。
用過飯,苗桂君輕歎:“我若有你這手廚藝,必定要開家酒樓。不開酒樓都埋沒了。”
喬思燕忍不住笑了:“你還真是開酒樓入迷了。”
下午,姚姜在新培育出的良種瓜田裡挑了數個大西瓜,帶着前來幫手的苦役摘下來,搬到溪水邊洗淨了外皮切開,綠皮紅瓤,煞是好看。
姚姜挑了些讓高月娥送去給無方與了塵,自己拿了些,而後讓前來幫手的苦役與兵士們都來品嘗。
苗桂君輕咬着瓜瓤:“京城也有西瓜,可沒這麼沙脆,更沒這麼甜。”
喬思燕對瓜瓤細看:“咱們從前吃過的瓜大多為粉色,甜味也淡,可就那樣的,價兒都不便宜,尋常人家可吃不起。你這西瓜要是賣往京城去,價兒可得賣得高高的。”
姚姜微笑:“等良種培育得足夠多,咱們便可以将良種賣給商隊。”
苗桂君與喬思燕:“你想采買哪些種子,我們幫你去找。”
姚姜:“你們能找到的種子都幫我買了來。”
苗桂君想了片刻:“許多莊稼你已有良種了,我再采買回來的種子必定沒有你的良種好。”
姚姜微笑:“你們買回來的種子我用于培育。從前我便看好了南邊山腳,等田地開到地處,便挖池塘養魚蝦。”
苗桂君看着姚姜:“我聽我夫君說此間的都是鹽堿水,井水稍好些,溪水河水内鹽堿更多,這便是此間沒有良田的緣故,因此這水也養不了魚。你沒見這裡山溪裡都沒魚蝦,連青蛙也不見。”
姚姜:“我先設法改良水,讓水能适合魚蝦生長。其次魚蝦有許多種,海中的魚蝦能在鹽水中生長,我設法去找到在海裡的魚蝦苗,改了水質後試着養一養。遲早能找到讓它們在此間生長的法子。”
喬思燕聽得眼睛一亮:“我許久沒吃到魚蝦了,想得緊。”
姚姜:“等養了魚蝦,我用魚蝦與羊肉剁餡包餃子或馄饨給你們解饞。鮮羊肉剁碎,小魚去刺蝦剔去殼也剁碎,加些許姜末拌為餡……”
苗桂君、喬思燕與秋霜聽得直吞口水,高月娥在一旁低頭微笑。
一名婦人自山道上轉出來,向着這邊而來,此間衆人都對着她看去。
婦人年過三旬,衣着光鮮齊整,不似苦役,應當是歸雁城中的百姓。可尋常百姓不能越路口的哨塔與關卡到此間來。
姚姜看了片刻,小聲問苗桂君:“這是哪位百夫長的夫人?”
苗桂君盯婦人仔細看了片刻,眉頭皺起:“我也不識得,我沒見過她。”
高月娥忽然插口:“她是韓娘子,城中有名的媒婆。”
姚姜向她看去,高月娥先前笑微微的吃着西瓜聽她們說話,這時她面上的笑容已消失,盯着來人眉頭皺起。
片刻後,她沉默着起身收拾了瓜皮,對着姚姜:“我去畜欄。”
她說完話轉身便走,姚姜已見她的身子微微顫抖,對着向這邊行來的韓娘子看了一眼。
喬思燕也看出了異樣,小聲問:“她怎生識得這韓娘子的?”
姚姜想了想:“先前萬把總要納她為妾,應當請冰人上門提過親。看她這情形,莫非當日上門提親的便是這位韓娘子?”
苗桂君恍然大悟:“難怪她神情都變了。”
轉眼她已眉頭皺起:“莫非萬把總娶不着你不肯罷休,又想舊事重提納她為妾?”
姚姜向着高月娥的背影看了一眼:“她從前便因不嫁萬把總而受了磋磨,現下連冰人都不願見必定依舊不願。若這位冰人來此舊事重提,咱們便幫她推拒了吧。”
苗桂君與喬思燕一同點頭,喬思燕轉頭吩咐秋霜:“你去陪高小娘子說說話,别讓她一人難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