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交代了苦役幾句,返回家中取了五十兩銀子遞給那兵士。
兵士離去,姚姜又返回竈間帶着苦役們做菜,因帶在竈間忙碌,她用兩隻瓦罐将做好的牛羊肉各裝了些許帶回家中。
将牛羊肉放在竈上溫着,姚姜去查看放在竈間一角的酒壇。
酒是姚姜來到小孤城才釀制,再招跟在她身後,見她對着壇口封條上的日子細看,小聲問:“夫人要飲酒?”
姚姜:“今日有好牛肉與羊肉,正好小酌。”
再招:“夫人,今回不飲烈酒,飲甜酒可好?”
姚姜正想說甜酒配不上今日的香辣牛肉,話到口邊心中一動,轉而道:“今日我不飲酒,隻是想着千戶這些日子操演兵士也很是勞累,千戶回來時小酌些許。”
再招将一壇酒遞來:“夫人看這壇可好,這是我們來到的第三日釀的,味道應當不錯。”
姚姜點頭,忽然問:“你怕我醉酒?”
再招愣了一愣搖頭而後點頭:“夫人,酒醉傷身。”
再招對她行了個禮:“我知曉我不該對夫人說這話。但上回夫人醉酒把我們都急壞了。從未見過夫人那樣傷心,哭得滿臉是淚……”
那晚姚姜醉得厲害,許多事都記不住了。
再招歎了口氣:“夫人還摔了一跤,攙都攙不起來,頭上也撞腫了一處。”
這個姚姜倒還記得,她輕撫着自己那晚撞痛的頭,早已不痛了,想起了衛駿馳服侍自己喝茶。
見她愣着,再招輕聲說道:“老太太帶我與瓊葉來北疆的路上給我們講了許多。我們知曉夫人對人極好,也知曉夫人聰明智慧,在北疆想方設法讓大營上下都吃得好吃得飽。來到後,夫人待我與瓊葉真是沒得說,連千戶都對夫人都是言聽計從,我們看着夫人傷心成那樣,實在心中難過。”
再招小心翼翼,她與瓊葉小小年紀就被賣為奴仆,身世堪憐。
她們是陸老夫人派來照料衛駿馳的,他畢竟是鎮國公府唯一的獨苗,投身北疆戍守國門,已是來經曆艱苦。外祖母心疼外孫,送兩個人來照料他,并不出格。
姚姜把再招和瓊葉都當做夥伴,她們在京城必定沒有北疆這樣辛苦,能到此間來吃苦的本就值得敬重。
她們若不願意來此,陸老夫人也不會帶了她們來。
隻是姚姜平素不與人交心,這時再招說出這話來,她心中觸動,輕歎一聲:“今日我不飲酒,隻為千戶備下酒菜。往後我也不會再醉酒,你不必擔心。”
再招歎了口氣:“夫人,我不是讓你,我,哎,我嘴笨。”
她神情懊惱,姚姜微笑着拿起酒壇:“我知曉你是怕我再喝醉了難受。實則我先前都不飲酒,年節家人聚在一起時才飲些許,飲得也有限。”
再招看着姚姜,姚姜輕輕歎了口氣:“我那時是心中難受,但現下好了,因此你不用擔心我再喝醉。”
再招:“千戶也說夫人心裡難受,才醉酒。下回夫人心裡難受,我就給夫人唱小曲兒,唱到夫人開心了為止。”
姚姜看着她:“你會唱小曲兒?”
再招紅了臉:“我幼年時常唱,後來到了老夫人身邊,偶爾也會唱上幾句。是我家鄉的小曲兒,鄉裡幹活時唱的,将來有空唱給夫人聽。”
姚姜來了興緻:“不等了,現下便哼兩句來聽聽。”
再招忸怩:“小山小哥兒睡着了,我這裡一唱,還不把他驚醒了?”
天黑透了衛駿馳都未歸來,姚姜讓汪娘子與再招先用飯。
再招不肯,汪娘子也搖頭:“我們再等一等。”
汪娘子平日并不與姚姜和衛駿馳一同用飯,她會将飯菜拿到廂房内進食。再招有時也會與汪娘子同桌進食,汪娘子不拒絕,還不住給再招夾菜。
姚姜知曉緣故:看到衛駿馳,汪娘子便會想到萬把總,心中難過,哪裡還吃得下飯去!
因此她從不勉強,隻是讓再招給她多盛些飯菜送到她屋中。
又等得一陣,姚姜看天色已是濃黑,便對汪娘子:“今日活計辛苦,不必再等了。你還得照料小山,極費心力精神,你先用了飯才有力氣照料他。”
她轉頭對再招:“你将飯菜分些送到汪娘子屋中,而後你陪汪娘子用飯。我來等千戶。”
見再招想要搖頭,姚姜:“汪娘子辛苦,你陪她用飯能幫她照看小山些許,讓她也安生用飯。”
再招用完飯過來,姚姜坐在燈下細看良種培育記錄。
再招剔亮了油燈坐在一旁針線。
直至二更,才聽到有馬蹄聲響,有人敲響了院門。
再招放下針線去開了門,姚姜也起身步出客堂。
來人不是衛駿馳,而是一名骠騎營兵士。
他對姚姜抱拳:“夫人,今日軍營内有兵部送來的公文,千戶忙碌不得歸來,便在軍營中歇下了,請夫人不必擔憂。”